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阳经所统摄的营气和卫气,是风寒之邪初始入侵人体的两条途径。风邪会伤害卫气,寒邪则会伤害营气。卫气性质慓悍滑疾,它统领着气运行于脉管之外,其作用为疏泄,属性为阳,邪气容易侵犯,所以当风邪侵犯时,人就会出汗,这属于虚邪致病。营气性质精纯专一,它统领着血运行于脉管之中,其特性坚固细密,属性为阴,邪气较难侵犯,所以当寒邪侵犯时,人就不会出汗,这属于实邪致病。冬天固然是寒冷的季节,然而春天残留的寒气,秋末提前到来的寒气,都能使人致病。只要出现无汗,且实邪的证候表现明显,就可以称之为伤寒,并不一定都出现在隆冬时节。

太阳经与膀胱腑相互关联,从经络与脏腑的关系来看,经络属于表,而脏腑属于里。上篇中使用桂枝汤解肌,这是用来治疗风邪伤害卫气在表的病症,但未涉及卫分在里的情况,所以又设立了五苓散这一方剂,辅助桂枝汤来调和卫分在里的病变。此篇使用麻黄汤发汗,这是用来治疗寒邪伤害营气在表的病症,但未涉及营分在里的情况,所以又设立了桃核抵当汤,辅助麻黄汤来攻逐营分在里的病邪。

至于发汗和攻下的方法如果使用不当,用药过度就会损伤正气,使阳气虚弱;用药不足则会导致热邪炽盛,损伤阴气。阳气虚弱,就会出现较多从少阴经阴寒转化的病症,因为太阳经与少阴经互为表里。阴气损伤,就会出现较多从阳明经阳热转化的病症,因为太阳经与阳明经会依次传变。这就是此篇中又会有四逆汤、承气汤等治法的原因。凡是风邪伤害卫气的虚邪致病内容已列于上篇,现在将寒邪伤害营气的实邪致病内容梳理为中篇,使读者能够先在心中领会大概意思,这样在临证开方时,自然就不会出现失误了。

患太阳病,有时已经发热,有时还未发热,但必定会怕冷,身体疼痛,出现呕逆,寸关尺三部脉象都表现为紧象,这种情况就叫做伤寒。

【注释】这里所说的太阳病,就是上篇第一条所提到的脉象浮,头项部拘紧疼痛,怕冷的症状。营气,属于表阴。寒邪,属于阴邪。寒邪伤人,营气就会受到侵袭,这是因为它们同属阴类。已经发热的情况,是由于寒邪束闭在皮毛,汗孔密闭,阳气郁积而产生热。还未发热的情况,是因为寒邪刚刚侵入,还没有郁积化热,不久之后就会发热。怕冷,是因为受到寒邪的伤害,所以厌恶寒冷。必定怕冷,是说无论已经发热还是尚未发热,都一定会出现怕冷的症状。寒邪侵入经络,所以身体疼痛。胃中的气机被寒邪向外束闭,不能发散,所以出现呕逆。寒邪的特性是劲急,所以寸关尺三部脉象都表现为紧象。这是承接上篇第一条论述太阳病,又同时具备这样的脉象和症状,就叫做伤寒,以此作为伤寒病的提纲。以后凡是提到伤寒的,都是指这样的脉象和症状而言。

【集注】方有执说:“或”,是不确定的用词;“必”,是肯定的意思。说“或”说“必”,是指发热的早晚不一定,但怕冷的症状肯定会马上出现。

喻昌说:仲景担心出现怕冷、身体疼痛、呕逆,又还没有发热的症状,会被误认为是阴经的病症,所以在篇首就早早揭示这些内容来加以辨别。

程应旄说:伤寒病寸关尺三部脉象都紧,这与中风病寸脉浮、尺脉弱的缓脉有很大不同。症状与脉象都符合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正确地确定病名,说这是太阳伤寒病,而不是中风病所能混淆的。

魏荔彤说:伤寒和中风同样都有浮脉,但中风是浮缓脉,伤寒是浮紧脉。阳邪舒展疏散,所以脉象缓;阴邪劲急,所以脉象紧。同样是在表的浮脉,但一缓一紧,风寒之邪就截然不同了。

