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黄昏的微光映照在顾顺章的脸庞上,他站在工人纠察队的总部,透过窗户凝视着外面逐渐暗沉的天空。心头的预感愈发强烈,仿佛有一场风暴即将降临。他的眉头紧锁,嘴角微微抽动,显得格外不安。
“王元殊,你可一定要小心。”顾顺章的声音沉稳而低沉,犹如一声警钟在耳边敲响。
王至诚面带自信的微笑,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顾队长,您放心。我与青洪帮的流氓们打交道多年,绝对不会让他们看轻我。”
顾顺章深吸一口气,心中却依然无法平静。杜月笙的反复无常让他对这场宴会充满了警惕。“敌人邀请的是汪寿华。既然也邀请你去,不过让你做个证明。我们本来安排汪寿华带上一排人去,可是他拒绝了。你这一去要摸清敌人的底细,你要提前闯入杜公馆,破坏宴会。不管汪寿华出现任何情况,你必须无条件赶回龙华寺。免得引起敌特的怀疑。”他再次提醒,语气中透着一丝焦虑。
王至诚微微一笑,眼神坚定得不可动摇:“为了你们共字号以及所领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我宁愿牺牲一切。”
王至诚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前往,至少敌人不敢那么嚣张随意逮捕汪寿华。随着王至诚的离去,顾顺章的心中始终悬着一块石头。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他与汪寿华、王至诚的对话。他知道,汪寿华的决心和王至诚的勇气,都不能掩盖这次行动的危险性。
王至诚的身影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闪现,周围是灯红酒绿的繁华,然而他的心中却涌动着一股紧迫感。每一步都似乎在预示着他即将踏入的险境。他身着深色长袍,步伐坚定,然而内心却暗潮汹涌。
“务必在华格臬路杜宅附近等我。”汪寿华对李泊之叮嘱道,语气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冷静。“如果两小时我还没有出来,就立即报告党组织。”
李泊之点了点头,虽然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他知道汪寿华的决心是无可动摇的。
等汪寿华给李泊之安排任务的时候,王至诚带着照相机提前走进了杜宅,宴会厅里灯火辉煌,气氛热烈,令人感到一股压迫感。杜月笙早已在门口恭候,带着温和却又隐隐透出的阴险微笑。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踏入他领地的人。
“王记者,没想到您早到了!”他的声音柔和,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宴会的热烈。
“杜公设这儿规格的酒宴,您是蒋司令清党的功臣,我作为记者自然要登门采访。”王至诚微微颔首,内心却如翻腾的海浪。他四下打量,宴会厅里装饰华丽,落地窗外是修剪整齐的草坪,然而这美丽的表象下,似乎隐藏着暗流汹涌。他的心中不由得警觉起来。
酒宴开始,汪寿华还没有来,在座的客人不知道杜月笙宴会的阴谋,所以气氛不减往日的热烈。王至诚手握酒杯,微微抿了一口,酒香四溢,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紧张。他四下打量,发现围坐的都是上海的权贵,面上的笑容却让他感到一阵寒意。
就在这时,杜月笙站起身,举杯说道:“为国家的未来,为我们共同的利益,干杯!”王至诚手按快门,目光闪烁,似乎从中捕捉到不安的信号。
耳边传来轻声细语,掺杂着低低的笑声,王至诚竖起耳朵,隐隐约约听见“工人纠察队”、“政变”等关键词。他的心猛然一沉,原来他们的阴谋竟已在酒席中开始显露。
宴会进行到一半,王至诚的心中愈发紧绷,杜月笙绝非善类,而眼前的这些权贵们更像是狡兔三窟,一个个暗藏着杀机。尽管他努力让自己显得从容,但内心的警报已然拉响。
在杜月笙微微侧身时,王至诚与一位面容冷峻的男子目光相遇,那人微微一笑,却让王至诚感到一阵寒意刺骨。正当他想要进一步了解情况时,宴会的气氛因杜月笙的再次发言而发生了变化。
“大家,今晚不仅是为了庆祝,也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情。”杜月笙的话音沉重,仿佛在酝酿着更加险恶的计划。
王至诚的心中警觉加剧。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晚宴背后隐藏的阴谋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与危险。就在他思索间,杜月笙的目光再次锁定在他身上,似乎已经看穿了他的想法。
宴会结束时,王至诚以为汪寿华不可能赴宴了,就试图着离开,却被杜月笙和他的手下围住。气氛骤然紧张,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他死死包围。杜月笙的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微笑:“王记者,今天的酒宴就是几位朋友们聚聚,随便聊一些关心党国和中国民族的大事。不管是谁,只要做出有违党国之事,杜某自当奋勇护国。”
“对未来的发展,我们会关注的。”王至诚冷静地回应,努力挤开人群,然而对方却死死将他围住。他的心中急速跳动,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迫。
“只要你愿意合作,或许我们能帮助你完成更大的事业。”杜月笙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阴险的诱惑,说道:“怎么样,我们向来尊孙孙先生的‘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政策,是汪寿华、赵世炎等不守规矩,发动上海工人运动。现在我们请他们来谈合作,不敢来了!看他们多么没有诚意啊!”
“放我离开!”王至诚的声音中透出了愤怒与坚定,他的眼神如刀,直逼杜月笙。直觉告诉他,必须马上离开。王至诚猛然转身,朝着最近的出口冲去,身后传来一阵混乱的脚步声。
王至诚中了杜月笙的调虎离山之计,就在王至诚冲出宴会厅的时候,汪寿华也来了,被早埋伏在此的杜月笙手下的“四大金刚”捂住了口鼻,装进了麻袋。暗影中的杜月笙依然在冷笑。
与此同时,王至诚碰到了李泊之和靖尧等人,把没有见到汪寿华赴宴的情况告诉他们。“不好了!”李泊之带着大家急匆匆赶到了杜宅。
然而,他们面临的只是一场早已设下的圈套。门口的侍卫对他们的到来充耳不闻,汪寿华的身影在他们的眼中逐渐消失。
“快追!”靖尧心急如焚,挥手招呼战友们。车轮飞速碾过街道,犹如时间的流逝,让他们感到无比无力。尽管他们拼尽全力,却仍无法阻止汪寿华的被捕。
深夜,他们追到了沪西枫林桥,但眼前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街口,心中涌出一股无力的绝望。王亚樵在摩托车上咬牙切齿,眼中满是愤怒与无奈。
“汪寿华……”王至诚泪流满面,心中感受到一股难以承受的痛苦。他们的战友,他们的兄弟,就这样在敌人阴险的算计下失去了生命--被青帮流氓头子杜月笙指使打手活活地埋于上海城西枫林桥。
汪寿华牺牲时刚满26岁。成为以蒋司令为首的国字号右翼派发动政变中牺牲的第一位共字号的优秀党员。汪寿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自己的话,用自己的牺牲诠释了革命到底的坚强决心。
王至诚握紧拳头要找杜月笙,靖尧提醒他:“必须回龙华寺,不能让敌特怀疑到你们文化界的任何人。”王至诚明白,蒋司令和杜月笙等人正在酝酿一个更为复杂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