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朱丸
主治神水(眼内津液)变宽大且逐渐散开,视物昏花如同在雾露中行走,渐渐看到空中有黑花,看物体呈两个影像。还用于治疗内障,表现为神水呈现淡绿色或淡白色。此外,也可治疗耳鸣及耳聋。
药物组成:磁石(二两)、辰砂(一两)、神曲(三两,生用,再取一两用水调和做成饼状,煮至浮起,加入前面的药物中,然后用炼蜜制成丸剂)。
每次服用十丸,可逐渐加至三十丸,空腹时用米汤送服。
【集注】王又原说:五脏六腑的精华,都向上输注到眼睛,所以眼睛能视物依靠的是气,而眼睛之所以能视物依靠的是精。肾主藏精,所以神水由肾所主。心如同明亮的太阳,所以神光由心所发。光属阳且向外映照,有阴精作为守护,则光不散且能常明。水属阴且凝聚安静,有阳气进行布散,则能洞察清晰而无穷。只有心肾亏虚,才会导致神水干涸,神光减少,从而引发昏眊、内障等各种病症。磁石能直接进入肾经,收敛散失的神气,其特性能够吸引铁,可吸纳肺金之气归入肾水。朱砂形体属阳而性质属阴,能够收纳浮游的虚火而安定神明。水能够映照,火能够照明,水火相互协调,光华怎能不四射呢!然而眼睛接受脏腑的精华,而精华得益于谷物,神曲能够消化五谷,那么精华就容易生成。神水散开变大,缓慢而不收敛,需要依靠具有重镇沉降特性的药物,快速收敛并吸引,所以这是救急的方剂。它治疗耳鸣、耳聋等病症,也是凭借重镇沉降的功效,能够治疗虚阳上冲。
柯琴说:这个丸剂是治疗癫痫的圣药。狂痴是心、肾、脾三脏的病症,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心是神明的主宰,心主不明则十二脏腑都会受到危害,使气血运行的通道闭塞不通,身体就会受到严重损伤,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然而心主为什么会不明呢?心在五行属火,真水蕴含其中,如果天一之真水不足,地二之虚火就会妄行,正所谓天气蔽塞,地气昏蒙,日月不明,邪气侵害孔窍,所以眼睛会出现诸多妄见而引发这种奇怪的疾病。如果不用金石之类的重剂来镇摄,狂症必定不会停止。朱砂禀受南方的赤色,与心相通,能够降下无根的虚火而安定神明。磁石禀受北方的黑色,与肾相通,吸纳肺金之气以生成精气,使上炎之火下降以安定神志。这两种矿石质地沉重且主沉降,性寒而能凉养阴液,二者功效相近,协同作用,很快就能见到成效。神曲能推陈出新,向上交通心神,向下传达肾志,以生发意智。况且食物进入体内化生阴精,进而助长阳气,断绝其饮食则病症可愈,这是《内经》治疗狂症的方法。食物消化则意智清明,精神得以调养,这就是使用神曲的目的吧?用炼蜜制成丸剂,又是利用甘味缓和药性。
石斛夜光丸
主治神水变得宽大且逐渐散开,视物昏蒙如同处于雾露之中,眼前可见黑花,以及看物体呈现两个影像,神水颜色呈淡绿或淡白色的病症。
药物组成:天门冬(二两)、菟丝子(七钱)、人参(二两)、茯苓(二两)、甘菊花(七钱)、干山药(七钱)、麦冬(一两)、熟地(一两)、肉苁蓉(五钱)、青葙子(五钱)、生地(一两)、枸杞(七钱)、羚羊角(五钱,镑成薄片)、草决明(八钱)、石斛(七钱)、杏仁(七钱)、蒺藜(五钱)、川芎(五钱)、甘草(五钱,炙制)、黄连(五钱)、防风(五钱)、枳壳(五钱)、乌犀(五钱,镑成薄片)、牛膝(七钱五分)。
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用炼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用温水送服,也可用盐汤送服。