患太阳病,出现头痛、发热,身体疼痛、腰痛,骨节疼痛,怕风,无汗并且气喘的症状,应当用麻黄汤主治。

【注释】这一条承接上一条,详细阐述了病症,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太阳经脉起始于眼睛内角,向上行至额头,交会于头顶,入颅内联络于脑,再返回出来,别行向下至项部,沿着肩膊内侧,挟着脊柱抵达腰部,下行至足小趾外侧端。寒邪侵入太阳经,营血就会凝滞不畅,寒邪所伤的部位,没有不痛的。营气受病会怕冷,卫气受病会怕风,现在营气受病却提到怕风,这是因为风动就会生寒,怕冷怕风二者其实是相关联的,没有只怕冷不怕风,或者只怕风不怕冷的。所以仲景在论述中风和伤寒的症状时,常常相互提及,由此可知中风和伤寒,不在于怕冷、怕风上区分,而在于症状的轻重程度上辨别。无汗,是因为伤寒属于实邪,致使腠理密闭,即便发热也不会出汗,不像中风属于虚邪,发热时会自汗。阳气被寒邪遏阻,所以上逆导致气喘。用麻黄汤主治,是因为它能解表发汗,驱逐邪气,使正气恢复。

【集注】成无己说:寒邪会伤害营气,头痛、身体疼痛、腰痛,以至于牵连骨节疼痛,这是太阳经的营血运行不畅。

程应旄说:头痛、发热,这在太阳病中都较为常见,然而身体疼痛、腰痛、骨节疼痛,这是寒邪伤害营气的表现,如果是风邪伤害卫气,就不会出现这些症状。怕风,在太阳病中也都有,但是无汗并且气喘,这是阳气被壅遏的表现,如果是风邪伤害卫气,就不会出现这些症状。找出相同的症状,进而区分不同的症状。

沈明宗说:太阳经的邪气从皮毛侵入,郁滞肺气,使其上逆,所以导致气喘。而且寒邪主收敛,伤害营气就会使腠理密闭,所以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掉节)、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烤)、杏仁(七十个,用热水浸泡后,去掉皮和尖)

以上四味药,加入九升水,先煮麻黄,煮至水减少二升,撇去上面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煮至剩下二升半,滤去药渣,温服八合,盖上被子使身体微微出汗,不需要喝热粥助汗,其余的护理方法与桂枝汤相同。

【方解】之所以称为麻黄汤,是因为以麻黄作为君药。麻黄性温,味辛且苦,其作用在于迅速升散;桂枝性温,味辛且甘,其功效在于固护肌表。此症属于邪气有余,所以以麻黄为主药,必能取胜;以桂枝监制,犹如节制之师。杏仁苦温,辅助麻黄驱逐邪气,使上逆之气下降;甘草甘平,辅助桂枝调和体内并抵御外邪。药物服用后进入胃中,在汗孔中运行气血,将营养输送到皮毛,这样就能使毛脉精气会合,微微出汗,在表的邪气必定会全部去除,不留余邪;疼痛停止,气喘平复,寒热症状立刻解除,不需要借助喝热粥来出汗。煮药时必须撇去上面的浮沫,是因为担心会使人烦躁,因其轻浮之气,容易导致气机上逆。方中不用生姜、大枣,是因为生姜的特性是横向发散于肌肤,会妨碍麻黄的迅速升散;大枣的特性是黏滞于胸膈,会妨碍杏仁的快速下气,这里想要使药力迅速直达病所,稍有迟缓就不够迅速,横向发散就无法升散。然而这是纯阳的方剂,发汗作用较强,如同单刀直入的将领,使用得当,一战就能成功;使用不当,就会失控而引发灾祸。所以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再次使用。如果发汗后病症没有解除,就应当用桂枝汤替代。这个方剂是仲景用来开表逐邪、发汗的第一峻猛之药。平庸的医生不了解它的用法关键在于盖被取汗,如果不盖被取汗,就不会峻猛,于是认为麻黄只能发表,不能治疗其他病症。哪里知道这个汤方与桂枝汤合用,名为麻桂各半汤,可用来调和太阳经留连未尽的寒热;去掉杏仁,加入石膏,与桂枝汤合用,名为桂枝二越婢一汤,可用来解除太阳经热多寒少的寒热;如果阳热盛于体内,无汗并且气喘,又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用来解散太阴肺经的邪气;如果阴寒盛于体内并且无汗,又有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可用来温散少阴肾经的寒邪。《金匮要略》中用这个方去掉桂枝,《千金方》中用这个方将桂枝换成肉桂,都名为还魂汤,用来治疗邪气在太阴经,突然中风昏厥,牙关紧闭,气息欲绝,服用后即可见效,而且都不需要盖被取汗。由此可知麻黄汤峻猛与否,在于是否盖被取汗。这是仲景运用方剂的精妙心法,岂是常人能够窥探知晓的呢!

