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手里捏着一份报价单,眉头皱得像被揉成一团的纸。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但照在他脸上却像是蒙了一层灰。
“涨30%?开什么玩笑。”他低声嘟囔了一句,把纸往桌上一拍,声音不大,却惊醒了正在打盹儿的茶杯。
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看供应商发来的涨价通知了。原本谈得好好的价格,突然就跳了个价,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给。刘好仃不是没想过他们会趁机捞一笔,但他没想到动作来得这么快,连一点缓冲都没有。
他拿起手机,拨通助理小李的电话:“小李,把我去年和王老板签的合同扫描件发我邮箱,再查一下我们账面上能动用的资金情况。”
挂了电话后,他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出神。扩产计划刚起步,设备采购就是第一道坎。如果这都过不去,后面的事儿也就别提了。
不一会儿,邮件到了。刘好仃打开附件,一页页翻过去,心里越来越沉。合同条款写得清清楚楚,价格也白纸黑字写着,根本没有预留涨价空间。可现在对方一口咬死,说原材料上涨、物流成本增加,总之就是一句话——爱买不买。
他冷笑了一声,点开另一个文档,那是之前联系过的三家供应商发来的初步报价。比原来的贵是肯定的,但幅度都在15%以内,还算合理。他脑子里开始盘算:换供应商,可行吗?
正想着,小李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刘哥,这是咱们目前可用资金的情况,加上回款和预留金,大概还有八十万左右。”
刘好仃点点头,接过纸看了眼,然后抬眼问:“档案室那边有没有老资料?我记得以前好像有备用供应商名单。”
“有是有,不过时间有点久了,三年前的。”小李回答,“要不要我去调出来看看?”
“去吧。”刘好仃挥了挥手,“越快越好。”
等小李走后,他重新打开电脑,登录公司采购系统,开始查找那几家新供应商的信用评级和过往合作记录。这一查,还真让他发现几个靠谱的选项。
不到一个小时,小李就把那份盖章模糊的旧文件复印件送了过来。刘好仃拿起来一看,果然,在页脚角落里印着一个“备用供应商名单”,上面有五六个名字,其中两个还标注了联系方式。
他眼睛一亮,立刻掏出手机,挨个打电话过去确认是否还在营业、是否有库存、能不能尽快交货。
一圈打下来,心情好了不少。虽然价格还是比原来贵了一些,但至少有人愿意谈,而且交货周期也能接受。
“行了,先稳住这几家。”他对小李说,“接下来,我要亲自跑一趟。”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带着小李去了其中一家备用供应商的办公室。对方接待他们的销售经理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笑眯眯地递上名片,然后开门见山:“刘先生,听说你们最近要采购一批切割机?”
“没错。”刘好仃点头,“你们这边报价是多少?”
对方报了个数字,比原价高了12%,不算离谱。
刘好仃没急着回应,而是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一页密密麻麻的数据页:“我这边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下,第一,这个价格是不是最终报价?第二,付款方式怎么定?第三,最快什么时候能交货?”
销售经理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
“价格可以谈,付款的话……”他顿了顿,“我们一般要求预付50%定金才安排生产。”
“50%?”刘好仃挑眉,“行业标准一般是30%吧?”
“但现在市场紧俏,我们也怕接了单客户又反悔。”销售经理笑了笑,“所以只能这样。”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低头在本子上写了几个字,然后抬起头:“我可以签一份附加协议,保证订单不会取消,但如果你们不能按时交货,也要承担违约责任。这样,我们各退一步,先付35%定金,怎么样?”
销售经理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旁边的技术主管,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考虑。”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干脆地说,“今天回去我就让财务准备担保文件,明天再来签正式合同。”
离开供应商办公室时,已是傍晚。小李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问:“刘哥,你真打算付35%定金?”
“当然不是。”刘好仃笑了笑,“我说的是‘可以考虑’,又不是马上决定。他们要是觉得划算,自然会主动找我们谈。”
小李恍然大悟:“原来是虚晃一枪。”
“做生意嘛,谁还没点策略。”刘好仃靠在座椅上,看着车窗外渐暗的天色,“有时候,不是你有多厉害,是你比别人多想了一步。”
回到厂里后,刘好仃立刻召集财务和法务部门的人加班,连夜准备了一份详细的临时协议。内容包括付款比例、交货时间、违约条款,甚至还加了一条关于后续优先供货权的附加条款。
第二天上午,他又一次来到那家供应商办公室。这次,销售经理的态度明显软了不少,甚至主动提出可以把定金降到40%。
“刘先生,我们内部讨论过了,觉得您这个方案挺实在的。”他说,“不如我们就按您的建议来办?”
刘好仃笑了笑:“那我也做个让步,总价给你们降5%,但交货时间必须提前一周。”
“成交!”对方毫不犹豫地伸出手。
签下合同那一刻,刘好仃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扩产计划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挑战等着他。但至少,眼前这关算是闯过去了。
临走前,那位销售经理忽然低声问:“刘先生,你们厂是不是接了大单?最近问你们消息的人可不少。”
刘好仃笑了笑,没正面回答:“市场行情不错,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呗。”
走出大楼,风有点凉,刘好仃把外套拉紧了些。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李发来的信息:
【其他两家供应商也开始主动联系,表示愿意进一步协商】
他嘴角扬起,心想:看来,这场风波还没结束,就已经有人嗅到风向变了。
他坐进车里,靠在座椅上闭了一会儿眼,然后打开笔记本,在封面上写下一行字:
“扩产计划草案——第二阶段”
翻开第一页,他开始写下第一条执行步骤:
“1. 联系自动化设备厂商,了解基础配置与预算范围。”
写完后,他抬头看了眼远处的厂房,心中一片清明。
风继续吹,阳光依旧灿烂。
刘好仃知道,只要脚步不停,希望就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