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来禽馆门前的书画拍卖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人们期待着那幅《兰亭序》的揭幕。
此时,一个身穿考究的中年人缓步走近,手中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了一会展台上的作品,推了推眼镜,自我介绍:“鄙人鸟居龙藏,作为日本书道的传人,特此来此证明,这幅《兰亭序》确实是真迹!”
鸟居龙藏,生于1870年,来自日本德岛县,是一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曾多次深入中国考察。他的名字在考古界颇有分量。
听见鸟居龙藏自报家门,围观者不由自主地低声议论,似乎无意中想起了张大帅的惨遭遇。
王至诚站在二楼阳台上,俯视着这位日本学者,心中暗想:爷爷对鸟居龙藏早有耳闻,爷爷曾说道,鸟居龙藏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通过自学,结合中日历史与考古,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如今能在这里见到他,王至诚不禁心中一震。
鸟居龙藏高声说道:“我对张大帅的不幸深表同情与遗憾。身为大日本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我始终是最早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研究的日本人之一。”
“猫哭耗子,假慈悲!”一名观众不屑地嘲讽,引来阵阵低笑。
王至诚目睹现场的变化,心想:真正的《兰亭序》自诞生二百余年来一直籍籍无名,最后被唐太宗伪造,才得以流传至今。这幅书法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历史阴谋?
“鸟居龙藏,一个混迹在中日两国的考古家,没有听说他在古玩市场书画艺术上的鉴赏能力。”王至诚的心中愤怒越来越强烈,他终于忍不住了,打开洪亮的嗓音,质问道:“你来这里鉴赏《兰亭序》的真假,是为了真正的文化交流,还是另有所图?”
鸟居龙藏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暗想,这个年轻人的直言不讳让他不安。他必须努力保持镇定,取下眼镜,装作擦拭镜片上的汗水,暗中寻找机会。
鸟居龙藏终于忍耐不住,怒斥道:“王至诚,你这小子说话真是毫无根据!”
王至诚不愿就此罢休,继续揭露他的真实身份:“鸟居龙藏,除了在日本进行考古工作外,曾于1905至1908年间,打着教师的名义在西伯利亚东部、千岛群岛、库页岛、朝鲜及中国的内蒙古、东北、云贵和台湾等地进行调查发掘。你所谓的考古研究,究竟是为了什么?”
人群中一阵骚动,开始倾听王至诚的质疑。
王至诚继续说道:“你多以‘研究所’、‘考古队’和‘文化学会’的名义,光顾辽中京、辽上京、祖州、庆州、洞山石窟寺等众多辽代遗址,盗取中国文物,未经中国政府允许运回日本。”
“说到底,不出二三年,鸟居龙藏像他记载的盗墓者一样,学会了伪装。现在还不知道你在中国的哪座山头,哪一片树林进行盗掘活动?”王至诚的声音如雷,震动了整个现场。
现场的氛围愈加紧张,观众们的目光交错,似乎在评判着这个外来的考古家。
王至诚感受到现场的情绪,他的声音愈发坚定:“你怎么会有闲暇来此鉴赏《兰亭序》的真假?假设你得到了这幅真品运回日本,怎会心甘情愿再带回来?”
鸟居龙藏暗自咬牙,想要反击却又无从下手。他的手抖动得厉害,心中愤怒交加,甚至想用他腰间藏着的微型无声手枪解决王至诚。
眨眼间,王至诚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观众,继续引导着他们的情绪:“我在此不妨提醒各位,真相往往在烟雾背后,值得我们警惕。”
马福田,拍卖会的组织者,此时显得异常焦虑,他不想因鸟居龙藏的情绪而影响拍卖会的气氛,便迅速走上前,试图缓解紧张局势:“大家请冷静,鸟居先生只是想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大家不必如此紧张。”
“冷静?冷静又能如何?”王至诚毫不退缩,眼神坚定,“真正需要冷静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扭曲的真相!张大帅的死亡,难道不是你们这些外来者的阴影吗?”
围观的人们开始窃窃私语,似乎被王至诚的话触动,支持他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
鸟居龙藏的脸色愈加阴沉,他的内心焦灼,想要找个机会反击,却发现自己已无处可退。他的手在腰间紧握,微型手枪的冰冷金属感提醒着他,随时可以采取行动。
王至诚则趁机继续发力:“你以为用暴力能解决问题吗?历史的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这一刻,鸟居龙藏心中感到一阵绝望。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伪装正在被撕开,不能再继续下去。王至诚的质问犹如一把无形的利刃,直刺他的内心深处。周围的观众目光如炬,正等待着他接下来的反应。
鸟居龙藏终于忍不住怒吼:“你们想要的真相,我一定会找到!”他试图用这种态度挽回他的尊严。
王至诚没有退缩,反而迎上前:“那么请你告诉我,在辽庆陵的那些考古活动中,你究竟获得了什么?”
鸟居龙藏面露狼狈之色,他知道自己无法再隐瞒下去。此刻,整个现场的气氛如同一股狂潮,波动着每个人的情绪。
王至诚的直言激起了众人的愤怒与怀疑,鸟居龙藏的身份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最终,鸟居龙藏不再掩饰心中的愤怒与焦虑,他的声音压抑却又充满威胁:“王至诚,你这么做,只是在自讨苦吃!”
鸟居龙藏的反应让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书法的真伪之争,更深层次的是文化与历史的冲突,以及那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秘密。在这个紧张的时刻,王至诚的心中暗自一震,他明白自己已经触碰到了历史的敏感神经。
王至诚仰望着楼下的观众,心中燃起一股勇气,他知道这场斗争非同小可。
鸟居龙藏的目光中透露出的愤怒与不屑,正是王至诚继续发掘真相的动力。王至诚心中明白,胜利并不在于一时的争辩,而在于如何让更多的人看到真相。
“那我们就来揭开这层面纱吧!”王至诚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仿佛宣告着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展开。王至诚正站在一个充满悬念的节点上,未来的真相,等待着他去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