【集解】王肯堂说:这个方剂(麻黄汤)是为元气不虚的人所设。如果兼有时气,适宜用十神汤;兼挟暑湿,适宜用正气汤;兼挟寒邪,适宜用五积散;兼挟热邪,适宜用通圣散;兼挟食积,适宜用养胃汤;兼挟痰邪,适宜用芎苏散。按照王肯堂的意见确实很恰当。然而必须是病症兼见表里,邪气错杂,类似伤寒但又不完全是伤寒的情况,才可以在这些方剂中斟酌选用。如果脉象和症状与麻黄汤、桂枝汤所对应的病症相吻合,自然应当遵循仲景的治法来治疗。即使平素元气虚弱,或者平素有热,不适合用麻黄、桂枝的,也一定要按照刘完素、张洁古的方法,慢慢地斟酌治疗,这样才不至于误人。临床医生,应当详细审慎地对待。

吴绶说:凡是伤寒病,寒邪在表,闭阻腠理,出现身体疼痛、拘急,怕冷无汗的症状,必须使用麻黄这样辛苦的药物,开发腠理,驱逐寒邪,使汗出而病解。只是在夏季炎热的时候,即便有这些症状,也应该加入凉药才可以使用,比如防风通圣散、三黄石膏汤之类。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释】伤寒病第一天,邪气侵袭太阳经,此时脉象应当是浮紧,或者已经出汗,或者还未出汗。如果脉象平静如常,这表明人体虽患病,但脉象未发生相应变化,说明邪气不会传变到其他经。疾病初起时,呕吐尚未停止,很想呕吐,或者出现烦躁不安,脉象数急,这表明表邪未解,而体内已经有热邪生成,疾病有传变的趋势。此时适宜用大青龙汤发表解热,以遏制病势发展;如果表里都有热证,那么就应当用双解汤表里双解。

【集注】沈明宗说:这是依据脉象来辨别病症,从而判断邪气是否传变。脉象浮紧,是太阳经的正常脉象,若脉象平静,就说明邪气不会传至其他经。如果很想呕吐,或者烦躁不安且脉象数急,那么邪气向里传变的趋势已经明显,必然会传经发病。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注释】按照常规,伤寒病第二天,邪气应当侵袭阳明经,第三天应当侵袭少阳经。如果在第二、三天,没有出现阳明证的不恶寒、反恶热、身体发热、心烦、口渴、失眠等症状,以及少阳证的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喜欢呕吐、口苦、耳聋等症状,这表明太阳经的邪气较轻、热邪较微,不会传至阳明经和少阳经。

【集注】程知说:伤寒病第一天在太阳经,第二天在阳明经,第三天在少阳经,第四天在太阴经,第五天在少阴经,第六天在厥阴经,这只是说一般的规律罢了!其中的变证多种多样,有只在一经发病而不传变的,有越过某经而传变的,有传一两条经就停止的,有发于阳经却随即传入少阴经的,有直接中伤三阴经的,有足经邪热过盛而传至手经的,还有因为用药不当而导致传变的。大致来说,热邪乘经气虚弱时就会传变,如果经气充实就不会受邪,也就不会传变;阳邪强盛就会传变,阴邪强盛大多不会传变。所以经典中说脉象平静为不传变,脉象数急为将要传变。又说:足经从足部向上行至胸腹、头背,主宰着一身的纲领,所以寒邪侵入,就会在其经络上有所表现。而手经只在胸部和手部运行,不能主宰一身的纲领。邪气既然已经侵入足经,必然会传至手经,所以感受风寒较重的人,不仅头项疼痛,肩、背、肘、关节也会疼痛。圣人只提及足经而不提及手经,是因为足经可以涵盖手经,而手经不能涵盖足经,并非邪气不传至手经。五脏六腑十二条经络,气血相互输送,脉络相互连通,怎么会有只传足经而不传手经的呢!又怎么会有只伤足经而不伤手经的呢!虞天民说热邪先伤手经,寒邪先伤足经,其义也可以相互贯通。

程应旄说:伤寒病划分六经,无非是依据病的深浅来确定范围。因为皮肤由太阳经所管辖,所以称为太阳经;肌肉由阳明经所管辖,所以称为阳明经;筋膜由少阳经所管辖,所以称为少阳经。所以华佗说:伤寒病第一天在皮肤,第二天在肌肤,第三天在肌肉,第四天在胸部,第五天在腹部,第六天进入胃腑,这只是就躯壳的层次大概说明病的深浅,而并没有使用太阳、阳明等名称。那么仲景划分太阳、阳明等经,也是为了划定界限,用以区分病症。

