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湖南侧、钟楼寺街,有一座茶馆,名济南闻善茶园,始建于1900年,仿北京的“广和戏院”建筑。
王至诚陪爷爷来到了喝茶聊天的正楼,这里配备了各种娱乐设施,包括旁楼、包厢、池子和散座。二人来到戏台前的一张八仙桌前坐下。
王至诚为爷爷王怀兰沏了一杯清茶,杯中翠绿的茶叶在热水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王怀兰端起茶杯,细细品味,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神情。他想起自己曾搭救孙子的那一幕,放下茶杯,说道:“不管是谁,帮没帮上咱的忙,都要好好感谢人家。”
“是的,爷爷。”王至诚点了点头,继而又为爷爷续上了一杯热茶。他想起爷爷曾将家藏的《兰亭序》托人送给吴稚晖,面露惋惜之色,“我真希望那幅书法能再次回到我们手中。”
王怀兰摇了摇头,淡然一笑,“送给他的一幅不过是家传的罢了,总比以后落到日本人手里要好。”
“爷爷,”王至诚思索着,“我一直想不明白,您当初因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而流落他乡,但为何却支持我留学日本呢?”
王怀兰沉吟片刻,神情变得严肃,“因为日本看重成千上万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希望培养的学生为他们效力,却无法目睹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王至诚困惑地问。
“可不是吗?”王怀兰叹息道,“当他们看见一个个留学生回国,心中妒忌生恨,便策划发动更持久、更炽热的战争。”
“是军事战争吗?”王至诚疑惑道。
“至少现在不会。”王怀兰语重心长地说,“但没有硝烟的战争,比如对中华文化的侵略,从未停止。”
王至诚心中一紧,意识到文化的战争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所以,您支持收回在华学校的主权,急于创办国学院或成立国学研究会,目的就是拯救国学,弘扬中华经典传统文化吗?”
“对。”王怀兰欣慰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在东京文学界,‘拯救国学’早已被提出。19世纪末,面对西方文化的侵略,东京学界开始觉醒,发出国学的呼声。”
王至诚越听越入神,问道:“那为什么一些人仍然试图摆脱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因为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京借助西方文化来丰富本土文化的内涵,想在未来壮大、发扬东京国学文化的同时,可能发展到掠夺、摧毁中国文化。”王怀兰的声音中透着忧虑,“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
“那么,何谓文化战争?”王至诚忍不住问。
“文化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是无形的毁灭。不见血的征服,肆意破坏中国文化与科学事业,实行文化专制与奴化教育,疯狂摧毁学校和文化科研机构,劫夺中国文物……”王怀兰的表情凝重,“一旦对华文化的侵略政策受挫,他们便撕开文明的面纱,发动军事战争。”
王至诚的心中沉甸甸的,听着爷爷的一番话,他隐隐感到,眼前的文化斗争远比他所想的更为巨大而复杂。“可我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呢?”
“我们可以从教育入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王怀兰希望地看着孙子,接着讲述:“根据蔡元培、沈尹默、于右任等人的建议,山东省立大学已经决定在全国大学进行国学巡回演讲,重点关注书法、国画、国医等国粹,传播国学与新儒教文化。”
王至诚端起茶,走到爷爷的身边,热情地说:“爷爷,请接受愚孙香茶一杯。”
就在这时,茶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川岛美子悄然走出,打扮成英俊青年的模样,紧随其后。
王至诚和王怀兰并未注意到她的存在,正饶有兴致地讨论着文化的未来。张景城赶着马车到了门口,王至诚主动扶爷爷上了车。
“北伐军第三师已经攻克了济南。”张景城开口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李清漪是你的老乡,和共字号沾边的人,敌人问了遍!”
王至诚心中焦急,手握着笔和照相机,心疼自己的无能为力。
张景城见他如此坚定,摇头叹息:“敌人黔驴技穷,极有可能对李清漪下毒手。”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是国字号右翼派吗?”王至诚不解地问。
张景城摇了摇头,“是张宗昌,听说他潜往济南。连杀李大钊的张作霖,张宗昌又怎么会放过他呢?”
王至诚的心中升起一股沉重,“我作为他的老乡,却不能为他写一篇纪念文章,呼吁敌人放了他。眼睁睁等着敌特……”
就在此时,茶馆的门猛然被推开,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走了进来,四下扫视,似乎在寻找什么。王至诚的心脏猛然一跳,意识到事情可能并未如他所愿那般简单。
“是他,王亚樵!”王怀兰低声说道,脸色骤然变得凝重,“他来了!”
一时间,茶馆内的气氛骤然紧张,王至诚紧握着拳头,心中暗自警惕。王亚樵的出现,意味着连锁反应的开始,而他们的命运也将与之紧密相连。
“王亚樵不仅仅要暗杀蒋司令和张宗昌,还要替共字号杀了我!”王至诚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心中已然决定,绝不能让任何事情阻碍他们的计划。
“共字号顾顺章和李士群对你的误会不解除,恐怕王亚樵不会放过诚。”王怀兰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迅速分析情况,“我们可以从后门悄悄离开,寻找安全的地方。”
王至诚点头,两人悄然起身,试图避免引起注意。就在他们缓缓朝后门移动时,王亚樵的目光突然锁定在了他们身上,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似乎早已察觉了他们的意图。
“看来,今天的行程注定不会平静。”王至诚心中暗想,紧握手中的信念,准备迎接即将而来的风暴。
“北伐军打到山东,日本恐中国一旦统一难以对华肆意侵略,是以竭力阻挠北伐之进行。蔡公时奉命赴济南与日方交涉。”张景城建议,“今晚将抵达济南,下榻铁路宾馆”。
王至诚说道:“我对蔡公时并不了解,怎能有病乱投医啊!”
张景城说:“王寿彭曾任山东省教育厅长。去年创办了省立山东大学并自兼校长。此人和蔡公时相识,不妨通过他试试。”
王至诚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意识到文化与历史的重担正落在他的肩上,而他的每一个选择,或许都能改变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