【集注】罗谦甫说:这个方剂是为阳衰阴弱,不能将精气上输至眼睛而设立的,所以在眼科用药中与《千金方》中的磁朱丸同样重要,治疗的病症也相同。然而磁朱丸属于镇坠类药物,而这个方剂是补益类药物。《针经》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向上输注到眼睛,从而形成眼睛的视觉功能。所以眼睛能够视物清晰,是阴阳相互配合而产生的结果。如果肾肝虚弱,那么阴就会衰弱,不能收敛精气,以向上滋养眼睛内部的神水。脾肺虚弱,那么阳就会衰弱,不能统摄阴气,从而导致神光在外浮散,最终致使神水变得宽大,看东西出现重影。这种病症的治法,关键在于肝主藏营血,肾为根本,而与脾相互配合。能够调和肾脾的阴气,并使肝气舒畅,那么必然能够将精气归聚于双眼,从而使眼睛如同昼夜交替般持续保持明亮。这个方剂首先补肾肝,用天门冬、麦门冬、熟地、生地、菟丝子、枸杞、五味子、牛膝、肉苁蓉等众多滋阴药物,来增强阴气、填补精髓、收敛气机、安定神志、滋养血液,这就是通过滋养肾水的方法来促进水液生成。再用人参、炙甘草、茯苓、山药培补脾胃中焦,以调和阴阳。辅佐蒺藜、甘菊花、川芎、枳壳、防风,来舒畅肝气、通达气机;青葙子、决明子用来解除郁结、消散滞气;黄连、乌犀角、羚羊角用来清热泻火。然而必须选用石斛这种能巧妙契合脾肾的药物,既能清热又能通行,目的是使精气上升、视力恢复,让脏腑之间协调配合,达到专注精确的效果。之所以制成丸剂,是因为治疗上焦和下焦的病症,适宜缓慢发挥药效,能够持久起效,而不宜迅速起效。
洗刀散
主治风热之邪向上攻冲,引发火眼,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突然生出云翳,外障遮蔽眼睛等症状。
药物组成:防风(一钱)、石膏(一钱)、滑石(一钱)、归尾(一钱)、赤芍(八分)、羌活(八分)、荆芥(五分)、黄芩(五分)、连翘(五分)、川芎(五分)、桔梗(五分)、麻黄(五分)、白术(五分)、大黄(五分)、芒硝(五分)、独活(五分)、元参(五分)、木贼(五分)、菊花(五分)、白蒺藜(五分)、蝉蜕(五分)、草决明(五分)、薄荷(四分)、栀子(四分)、蔓荆子(四分)、细辛(三分)、甘草(三分)。
加入清茶叶五分,加水煎煮后服用。
【注释】眼病中,内障表现为眼睛昏暗不明但不肿痛,其病因在内,多由七情扰动内心,劳伤心肾所致。外障则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但眼珠并不昏暗,其病因是受到六淫邪气侵袭,热邪蕴积在经络之中。所以内障多属虚证,外障多为实证。张子和说:眼睛没有火邪就不会生病,这不仅仅针对内障而言,主要是针对外障所说。外障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的,有的通过疏散外邪,有的通过泻除内热,或者两者兼用,病症可很快痊愈。若有风火上攻,邪气停留不散,凝结形成云翳,遮蔽眼睛的光明,这就不是单纯的疏散或攻下之法所能立刻治愈的了。洗刀散这个方剂既能攻散风热,又能去除云翳,一方兼具多种长处。方中使用防风通圣散全方,是以疏散风热为主。加倍使用归尾、赤芍,这是因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通畅则风邪自然消散。加入羌活、独活、蔓荆子,并且加倍使用防风,是为了祛风且专注于太阳经表。太阳经的里层是少阴经,所以又加入细辛直接入少阴经。加入元参以平息肾火,这是治疗表证时兼顾到里证。加入木贼、蝉蜕、草决明、白蒺藜、菊花,是辅助诸多祛风清热的药物,以消除因风热突然壅滞而产生的云翳。
