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井站在窗前,微微耸肩,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王至诚的拒绝犹如一根刺在心头,令他无法安宁。
他深知,王至诚的才华横溢,若能成为溥仪的幕僚,无疑将为日本的文化渗透增添强有力的助力。他深吸一口气,当场决定将劝说的重任交给佐藤松本——一个在日本颇有声望的书法家和外交官。
“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佐藤松本猛地拦住正欲离开的王至诚,面露愤怒之色,声音如同怒雷般在小会议室中炸响。
作为日本的代表,佐藤松本向来以温文尔雅着称,但此时此刻,他的怒火却显露无遗。
王至诚微微一愣,随即冷静回应:“我至诚怎么会不认识你?一个军国主义思想深植于心的高材生,身上满是审慎与伪善的气息,参加过‘考古队’的你,明里暗里所图的又岂止是文化交流?”
王至诚的话音未落,川岛流速便走了过来,目光透过松井,看到两人之间的紧张气氛,便试图调和:“日本自古便是中国文化圈的一员,松井对中国的唐宋八大家崇拜不已,读过中国四大名着,临摹过四大书法家的作品,甚至还对‘二王’的神作念念不忘。”
川岛流速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在为松井辩护,更是在提醒王至诚,文化的交流并非单纯的政治工具。佐藤松本听着川岛流速的话,心中有些释然,然而心底的愤怒却始终未能平息。
“为了加强日本与中国的书画交流,”佐藤松本略微平静下来,语气也柔和了几分,“近期将在北京和上海举办第五届联合展览会,松井的意思是,你可以与日本的书道、画家一同前往。”
佐藤松本微微皱眉,目光在几位参会者身上游移,最后落在川岛流速的身上,似乎在寻求某种支持。
“这要看川岛大人同意否?”王至诚缓缓说道,语气中透着几分犹豫。
川岛流速一时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微微叹了口气,似乎觉得自己身上压着一座山。“我只是想请你考虑一下这一提议。”他的声音不疾不徐,透出一些不易察觉的关心,仿佛在为王至诚与日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你就不怕算了自己的命吗?”王至诚的反问中不乏警惕,语气中夹杂着对佐藤松本的质疑与对松井的防备。
“都是一场误会而已。”佐藤松本急切地说,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安,“请先坐下,等开了这次会后,我会护送你回国。”
王至诚放下心中的警惕,坐下后轻声说道:“日本历任首相如伊藤、黑田、松方,他们哪个不是书道中人?不以说汉话、写汉字、做汉诗为荣?我希望此词文化交流出于真诚,而非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次碰头会,期望以此消除文化隔阂,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实现文化的经济化,互利共赢。”佐藤松本的声音逐渐恢复了平静,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
王至诚却不为所动:“你认为这可能吗?佐藤先生。”他的话语中暗藏着对未来的坚定。
“怎么不可能?”佐藤松本试图保持文雅,语气中却带着一丝紧张,“文化是最美好的桥梁。”
“从上海设立‘中日美术协会’的那天起,你们就已经渗透了某些政治色彩。”王至诚的话语如同刀刃般锋利,直指对方的软肋。他的目光犀利,仿佛能看穿佐藤松本内心的挣扎。
“此言差矣,”佐藤松本不甘反驳道,“渡边晨亩、川合玉堂、小室翠云等,都是画家出身。他们的作品绝不掺杂政治色彩。”
“可你为何总是选择性遗忘?”王至诚反问,声音渐高,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因他的情绪而变得紧张。他的直言不讳让在场的人感到一阵窒息。
“中日美术协会自1920年至1926年,分别在日本和中国多地举办‘中日联合绘画展览’。我敢保证,这其中没有任何政治企图。”佐藤松本试图用事实说服王至诚。
“那次,我在爷爷和郑锦校长的指导下,以‘琅琊本’《兰亭序》为蓝本创作的作品,临展前却被撤掉,恰好,全国学生总会推荐的一幅请愿作品同日也被拿掉,你觉得这背后没有原因吗?”王至诚的声音渐渐高昂,带着愤懑和不甘。
“你应该信得过金城,当初徐世昌、黎元洪等政界要人莅临现场,他的五幅珍品参展。”佐藤松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
“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之所以成功,得益于中国国际联盟、全国教育联合会等组织的大力支持,日本在每次展览中的数量不足,不值得深思吗?”王至诚目光锐利,直指核心。
佐藤松本脸色一变,显然有些措手不及:“当时的国际局势复杂,中日联合绘画展是在日华矛盾加剧之际举办的,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勇气吗?”
“在全国范围内的抗日运动中举办展览,确实有些愚蠢。”王至诚冷冷笑道。
“如果中日真诚地加强文化合作,或许可以避免一场无情的对华军事侵略。”佐藤松本终于转向了对未来的展望,语气中透着一丝期待。
“谁敢在中国发动战争,必败无疑!”王至诚的声音中透着坚定与自信,仿佛在为中国的未来画出了一道光明的轮廓。
“实现世界文化大同,或许是遥远的未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绝不退缩!”王至诚微微倾身,目光炯炯,似乎在向所有人宣告着他内心的决心。
此刻,川岛流速打断王至诚的话,神情严峻地问:“你们认为文化的交流真的可以战胜战争的阴影吗?在这片土地上,历史的教训还不够吗?”他的声音如同冰冷的刀锋,割裂了两方的争论,让人瞬间陷入沉思。
气氛愈发紧张,王至诚似乎意识到这场争论不仅关乎文化,更关乎两国的命运。他凝视窗外,阳光透过白云洒落,仿佛在预示着未来的波澜。他心中暗想,文化的交流固然重要,但在历史的洪流中,谁又能保证这场交流不会成为某种阴谋的工具?
川岛流速众人思索着未来的走向时,佐藤松本的目光坚定起来,“我并不否认文化的力量,但在现实的政治博弈中,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他的话语中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冷静。
佐藤松本微微点头,心中明白,眼前的这一切,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复杂。
王至诚的目光再次转向佐藤松本,似乎在期待对方的答复。此刻,会议室的气氛凝重而复杂,所有人都在思考着未来的走向与可能性。
“或许,真正需要的是时间。”川岛流的声音低沉而富有哲理,“只有时间才能揭示出隐藏在文化交流背后的真正意图。”
王至诚深吸一口气,内心涌起一丝不安。他明白,这场争论不仅仅是文化的碰撞,更是一场关于信念与未来的较量。而在这场较量中,每个人都将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面对未知的挑战。
“在这条路上,愿意与我同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同道中人。”王至诚心中暗想,目光中闪过坚定的火花。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矛盾与冲突都在彼此的目光中交错。未来的道路依然模糊,但每个人都明白,文化的力量与历史的教训将指引着他们走向不可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