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物价局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陈志远望着那张盖着大红印章的《关于调整部分商品价格的通知》,铅字印刷的\"钢材+15%\"在晨光中格外刺眼。身后传来楚山河的咳嗽声——这位机械工业厅的顾问,此刻正伪装成普通老头,用报纸遮掩着录音机。
\"不止钢材。\"他压低声音,\"水泥、木材、纯碱...二十八种生产资料全要涨。\"
录音带转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陈志远的目光扫过公告末尾的签发日期——1985年3月2日,距离价格闯关只剩七天。前世这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改革,曾让无数企业一夜破产,也让赵明辉之流靠囤积居奇赚得盆满钵满。
\"仓库找好了吗?\"
楚山河递过钥匙时,掌心有层薄茧——这是常年绘图留下的印记。\"东郊战备仓库,我女婿部队管的。\"老工程师眨眨眼,\"不过运输得你们自己解决。\"
回程的吉普车上,陈志远不断复算着记忆中的数据。1985年价格双轨制下,计划内钢材每吨700元,黑市却能卖到2000元。若按红星集团现在的产能需求计算...
方向盘突然打滑。后视镜里,一辆\"先锋\"摩托正疯狂闪灯——楚明月追来了。设计师单手持把,另一只手挥舞着图纸,发梢在风中乱舞如旌旗。
\"最新消息!\"她刹车时差点撞上车门,\"赵建国包了三列火车皮往省城运水泥!\"
图纸在引擎盖上铺开,竟是省铁路货运调度表。陈志远一眼认出赵建国的笔迹——那些加粗的\"特批\"字样,与前世卡死他原材料供应的批文如出一辙。
\"他哪来的资金?\"
\"这个。\"楚明月掏出份抵押合同复印件,\"用赵家祖宅和五个店铺做抵押,从新成立的信托公司贷了八十万。\"
合同落款处,信贷部主任的签名龙飞凤舞——王建军。陈志远冷笑一声,果然还是这对黄金搭档。
集团紧急会议在午夜召开。秦雪抱着熟睡的孩子列席,苏晓梅面前的算盘珠子已磨得发亮,张建军则带着徒弟在角落组装某种可疑设备——据说是能干扰电话窃听的装置。
\"先下手为强。\"陈志远在黑板上写下物资清单,\"钢材、水泥、纯碱、铜材...按半年需求量囤积。\"
苏晓梅的算盘声突然停了:\"需要动用全部流动资金,还差...\"她报出的数字让所有人屏息。
\"贷款。\"秦雪突然说,\"医疗系统有笔闲置的基建款。\"
\"不行!\"张建军摔了扳手,\"那是盖儿童医院的!\"
争论被刺耳的电话铃打断。周雅从北京打来长途:\"国务院刚开完会,价格改革可能提前!\"
挂断电话,陈志远在窗前站了许久。月光下的厂区静谧如画,新落成的研发中心玻璃幕墙泛着冷光。若判断失误,这些年来积累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赌不赌?\"楚明月突然问。她手里转着钥匙圈,上面挂着小巧的骰子挂坠——六面全是\"一点\"。
黎明前的黑暗中,二十辆\"先锋\"摩托同时发动。这支由退伍汽车兵组成的运输队,将在未来五天内跑遍全省十七个物资站。张建军连夜改装的货箱能多载30%重量,每辆车还配备了军用防滑链——楚山河从部队仓库\"借\"来的。
苏晓梅坐镇财务室,面前摊开着十二个账本。当第一车钢材入库时,她正用三种不同方式核算汇率风险——从香港套汇的美元正在途中,负责押运的是华润公司的林先生。
\"会计制度没这条...\"老审计哆嗦着拒绝签字。
少女推开算盘,从抽屉取出本英文原版《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准则,非常规交易披露条款。\"她流畅地翻到折角页,\"我们完全合规。\"
老审计盯着那些蚯蚓般的文字,突然想起这个乡镇企业财务总监,去年刚通过全省会计资格考试——成绩排名第一。
第三天中午,楚明月冲进仓库时满身油污。她刚抢在赵家前面截胡了最后两车皮纯碱,代价是摩托车前叉变形。
\"猜我在火车站看见谁?\"她灌着凉开水,\"赵明辉!那小子留学回来了!\"
水杯在陈志远手中裂了条缝。前世置他于死地的仇人,此刻竟提前三年登场。冰凉的水滴顺着手腕流进袖口,像条苏醒的毒蛇。
\"他认出你了?\"
\"戴着蛤蟆镜装华侨呢。\"楚明月嗤笑,\"正跟王建军倒卖彩电批文。\"
正说着,苏晓梅抱着账本闯进来:\"信托公司突然催还贷款!\"
这记回马枪来得又快又狠。陈志远扫了眼还款期限——明天下午三点前,正好卡在价格改革公告发布前24小时。显然赵家父子算准了时间差,要让他们资金链断裂。
\"能周转多少?\"
\"全押在物资上了。\"苏晓梅咬着嘴唇,\"除非...\"
除非贱卖刚囤积的物资,而这正是赵家想要的结果。
暴雨骤降的傍晚,陈志远独自驱车前往军区招待所。哨兵检查证件时,雨水顺着吉普车顶棚流成小溪。会客室里,楚山河正与几位军装老者研究地图,见他来了,老工程师用红铅笔在某处画了个圈。
\"战备物资暂借条例。\"他推过份文件,\"需要企业法人签字。\"
陈志远逐条阅读着这份绝密文件。根据条例,红星集团可以\"保管\"部分即将轮换的战备物资,条件是危机时优先保障部队供应。而文件附带的物资清单,足以让任何商人疯狂——五百吨优质钢材、两千立方木材、还有...
