回到家没人,估计都上工去了。李友顺放下背篓,拿着柴刀便朝后山走去,赶紧找材料把鸡窝、兔舍做了。
选了一些小臂粗的树,一边砍一边收空间,又砍了一些藤条闪身进入空间,做了个简易的鸡舍和兔子笼,把兔子关进笼,撒了一堆野菜便出了空间。
直到感觉够了肚子咕咕抗议了,他才下山朝五幺家走去,自从穿过来后他都是到五幺家吃饭,要不就去李大为家,这是本能的反应。
“顺子你回来了,二姨马上做饭”。张梅花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尘,一边神情恍惚的说道。
李友顺点点头,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可能受原身影响,他现在倒是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待着。
李秀英三姐妹也回来,看了一眼李友顺,习惯了他发呆,三姐妹也没打扰他,去灶房帮忙去了。
李大林也回来了,拍了拍灰刚准备喝口水,就被张梅花拖进了屋里。
她看着李大林,把今天的事说了一遍,特别交代了李大为的话。
李大林今天负责给高粱地除草,没和张梅花一组所以还不知道发生的事。
听完张梅花的话,李大林神情复杂的往李顺看了一眼,默默的坐了下去,从口袋里取出烟丝开始卷了起来。
见李大林的动作,张梅花急了开口说道:“老头子你倒是给句话啊!顺子这事到底怎么办,还有秀丽才十五岁啊!你也知道我那姐姐是个没主意的,你四哥根本靠不住”。
李大林抽了口烟叹气道:“大为哥说的也有道理,顺子这样谁家好姑娘会嫁?可是老杨家为啥要个傻子上门,我总觉得这事透着诡异”。
“这事不急,咱们在合计合计,我终感觉顺子脑壳好像灵光了。你看顺子小学毕业证都有了,再养几年估计真的会好”。
“你稳住你姐,我去找老四谈谈,对了今天二老要养老粮,我没答应。估计这几天不得消停,你自己注意点”。李大林站起身往四哥家走去。
“四哥在家吗”?李大林站在平坝外喊道。
李大根一瘸一拐走了出来,神情感觉很疲惫,“老五来了,有啥事?
李大林直接坐在门槛上,递上一支卷好的纸烟说道:“顺子和秀丽的事你准备怎么办”?
李大根接过烟道:“还能怎么,明天我去一趟五里湖商量一下,闺女迟早要嫁人,秀丽读了这么多年书也不得起她了”。
“至于傻子,有人要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还能换不少粮食不亏”。李大根脸上带着阴笑,从李友顺变成傻子后他就不待见了,一个傻子让他在队里抬不起头。
李大林听见李大根的话,感觉这四哥有点陌生,为了俩孩子还是继续说道:“四哥你可要想清楚,秀丽才十五,顺子脑壳又不灵光,就这样把两孩子嫁出去,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李大根冷冷的看了一眼远处的李友顺,指着他说道:“老五,你看看那傻子,只会坐在那里发呆,他还能干啥?至于秀丽嫁谁不是嫁,这灾荒年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老五这是我的家事,管好你自己,另外叫你婆娘少来我家”。
李大林气的青筋暴起,一下从地上站了起来,指着李大根说道:“老四,你以为谁愿意管你家的破事?你好自为之”,说完气呼呼的走了。
见李大林归来,张梅花急忙问道:“事情办了”。
李大林能摇摇头,叹气道:“四哥这是被猪油蒙了心,一句听不进去,看来只有另想办法”。
张梅花听后泪水涌出,“这可怎么办呀?难道顺子和秀丽又要步她三个姐姐的后尘”。
她咬了咬牙,坚定的说道:“要不我回一趟张弯,把几个兄弟叫来”。
这到把李大林气笑了,他苦笑道:“梅花你算了吧,你爸妈不会管,你那几兄弟除了老幺,其它的靠不住。饭好没有累了一天了,明天找大为哥在商量一下”。
晚饭很简单,高梁米粥野菜团子,这粥稀的能看清人影。
李友顺喝了稀粥,拿起两野菜团子,朝小屋走去,他还有工夫要做。
在空间生起了一堆火,丢了几个红薯进去,李友顺便开始忙活了起来。
他在仓库的大门上绑上一根粗壮的树枝,然后抱起一捆稻谷,反复地摔倒在树枝上,经过反复摔打,稻谷终于纷纷落了下来。
收集起稻谷,把稻谷平铺在仓库的石板上,滚起原木反复碾压,慢慢的米粒从谷壳中脱落出来。
看着脱落的米粒,那一粒粒白色的小米粒,让他欣喜若狂。他擦了擦汗水脸上露出灿烂笑容,此后两天除了吃饭出去露个面,他都在空间里收拾稻谷和高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