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尧快步上前,拦住了王至诚,严肃地说道:“佛门圣地,何必大呼小叫?你可是书圣世孙,还是要注意形象。”她的话语中透着一丝紧张,仿佛在提醒众人此地的重要性与神圣。
“带着情绪,结不出善果。”弘一法师站起身,目光深邃而沉稳,缓步走出房门,声音低沉而有力:“日本人打友情不成,背后却正在实施新的计划。朋友、兄弟之间,唯有相互理解、尊重与扶持,才是正道。”
弘一法师脚步匆匆,他的背影在众人面前显得格外坚定,仿佛是风雨中的灯塔。
王至诚心中感到一丝愧疚,立刻跟上。张学良、靖尧和张景城也紧随其后,四人一同走出房门,心中都沉重不已。
走了几步,四人遇见了七八位满身补丁的僧人,背着行囊,手中握着食钵,赤脚踏在石子小路上,脸上却挂着从容的微笑,似乎对生活的艰辛毫不在意。
“这就是外出行脚乞食的僧人。”弘一法师注视着他们,语气中透着敬意,“大悲寺里的僧人们,衣钵不离身,不化缘,不求人,依教奉行。每年八月十五前后,他们都会去民间托钵乞食,露宿野外,历时半月,行程约600多公里。他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让人钦佩。”
弘一法师的步伐如风,边走边低吟,突然间,他的声音变得异常平缓,“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声的佛号,仿佛在平复众人的心情。
佛殿宏伟壮观,金光闪耀,正面是一排大小不一的金佛,肃穆而神圣,仿佛时光在此停滞。
弘一法师凝视着张学良,轻声说道:“少主,因木而易,然天庭阴暗,故易帜大业和家父入土难成。”他的声音如同警钟,令人心中一震。
张学良微微一怔,似乎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要不要请住持卜上一卦?”弘一法师的手微微一挥,示意住持。
住持淡淡一笑,摇了摇头:“占卜勿用,天机不可泄露。”他的话语让人无法窥探。围绕在此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隐藏着无法言明的秘密。
王至诚心中暗自思忖:“因木而易,然天庭阴暗”无疑是在暗指杨宇霆。张宗昌在北伐中败北,杨宇霆向张学良求出关。单靠杨宇霆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他身后那些暗藏的势力,如洪九等人,以及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控制野心。
王至诚在张学良耳边低声说道:“要雪国耻、报父仇,尽早实现‘南北统一’,必须尽快除掉杨宇霆及洪九这些爪牙、帮凶。”
张学良心中顿感一丝轻松,仿佛肩上的重担得以卸下,随即对王至诚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知良者,至诚也。”
靖尧见状,趁机向张学良推荐王至诚:“一龙能会几把水,九龙才翻江倒海。要办好东北大学,国共双方需再次通力合作,更需要王至诚早日加盟东北大学,以壮大校威、提升实力,超越日本及美国东北地区的所有名牌大学。”
张学良微微颔首,回道:“尚不成熟,还需等待时日。”他的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似乎在权衡未来的种种可能性。然后,他又转向住持,认真介绍道:“这位王至诚先生是我的兄弟,留我府上兄弟难以允诺,暂时留他在大悲寺。待我汉卿安顿好,再请入府。”
王至诚心中暗想:“我为何要去大帅府?这里有弘一法师在,若能拜他为师,书艺与武艺皆可大增。”就在他思索间,突然“噗通”一声,张学良竟然跪在了佛前,如此虔诚的姿态让王至诚感到惊讶。
靖尧走过来,拽着王至诚也跪了下去,心中不免涌起一丝对信仰的敬佩。
此时,屋顶传来微微的滚动声,一丝灰尘悄然落在住持的掌心,众人急忙站起,心中一紧,气氛骤然凝重。
弘一法师大声朝屋顶喊道:“这里没有你追杀的人!请走吧!”语气中带着无畏的勇气,仿佛在与看不见的敌人对峙,展现出不屈的精神。
屋顶恢复了平静,弘一法师接着说道:“此人飞檐走壁,刀枪不入。五年前冬天,上海警察厅长徐国梁在上海遇刺,不久之后,安徽省建设厅长张秋白在金陵梅溪山庄被杀,凶手正是那位……”他话音未落,手指向头顶的大梁,目光中透着一丝肃杀之气,仿佛揭开了某个惊人的秘密。
“此人名叫王亚樵,我在去东北的火车上见过他。”王至诚神情凝重,心中警觉,隐隐感到事情的复杂。
“来无影,去无踪。谁做了对不起中国国人的事,都是他的目标。”这时,突然走进来一位青年男子,气质非凡,戴着眼镜,身材瘦削,胸前挂着相机,目光透着一股灵动,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梁思诚!”王至诚心中一惊,认出了此人。梁思诚,1901年生于东京,是梁其超之子,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宾州大学及哈佛大学(肄业),是着名的建筑历史学家与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1928年从教于东北大学。
张学良见了他,笑呵呵地伸出手去:“思成兄!真是久违了!”他的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仿佛在重温旧日的友谊。
王至诚在一旁静静观察,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人都是肩负重任的角色,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他的心中燃起一丝希望,若能与这些志同道合之人携手,或许能在动荡的时代中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此时,弘一法师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心中都要怀有一份坚定的信念。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以及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他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是在传递一种无形的力量。
张学良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携手并肩,直面挑战!”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这样的氛围中,王至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他知道,未来的旅程,尽管荆棘密布,但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找到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