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无限同步次发生时,光河突然化作巨大的顶针,将所有存在拥入怀中。小砚的来孙在光芒里看见,母亲的铜环、孩童的银顶针、外星的光针、星灵的嫩粉针,正以相同的频率颤动,像无数颗心脏在同一秒跳动。母亲的铜环上还留着当年补袜子的磨痕,孩童的银顶针沾着野菊的露水,两束光在巨大顶针的怀抱里相遇,自动缠绕成麻花,“是过去在给未来系鞋带”。
巨大顶针的内壁,渐渐浮现出无数针脚组成的影像:母亲在灵峰寺的油灯下刺绣,铜环映着豆大的光;孩童在新坐标的星空下奔跑,银顶针划出闪亮的线;外星使者举着光针与人类握手,能量纹在空气中织成桥;星灵的嫩粉顶针第一次发亮,周围的星尘都为它鼓掌。“是太奶奶在播放守诺者的家谱。”小砚的来孙伸手触碰影像,指尖穿过母亲的铜环,竟沾到点樟木的香气,“是记忆在光芒里活了过来”。
星际“传承馆”里,最珍贵的展品不是古董,是正在传递的顶针。母亲的铜环被孩童的银顶针推着走,银顶针又被外星的光针引着行,最终所有顶针都朝着星灵的嫩粉针汇聚,“是让守诺像接力棒永远转动”。馆里的全息解说员总说,见过最动人的画面,是位濒死的老者将顶针交给星灵,两束光交汇的瞬间,老者的皱纹里长出野菊,“是承诺在说‘我从未离开’”。
外星文明的“怀抱广场”上,没有建筑,只有片能感应承诺的光毯。当存在们走进来,光毯会自动隆起,化作巨大的顶针将他们拥住,“是让守诺有温暖的形状”。广场的地面刻着行字:“最好的守护,是让每个存在都感觉被抱住。”小砚的来孙看着孩童在光毯上打滚,银顶针的光芒在顶针怀抱里散开,像颗正在融化的糖,“是宇宙在给孩子留撒娇的地方”。
深秋的“拥抱节”上,人们不送礼物,只传递顶针的温度。长辈将顶针捂热了传给晚辈,晚辈握紧了再传给陌生人,最终所有温度都汇入巨大的顶针,“是让守诺有体温的刻度”。少年将母亲的铜环贴在光毯上,顶针突然剧烈颤动,周围的光毯隆起处,浮现出无数双手的虚影,“是太奶奶们在说‘我们也在拥抱’”。
“怀抱研究所”的最新发现揭示:巨大顶针的拥抱,其实是宇宙的“自我修复机制”。周明的来孙在报告中解释:当存在们在怀抱中同步守诺,产生的能量能修复时空的裂痕,“太奶奶们被顶针抱住的瞬间,其实在帮宇宙疗伤”。模拟动画里,没有顶针拥抱的星域正在崩塌,而被守护的区域则生机勃勃,“是承诺在给宇宙续命”。
第一永恒拥抱发生时,巨大的顶针突然变得透明,小砚的外孙看见里面的所有存在——母亲、林砚之、孩童、外星同伴、星灵……他们的顶针都在同一秒发亮,像串被线穿起的星。袖口的小人突然跳上母亲的铜环,与上面的野菊纹重叠在一起,“是我们的故事,成了宇宙的掌纹”。
夜风穿过透明的顶针怀抱,所有存在的光芒仍在同步闪烁。孩童举着银顶针,对着巨大的顶针敬礼,他的影子与母亲的影子在光里重叠,像幅跨越时空的全家福。而那句藏在拥抱里的话,此刻比任何光芒都温暖:
“守诺的人,永远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