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石云天一行人踩着被余晖染成金色的土地,继续朝着村落的方向走去。
刚刚经历过生死排雷的惊险,每个人的神经都还紧绷着,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压抑的气息。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处村落。
村口的老槐树下,坐着几位老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看到陌生人到来,老人们警惕地打量着他们。
石云天主动上前,抱拳行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老爷爷,我们是赶路的外乡人,想讨口水喝,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老人们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位站起身,开口道:“喝口水倒是没问题,只是这兵荒马乱的,你们几个小娃娃怎么跑这儿来了?”
石云天面露苦涩,叹了口气:“老爷爷,不瞒您说,我们是从河北那边过来的,一路上经历了不少波折,这才走到这儿。”
老人捋了捋胡须,看着石云天,眼中带着几分赞许:“看你们这样子,倒不像是一般的娃娃。”
石云天微微一笑:“老爷爷过奖了,我们只是普通的孩子,只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些。”
老人点点头:“既然这样,那就跟我来吧,我去给你们倒点水。”
石云天连忙道谢:“多谢老爷爷。”
跟着老者走进村子,石云天发现这里的房屋大多是用土坯和茅草搭建而成,显得有些破旧。
街道上偶尔能看到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在追逐嬉戏,看到他们这些陌生人,便停下脚步,好奇地张望。
老者将他们带到自家院子里,招呼老伴给他们端来水。
石云天等人连声道谢,接过粗瓷碗,大口大口地喝着。
水有些凉,但却解了他们一路的干渴。
这时,老者的老伴从厨房走出来,手里拿着几张圆圆的、薄薄的饼:“也没啥好招待的,这是自家摊的煎饼,你们垫垫肚子吧。”
李妞眼睛一亮,伸手接过一张煎饼,问道:“大娘,这就是山东的煎饼吧?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没机会尝尝。”
大娘笑着点点头:“丫头,这就是咱山东的特色煎饼,用玉米面摊的,虽说没啥油水,但顶饿。”
王小虎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煎饼,却被噎得直翻白眼。
他好不容易咽下嘴里的饼,苦着脸说:“大娘,这煎饼咋这么硬啊,差点把我牙崩掉。”
众人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娘笑着说:“你们这些孩子啊,不懂这煎饼的吃法,这煎饼啊,得卷着菜吃才有滋味。”
说着,她转身又进了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碟大葱和一碗大酱。
“来,像这样。”大娘拿起一张煎饼,摊上些大酱,放上几根洗净的大葱,然后熟练地卷起来,递给王小虎,“再尝尝。”
王小虎接过卷好的煎饼,咬了一大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嗯!真香!这味道,比我之前吃过的啥都好吃!”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学着大娘的样子,卷起了煎饼。
宋春琳卷好煎饼,轻轻咬了一口,眼睛弯成了月牙:“哇,真的很好吃呢!”
石云天咬下一口,煎饼的麦香混合着大葱的辛辣和大酱的醇厚,在嘴里散开。
他早就习惯了这种吃法,在前世老家,天天是煎饼卷大葱。
煎饼卷大葱对于山东人来说,是最简单也是最美味的家常吃法,一口下去,满嘴留香。
除了这个,山东还有一个噩梦级别的菜。
那就是——豆角,山东叫豆橛子。
每顿都是豆橛子,上顿吃完下顿吃,家里吃完地里还有,没的别人家还会来送点,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到了最后,见到豆橛子都想吐,但又没办法。
越吃越多,但就是吃不完,吃的自己都快成豆橛子了。
那真是噩梦级别的记忆。
如今再吃煎饼卷大葱,对石云天来说,更像是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自己怀念又怀念不起来的家。
虽然食材简单,但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吃饭间,石云天和老者聊了起来。
从老者口中得知,这个村子也没能逃过战争的荼毒。
前些日子,日军还来村子里搜刮粮食,村民们好不容易藏起来的一点口粮,也被抢走了不少。
石云天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老爷爷,放心,鬼子作恶多端,不会有好下场的。”
老者看着他,若有所思地问道:“小伙子,听你这话,不像是一般人啊,你是不是……”
石云天笑了笑,没有否认:“老爷爷,您猜得没错,我们是八路军。”
老者闻言,先是一愣,随后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神色:“八路军?孩子,你说的是真的?”
石云天点点头:“没错,我们是八路军。”
说着,石云天露出里面那件八路军军服。
老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紧紧握住石云天的手:“好啊!好啊!可算盼到有人来打鬼子了!我们这些老百姓,被他们欺负得太惨了,要是有啥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尽管说!”
旁边的大娘也激动地说:“对!只要能打鬼子,让我们干啥都行!”
石云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像这样的老百姓还有很多,他们虽然手无寸铁,但却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他们或许没有读过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却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他说道:“老爷爷,大娘,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了,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客气。”
吃过饭后,石云天等人本想继续赶路,但老者执意留他们过夜,说晚上在外面不安全。
盛情难却,他们只好答应。
夜晚,石云天躺在简陋的床上,听着外面的风声,久久无法入眠。
他想着老者说的日军抢粮的事,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帮助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第二天一早,大娘又早早起来,给他们摊了许多煎饼,让他们带着路上吃。
石云天等人感激不已,再三道谢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