趣趣阁推荐阅读:嫡女谋之盛世凰宠传道达人张道林国民老公带回家:偷吻55次武神主宰重生白手起家韩三千苏迎夏张逸风姜凤家族禁令韩三千苏迎夏蜜爱傻妃女神的上门豪婿赵旭李晴晴天域丹尊苏尘豪门宠婚:酷总裁的新欢真龙赘婿韩三千苏迎夏快穿之前任攻略计划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1913新军阀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叶青肖莹忆天眼机智笨探炎武战神清穿之十福晋她又忽悠人混血王子的蝙蝠玩偶玄天龙尊内网游之剑走偏锋山城风乍起冷漠无情,开局拔刀逼千金结婚林海柳馨月闪婚后左医生他掉马了冷艳总裁的贴身狂兵秦风李秋雪快穿:大神总想和球球崽崽贴贴空间之超级农富妻吾为元始大天尊七零军婚,团宠胖妻好孕连连白月光前妻重生后,逆天医术杀疯太上武神诀道长别装了,我知道你会仙术棺妻美人杀怪就升级,废材女竟是满级大佬地府禁忌:从被重金求子开始厉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苟在根据地夫人藏起孕肚逃跑,靳总全球疯找一见钟情的叶先生柳萱岳风我,青莲剑仙清宫熹妃传神算风水师灵魂实录老公狠坏,狠强势!幸福系统化仙
趣趣阁搜藏榜:四合院:开局设计坑贾家阴棒梗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快穿喜当妈后,炮灰她总遇病娇!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海贼王之我是革命军携空间三系统重生八零后逆袭人生玄学大佬下山后,真千金惊艳全球我捡到了一只水手服幽灵四合院,满院都是我下的崽明月清风两相宜手握剧本我怕谁执念深深宿主她又在生子小世界里捡对象某美漫的超级进化五十五,向春行从汉末开始的封神之旅乱杀:你跟我一魔术师玩牌?断亲后,乱世囤粮养成皇级军队霍先生,这次真有了!诉云人非晓星稀主神腿长腰窄还风骚,乖,别太野树洞自救指南王爷,失踪的小郡主在乡下种田呢一吻成婚:抱得甜妻归位面祭坛真假千金之当大小姐还是有难度神凰赋觉醒骷髅从泰拉瑞亚开始闯荡万界敢提分手试试相见欢:不负相思意春庭恨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当个俗人诡语神探霍格沃兹之非典型斯莱特林重生异世界之去尼玛的奴隶海贼之开局我家没了玄灵道圣宝可梦:我的精灵降维打击爱恨三界间聂先生攻婚日常快穿:你让一个厨子拯救世界一千零一个诡异夜天降孕妻,老公你别跑呀!来自旧时光凹凸世界之坠落黎明我的绝美鬼夫快穿:怎么办,男主又又又吃醋了?平明拂剑任我去
趣趣阁最新小说:新生代羁绊之光的旅途我穿越洪荒之当东皇太一小师妹练气一层但强强强娘被休后,傻子闺女来养家表姑娘要去相看,世子他慌了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作精男配攻略日常恶人想要活下去成家之:柏林之恋月梦之渊雾中烬火替嫁傻妃:觉醒后惊天下煅天道慢穿:官家小姐的精致奢华日常道骨志异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何处有我九重毒诛:冷面毒妃血洗仇名录轱辘杆子六月底【校园】被渣爹抛弃后,她的人生开挂了穿成清代小咸鱼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神狱戒我用葫芦养神兽,一不小心无敌了八零,让我过继你们又后悔什么?军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军少万古废材为了活命,师傅让我娶鬼妻洪荒:洪荒演义枕春色综影视打倒恋爱脑杀敌爆装:淞沪杀穿鬼子司令部仙途凡生鸿蒙创世道祖全家弃我?嫡女重生后虐哭满门小村姑换夫郎,渣前夫破大防海贼:柱间模板,加入草帽团渣夫独宠白月光,我二婚嫁千亿大佬【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六零饥荒年,我靠空间暴富啦!书穿之娇娘传西幻:没挂?去码头搞点薯条吧被暴雨冲走后,支教老师爆改霸总姐姐,我命中缺你青春向阳生长闺蜜齐穿越,相亲走错桌,撩错人葬仙殿穿到七零,我成了全大院最靓的崽落难千金:做个村姑也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