失笑散
主治产后出现心腹部位绞痛,疼痛剧烈如同将要死去,或者因瘀血迷闭心窍,导致神志不清、不省人事的病症。
药物组成:五灵脂、蒲黄(二者用量相等)。
每次取三钱,用酒煎煮后服用。
独圣散
南山楂肉(一两,炒制)
加水煎煮,与童便、沙糖一起服用。
【集注】吴于宣说:经典中讲:心主宰血液,脾统摄血液,肝贮藏血液。所以产后出现瘀血停滞的情况,心、脾、肝这三条经脉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心腹部位瘀血疼痛,怕冷发热,神志迷糊、头晕目眩,胞宫及胸膈部位满闷。所有这些症状,是由于寒邪凝结不散,气机阻滞不畅,恶露停留体内,小腹结聚疼痛,令人烦闷得几乎昏厥。若不单纯使用甘温且能破血行血的方剂,就无法将这些病邪攻逐清除。至于失笑散,方中用甘温的五灵脂,其药性走窜入肝经,生用时能行血;蒲黄辛平,也入肝经,生用时能破血。以酒煎煮辅助药力发挥,如此或许可以直接疏通肝经的阻滞,起到推陈出新的功效。其甘味不会损伤脾胃,辛味能够消散瘀血,不知不觉间各种病症就都消除了,实在可以轻松对待。至于独圣散,只用一味山楂浓煎,与沙糖、童便一同服用,这是为什么呢?山楂不仅能够消食健脾,还能破除瘀血,止住产后小腹疼痛(儿枕痛);再加上沙糖的甘味,可驱逐恶血而不损伤脾胃,童便的咸味,能入胞宫且不会过于寒凉导致泻下。这几味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功效十分显着,将其命名为“独圣散”,确实名副其实。
大黄?虫丸
五劳七伤,体内有干血(瘀血干结),表现为肌肤粗糙如鱼鳞交错,双眼黯黑无光。
药物组成:大黄(十两,用酒蒸制)、桃仁(四两,去除皮、尖,炒制)、杏仁(四两,去除皮、尖,炒制)、黄芩(二两,炒制)、甘草(三两)、芍药(四两,炒制)、地黄(十两)、干漆(一两,炒制)、虻虫(一两五钱,去除翅和足,炒制)、水蛭(一百枚,炙烤至黄色)、蛴螬(一两五钱,炒制)、?虫(一两,去除头和足,炒制) 。
将以上十二味药研成粉末,用蜂蜜制成如小豆大小的药丸。用酒送服,每次五丸,每日服三次。
【集注】李中梓说:劳伤的病症,出现肌肤粗糙如鱼鳞交错,双眼黯黑无光,这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瘀血时间长久,就必然会发热,热邪耗干体内津液,使得血液在经络隧道间干结,越干结就越发热,越发热就越干结,从而新血也都受到损伤。人体能够充养周身骨骼肌肉,使皮肤光华润泽,依靠的正是这些血液,血液受损就无法濡养肌肤,所以肌肤粗糙如鱼鳞交错。眼睛得到血液的滋养才能视物,血液干枯就无法荣养眼睛,所以双眼黯黑无光。仲景透彻地了解这种病症,知道单纯滋补没有效果,用凉药也没有益处,因而创立了这个方剂。经典说血的主要作用是濡养,所以把地黄作为君药。坚硬的东西要用削伐的方法,所以把大黄作为臣药。统摄血液的是脾,脾喜欢缓和,要用甘味药来缓和它。而且酸苦之味能涌泄,属性为阴,所以把甘草、芍药、桃仁作为佐药。咸味能入血分,苦味能克制血分,所以把干漆的苦味,以及四种虫类药的咸味作为使药。如果浊阴不能下降,那么清阳就不能上升;瘀血不除去,新血就无法生成。现在的人遇到劳伤病症,就使用滋阴的药物,服用后没有效果,只能坐以待毙,医术难道就只有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