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顺出了门,也不知道去哪,抱着不死心的态度,他又往黑市走去,快到黑市又脱了衣服遮住头部。
还是干枯的河床,他也猜到黑市不可能大白天开,人来人往多显眼,可就是不来一趟看看心里不舒服,这下心里舒服了,背着背篓准备往回走。
“小伙子等一下”,李友顺正埋头往回走,听到喊声习惯性回头看了一眼。
一老头正笑呵呵的对着他招手,见是一老头李友顺也不怕,朝着老头走去。
“老人家你叫我啥事”。
老头一瞧就知道李友顺是个菜鸟,笑着说道:“这集市一般下午才开,咱们这是乡下,晚上也不太平。小伙子卖的啥,让我老头子看看”。
李友顺退后两步说道:“老人家啥集市我不懂,只不过过路口渴了,想看看河沟里还有水没有”。
呵呵,老头笑了两声,这荒山野岭的你倒是会走。
“小伙子也别废话了,老头子也不匡你,有啥东西,我用竹鸡和你换。”老头子是十里八村的猎手,一手打猎本领十分了的。
今天他刚好打猎回来,下山便碰见了李友顺,见他鬼头鬼脑的,但衣服整洁干净,还没有补订,又感觉背篓有货,便叫住了他。
见老头屁股后面挂的两只死竹鸡,李友顺兴趣缺缺,他没穿过来之前是护林员,啥动物没见过。
他还记得地方上流传有几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斑鸡般四两,竹鸡足半斤。锦鸡一斤不要称”。
对于这两死竹鸡,他是看不上眼的,加上他又没有锅。
“老人家,我真是找水喝的,没东西换”。李友顺不想在啰嗦了,准备往前走。
老头见李友顺看不上竹鸡也没奇怪,这东西肉少又不顶饱,丰收年算个稀罕货,灾荒年不顶用。
“小伙子我家有好东西,只不过你也要让我看看货”。老头见李友顺对他的竹鸡不感兴趣,也越对他背篓感兴趣。
李友顺偏着头不耐烦说道:“老人家我真没有啥东西,我要回去啦,这大热天的你老也回家吧”!
见李友顺真的要走,老头子有点着急,不得不吞出干货。“野猪要不要”。说完观察着李友顺脸色。
野猪,李友顺笑了笑,这老头哄鬼啊!有这好东西谁不要,还会轮到自己。他可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正好砸中自己。也不理会老头,转身准备离开。
见李友顺要走,老头上前一步拦住,苦笑道:“小伙子真没骗你,真有野猪,只不过不大”。
老头真是有野猪,准确的说是猪崽,前段时间捕捉到的,由于要价太高一直没卖掉,结果自己养着没东西喂,越养越瘦。
见李友顺没动,老头赶紧说道:“小伙子去看看怎么样又不吃亏,老头子我又不是土匪做不出杀人越货之事”,说完老头朝左边指了指。
李友顺转头看去,远处山坡有几户人家,想必这老头就住那里。想了想去看看也无所谓,“便点点头,老人家,咱们去看看”。
望山跑死马,李友顺跟着老头走了差不多一小时,才来到山顶老头住的地方。
由于他一直用衣服蒙着头,背被太阳晒得生疼。
老头领着李友顺从后门进入,在来到茅斯旁,他搬开一捆柴火。李友顺才发现柴火后面是扇门,老头打开门,李友顺跟了进来,里面味道差点把他熏死。
里面不大,大概十个平方左右,靠山掏的一个洞,连通茅斯。
李友顺见到了四只野猪,还有几只兔子,巴茅老鼠也有,敢情这是老头的秘密养场。
看着野猪李友顺知道这老头为啥找自己了,是把自己当冤大头了。这四只野猪,野猪崽都瘦的脱了相,仿佛随时会死掉一样。
老头看着这四只野猪也很心疼,当时和儿子一起捉到的时候,一只有七八斤,结果自己要价高了没人要,现在倒好烂在手里。
老头指着野猪道:“没骗你吧,这不是野猪吗?一只十块,加二十斤红薯或者10斤苞谷渣、5斤大米”。
李友顺看着老头觉得好笑,这老家伙真把他当冤大头了。
他现在是非常缺肉类,但也不想被人家坑,四只瘦的脱相的野猪崽,加起来不到二十斤,宰杀分猪不知道有没有十斤。
十斤正常肉二块一斤,也就二十块,老头要四十,还要八十斤红薯,红薯一斤4毛32块。
真他妈黑,李友顺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走了。
“唉、唉、小伙子可以商量吗”!老头也知道自己要价高了,他是按照城里黑市要的。
可他也不想想城里是大肥肉,他这是什么肉。
见李友顺真走了,老头连忙拦在前面说道:“小伙子有事好商量,有事好商量,咱们再议议”。
李友顺也没有啰嗦,直接说道:“一只野猪十块钱五斤红薯,另外你屋后养的鸡我要一公一母一起八块。两只兔子一公一母4块,鸡蛋一毛一个,卖我就买,不买拉倒。
其实他最想要的就是鸡,这年头也不是不准养,一户可以养四到五只。他家、五幺家就养的有,不然老百姓拿什么换东西,鸡屁股银行名称怎么来的?
只不过谷价伤农,一只鸡一年养到头就二块钱,还有存活类,再加上基本养母鸡生蛋换钱,市面上基本看不到老百姓卖鸡。
这价钱…,见李友顺真要走,老头连忙喊道:“卖”。
李友顺也不二话,把背篓红薯往地上一倒说道:“你自己称”。
老头看着大个红薯,眼睛一转笑道:“小伙子不用称了,我吃点亏”。
老头话音刚落下,李友顺又从地上把红薯往背篓里装,这老头真是便宜没占够。
老头见李友顺动作,知道占不到便宜了,便回屋取来称老老实实称了20斤红薯。
然后把四只快要饿死的野猪崽,往李友顺背篓里一放,然后抓来鸡兔子逃好放进背篓里,最后用废纸包了十个蛋。
李友顺给了钱,把剩余几个红薯装进口袋,背起背篓急忙朝山下走去,也不理会老头的有空常来,他不想和这老头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