\"这是赌博。\"白发将军直言不讳,\"赢了,你们平抑物价;输了,上军事法庭。\"
钢笔在纸面上悬停片刻。陈志远签下名字时,想起前世赵明辉酒醉后的炫耀:\"1985年那波行情,老子赚够了一辈子花的...\"
当夜,二十辆军卡悄无声息驶入东郊仓库。张建军带着徒弟们连夜更改物资标识,秦雪则用医疗站的紫外线灯处理文件上的日期——这些物资将在账面上\"提前\"三个月入库。
凌晨四点,苏晓梅将重新做好的资产负债表交给陈志远。少女眼下的青黑触目惊心,嘴角却挂着浅笑:\"按最新评估,我们够格向世行申请贷款了。\"
她指着一行小字——红星集团通过抵押战备物资仓单,获得了世界银行\"乡镇企业发展项目\"的首批贷款资格。这个冷门融资渠道,是周雅从外经贸部打听到的。
价格改革公告发布当天,赵建国在轻工局会议室摔了茶杯。他刚得知红星集团不仅还清了贷款,还以计划价拿到了双倍配额。更让他暴怒的是,市场上突然涌现的平价钢材,彻底打乱了赵家囤积居奇的算盘。
\"他们哪来的货?\"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刚回国的赵明辉。华侨饭店的套房里,年轻人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成细线:\"爸,那个陈志远...是不是认识?\"
赵建国盯着儿子从日本带回来的索尼录像机,突然想起多年前知青点那个总躲在角落看书的瘦高个。记忆中的影像与如今报纸上的企业家重叠,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不管是谁。\"他碾灭烟头,\"按老规矩办。\"
夜幕下的红星集团灯火通明。陈志远站在新建的了望塔上,军用望远镜里清晰可见赵家仓库的动静——工人们正忙着遮盖\"红太阳建材\"的招牌。前世这一幕他只在破产后听说,如今却亲眼见证历史如何被改写。
身后传来脚步声。苏晓梅端着搪瓷缸上来,茶汤里飘着几朵蒲公英——她父亲特意晒的。
\"都安排好了。\"少女轻声说,\"按成本价给县农机厂供货。\"
这是陈志远精心设计的阳谋:用平价物资换取政治资本。当全省企业因原材料涨价叫苦连天时,唯有红星集团扶持的配套厂能正常生产。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将在未来转化为坚实的同盟。
月光下,陈志远忽然问:\"怕吗?\"
苏晓梅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七年前那个用嫁妆钱换鸡蛋的夜晚,她也是这样站在高处,看着陈志远在煤油灯下勾勒蓝图。
\"你说过...\"她将茶缸递给他,\"要带大家过好日子。\"
这句话比任何誓言都沉重。陈志远在值班日志上写下:\"风险对冲:1.多元化储备;2.政治护航;3.联盟共赢。\"钢笔在\"共赢\"二字上顿了顿,墨迹如种子在纸面生根。
而在他们视线之外,赵明辉正翻开本英文版的《孙子兵法》。书页间夹着张泛黄的照片——知青合影里,年轻的陈志远站在角落,眼神清澈如现在的苏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