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进科学。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件特别令人震惊的事情,在余杭省处州市苍山县有群众举报,说县内的某个地方在搞封建迷信,也就是气功。
而气功这种东西,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朋友应该不陌生,在上世纪末,这种东西简直是风靡全国。
而随着谎言被戳穿,一位又一位大师锒铛入狱,气功热潮就此冷淡了下来。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苍山县某个偏僻的小村子,又出现了一位气功大师。难道,这位气功大师有什么真功夫不成?敢在全国气功热潮被压下去的时候冒头。”主持人张太岳说到这里,画面转到了一片青山绿水之中。
“处州市风景秀丽,是余杭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曾被誉为“余杭绿谷”,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可谓山水相宜,人间春色,连绵不绝。
苍山县人杰地灵,明代的刘基刘伯温就是苍山县人。因此,刘基后人扎根在这里耕读,那位气功大师,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好!我是走进科学栏目的临时外景主持人李三思,现在我正在去苍山县的路上,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道路没有经过硬化,非常的崎岖。”李三思的声音出现在镜头里,而随后尚家村采访,本人正式出现在镜头中。
因为视频经过剪辑,所以发言的顺序是经过打乱的。
张太岳前面的说辞,偏向于相信刘嘉麒是气功大师。因此这里的发言,是从相信到不相信的。观众的情绪被引导了,从而产生疑惑:这气功大师恐怕是假的。
虽然节目组让观众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但外景主持人不下结论,她偏离原先的气功话题,多在贫穷上多花功夫,而在不断接近刘家村的时候,放出了气功大师的种种信息,比如说年纪。
第一集只放到村口小卖铺那里,因为靠的近,直观的看过,所以他们对气功深信不疑。
于是,这一集的重点,就是引导悬念,然后反复拉扯,引导出一个新的悬念。
所有看过第一集的观众,脑子里被引导出了一个阴谋论,也就是:气功大师是假的,是刘家村村民为了吸引外来游客消费集体撒的一个谎。
06年的走近科学正是巅峰时刻,恰好这个话题以及剧本都搞得不错,于是当晚的收视率是0.8%,走进科学原先历史上的巅峰。
气功话题并没有引起巨大反响,因为骗子太多,骗的太多,大家都麻了,已经产生抗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集来了。
第二集采访了刘嘉麒的家人,而通过他们家人的反应来看,刘嘉麒确实会气功,而且每天来找刘嘉麒的人络绎不绝,就算是骗术,那也成了气候了。
还是昨天的套路,最开始就把真实的东西摆出来,然后故布疑兵,让观众因为自己的常识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镜头里,李三思介绍了刘嘉麒生活的环境以及他练拳的地方。同时,把大家都看到神奇画面的河滩地点标了出来。
说实话,很普通,没有一点暴力摧毁的痕迹。
之后,镜头开始上山,李三思四人来到了乡政府。
之前平平无奇的环境让观众产生了怀疑,但乡政府确切有词的说法,又把观众的心挪到了相信的这边。
璀璨星空,证明了这个地方没有工业。闻鸡起床,让城市的观众看到了乡土社会的生活。
早上,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李三思六人来到了刘嘉麒外婆家。
从镜头来看,这个家庭非常的落后,而从刘嘉麒外婆那里得知,刘嘉麒已经出去晒太阳了,摄像师给了远处紫色石壁上躺着的刘嘉麒一个镜头,那真是一个小孩子。
李三思几人走了过去,路边的梯田,证明了即便是住在山上,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也还是种地。
终于找到气功大师本人了,刘嘉麒的否定让否定的人安心了。而后,刘嘉麒和李三思的对话让人猝然一笑,他的阴谋论,让认同气功的人,也放弃了气功存在的想法。
第二集采访了刘嘉麒本人,让“村民撒谎骗游客”的阴谋论,变成了“乡政府贪污无人管,村民一起撒谎骗记者来报道”的阴谋论。
说实话,比起第一集,第二集更加具有戏剧性。因此,这一集罕见的突破了极限,收视率达到了1%,涨幅25%。
这个时候,已经没人相信气功了。但也就是这个时候,第三集来了。
第三集的开头,就是刘嘉麒外婆喊刘嘉麒吃饭,然后刘嘉麒一个大跳,越过几十米直线距离,一步登天般的跳到了自家外婆的家门前。
气功的标志是什么?是金刚不坏?不!硬气功,外家拳也会。所以外家拳模仿不来的功夫,才是真正的内家拳,真正的气功。
而轻功,一跳跳几十米远的轻功,没有任何威亚等作弊工具的轻功,是气功的标志。
这一跳,无数守在电视机前的人都惊讶且夸张的“卧槽”起来,他们跳起来,并连忙喊来家人,分享着这个节目。
然后,那些家人们看到了刘嘉麒对气功的描述,看到了李三思收到秘籍的过程,还看到了刘嘉麒第二跳,从山腰飘到山脚。
气功是存在的!
这一刻,所有看到这个节目的百花人都震惊了,他们不敢相信,真实的气功,居然是一个十一岁小孩发现的。
节目的末尾,张太岳收到了台里领导的消息,给大家发了个通知。
在第三集结束后的明天,走进科学会播放总集篇来送给大家。
第一天收视率0.8%
第二天收视率1%
第三天收视率1.5%
第四天,也就是总集篇的收视率达到了99%。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1980年,百花国第一部电视剧《曹营十八年》播出的时候,收视率是99%。而后,这个收视率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成为了绝响。
如今,绝响再现,但比绝响要厉害的多,这一档节目,恐怕要加入新闻专业的教科书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