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跑到一片竹林,只见被风吹走的《兰亭序》图片被夹在一根竹子的枝丫间,被一层薄雪轻轻覆盖着。
同学们围拢过来,靖尧小心翼翼地将图片取下,轻轻拂去上面的雪。看着失而复得的《兰亭序》图片,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眼中满是喜悦。这小小的波折,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古帖的珍贵。
王至诚收起车向忱捡到的《兰亭序》照片,望着兴趣正浓的同学们,王至诚倍添倍添兴致:“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巅峰在南朝。第二次是在大唐。”
柳叶同学问道:“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甚至默认萧翼从辩才手里骗走《兰亭序》,为何不传给他的儿孙呢?”
店小二说道:“唐太宗喜欢兰亭,并将兰亭陪葬于昭陵。”
田园喊道:“不对吧。他已经传给了唐高宗李治,不然怎么有《兰亭序》被武则天带进乾陵的传说呢?”
王至诚接着讲述:“五代时昭陵被盗,盗宝名单里没有兰亭的记载。”
店小二说道:“王先生的意思是《兰亭序》不在昭陵,可能在乾陵,或者都不是。”
张景城说道:“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赵孟頫学习《兰亭序》,不是学字形,而是字形之外最核心的东西。但当世和后世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足以说明,《兰亭序》既不在昭陵,也不在乾陵,而流传世间。”
王至诚到此把话题转回到主讲上:“刚才苇平讲过历史上有三次学习王羲之。继南朝、大唐和元朝之后,第四次会是什么时候?”冯大的同学也向前靠近,把王至诚围在大半个圆之内。
王至诚不辜负大家的厚望,说道:“清末民初,学王书风之始。马公愚先生学《兰亭序》似会稽之酒,芳香醇厚;沈尹默先生学《兰亭序》如鉴湖之风,澄澈明净;邓散木先生学《兰亭序》如越王之台,严峻高耸;白蕉先生学《兰亭序》如兰亭之竹,潇洒脱俗……但盛行之风,必是现在。”
王至诚望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衷心地告诉大家:“希望有志于中国书画,特别是有志于王羲之及《兰亭序》的研究,都要提起笔。今天,我将在此献上《兰亭序》,大家可以临摹,也可以转转。”
王至诚说罢,接过靖尧递过来一根竹竿,以树枝为笔,在雪地上划出《兰亭序》的笔痕:“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王至诚一气呵成完成了《兰亭序》,抬头望望天空,不知道啥时候布满了阴云。
大家兴致正浓,都不愿离开,王至诚继续讲课:“欧虞褚薛,名震初唐。颜筋柳骨,博大雄强。颠张醉素,洒脱豪放。阳冰铁篆,笔虎之光;行书入碑,太宗文皇。虔礼《书谱》,书文光芒。疯杨《韭花》,启宋承唐。”
“米蔡苏黄,取法钟王。徽宗瘦金,别领春光。孟頫六体,奇崛独强。于枢《困学》,纵肆跌宕。六体八法,华亭其昌;狂草狼藉,青藤文长。阮元首倡,包赵榜样。”
“南海一康,书论兼长。吴翁昌硕,石鼓精良。王铎行草,驰骛来往。傅山奋毫,浑脱逸宕。八大山人,精黠苍凉;扬州八怪,淋漓酣畅。”
王至诚讲到这里,环视四周,发现听课的多了十几人,有一个k看上去过早成熟的女生举手示意。
王至诚突然感觉从哪里见过此生,但一时想不起。既然来听他的课,应该一视同仁,于是向那女生伸手:“请讲。”
这女生是日本间谍小野菊子,曾带着两个孩子入读新民小学,遭到靖尧的婉言拒绝后,就来到这里,刚好遇到王至诚讲课,为了能取得王至诚的注意和重视,冒险站起来问道:“这些书法家离我们如此遥远,请问我们民国时期有那些着名的书法家?”
王至诚暂时没有回答,而是说道:“书画班刚刚成立,连东大的一些学生也是初识,现在又来其他朋友,都素昧平生。所以,我建议在座的先介绍给大家。”
王至诚看大家沉默,先做了自我介绍,接着东大的车向忱、张甲洲、苗可秀、刘致平、刘长春、张希尧等做了自我介绍……
黄铁城、任震英、马小伯、二丫、三蛋、唐大山、郭清华、马长道、雁南飞、孙上沽、张北洋、晋源、豫黄河、沪公学、南阳坡、苏江东、胡湘北、毛泽江、武长剑等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高校的学生一一做了自我介绍,都希望能加盟东大的《兰亭序》暨王羲之书法研究会。
王至诚听罢同学们的介绍,然后说道:“各位同学,跋山涉水,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奉天。我又何德何能给国家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讲课?我乃三生有幸也。”
王至诚给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帮助。只要听我一节课,就是王某的学生。”王至诚尴尬地补救,“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车向忱站起来,说道:“王先生不要客气了。我们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听说张校长要创办全国第一所书画大学,就慕名而来,结果只有王先生主办的一个书画辅导班。说心里话,我们都失望至极。但听了王先生今日的授课。我们值了!”
车向忱的话得到大家的响应,掌声雷动。
三蛋再次站起来,“我和王先生也算半个老乡,为了能拜王先生为生,和二丫找到了临沂洗砚池、沭河畔千年朴树下,又奔往东大和大帅府,正愁乡下来的,人家要不要?恰巧在这里碰到王先生,总算有缘。我提议王先生接受所有男生的学生礼。”说着和全体男生向王至诚深深地鞠了一躬。
巾帼何让须眉。柳叶和萧红先后站起来介绍,接着,鲁楠楠、李师师、申济童、金凤钗、钱美杭、黄穗花等女大学生也做了介绍。
“还有吗?”“还有吗?”王至诚问道。
“龙文彬,1913年生,冯庸大学学生,和冯庸校长都是东北人。”苗可秀替他身边的女学生介绍。
“和书法无相关的,不要介绍了。”王至诚的意思,龙文彬是冯庸的女友,没必要凑这个热闹。
谁知话刚说去,靖尧也站起来:“靖尧,生于辽宁,祖籍山东临沂,东北大学书画班教师。”
“她是日本东北大学留学生,王先生的同学和夫人。”柳叶的介绍,博得大家一笑。
王至诚红着脸:“书法是最愉快也是最严肃的事情。”然后用竹竿继续在雪地上留下:
“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大篆天寿,章法跌宕。小篆维钊,章草蘧常。‘二翁’‘二胡’,隶书名扬。行草多家,北李南曾。沈吴齐名,二高传承。林体天成,北齐南邓,南沈北于,谁为草圣?”
这时洪九过来,问道:“为什么没有东北的书法家?”
王至诚突然想起了张学良,响亮地说道:“东北易帜,美名传扬,壮我国威,扬我国粹,中华统一,书道再昌。”
王至诚补充说:“清末民初的东北何止张学良,还有白永贞、李海峰、王光烈等书法家,我希望不久的将来,从我们这些同学中走出一些书画大家。”
靖尧突然发现田园、店小二、张景城不见了,问洪九:“是不是田园、店小二、张景城回汽车了?”
洪九想了想,回答:“我从军车的地方过来不久,我也没发现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