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官员听闻,眉头微皱,紧接着便问道:“杨大人,照你所言,新设专门收税衙门。可这衙门究竟归谁管辖?莫不是仍由我户部统管?”
言罢,目光直直看向杨宪,满是探寻之意。
收税乃户部之主要权柄,户部岂容就此轻言放弃,是以户部官员方有此问。
朱元璋亦将目光转至杨宪身上。
杨宪旋即解释道:“新政改革之后,那税务衙门已然自成独立之部,各司其职,专理赋税诸事。然国库之管理,却依旧归户部执掌。户部于此责无旁贷,专司国库收支、存储诸事,以保朝廷财用之有序调度。”
户部尚书闻此,当即面露愠色,拱手而立,言辞激烈道:“杨大人所言,下官实难苟同。收税之权,自来便属我户部管辖,乃户部之根本职权。此权关乎国之命脉,民生赋税皆赖于此,怎可轻易剥离出去?一旦将其划出,往后诸多事务协调不畅,恐生乱象,还望斟酌。”
杨宪神色从容,拱手回应户部尚书道:“尚书大人且莫急,新政中设有专门监察税务部门之机构,此乃辽国公所命名,唤作审计局。
此局职责重大,专司对税务衙门收税诸事详加核查、监管,以保收税公正、清明,杜绝贪墨舞弊之行,亦能使收税流程更为规范、有序,并非放任税务衙门自行其是,大人无需担忧。”
户部尚书转身面向朱元璋,恭敬跪地,神情恳切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税务部门若独立出去,恐致诸多弊端。
收税之事,向来与户部各项事务盘根错节,息息相关。
一旦分割,政令恐难统一,诸事运作亦会多有滞碍。
且新设审计局,虽有监察之名,然其效用未知,恐难补税务独立之失。
还望陛下明察,收回成命,莫要施行让税务部门独立之策。”
朱元璋遂将目光投向杨宪,开口问道:“杨宪呐,既你言之凿凿,想必对此新政举措,定有详细章程。莫要耽搁,速速讲来。”
杨宪躬身一礼,有条不紊道:“陛下,此税务局专司收税,于各地设分署,依户籍田亩等详录,按律计征赋税。凡商户田主,皆定时申报应税数额,税务局派员核查无误后征收。
至于审计局,其一,按月审查税务局账目,详核收支,对每笔税款流向皆要明晰,若有不符,即刻彻查。
其二,不定期抽查各地税务分署,访查吏员有无贪赃枉法、擅自增减税额之举。
其三,广开举报渠道,民众若见税务弊端,可径直向审计局检举,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如此,以税务局司职征收,审计局专司监察,相互制衡,可保赋税征收公正有序。”
朱元璋不禁赞道:“常孤雏这脑子,当真好使!难怪辽东之地能如此快速兴盛发展。”
朱元璋大手一挥,果断拍板道:“甚好!山东新政改革,便采用杨宪自辽东取经归来之法推行。
此事着令六部、内阁与中书省一同商议,仔细拟定具体施行章程。
整个过程,皆由杨宪主导并严格把关,务必使新政切实可行,惠及百姓,振兴山东。众卿需齐心协力,不可懈怠,早日将章程呈于朕览。”
随后,朱元璋目光炯炯,看向众臣,开口询问道:“此次山东新政改革,究由谁来主导?方可确保诸事顺遂,新政畅行无阻。”
朝臣们听闻此问,顿时神色各异,心思流转间,纷纷举荐起自己人来。
只见那工部侍郎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工部郎中李大人精明强干,对新政之事素有钻研,由他主导,定能将山东新政改革推行得有条不紊。”
话音未落,礼部尚书也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奏道:“陛下,礼部员外郎赵大人素有才名,且为人公正,熟悉各地风土人情,山东新政改革若交予他,必能兼顾各方,万无一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极力夸赞自家所举荐之人。
朝堂之上一时热闹非凡,皆想着既然无法阻止新政推行,那便趁此机会为自己谋得一分好处,好分一杯羹。
李善长见状,亦不慌不忙,整了整朝服,上前躬身奏道:“陛下,吏部侍郎王大人,久于吏治,深谙用人之道,且行事稳重、思虑周全。山东新政改革,涉及诸多人事安排与政令推行,由王侍郎主导,必能纲举目张,妥善操办,不负陛下所望。”
说罢,抬眼望向朱元璋,静待其回应。
刘伯温立于朝堂之上,见众人纷纷举荐己方人选,各怀心思。
他却双唇紧闭,神色平静,既无举荐之意,亦未置一词,仿若一尊木头人般静静站着,眼神深邃,不知在思索何事,对周遭的喧闹充耳不闻。
朱元璋瞧见刘伯温这般模样,并未向他发问,转而将目光投向杨宪,开口问道:“杨宪,你自辽东归来,与常孤雏多有交流,他可曾举荐何人主导这山东新政改革?”
杨宪赶忙躬身应答:“陛下,确有举荐。常孤雏所荐之人,乃山东布政使陈园。陈大人久在山东,熟知当地民情,且理政有方,处事干练果决,由其主导山东新政改革,或能事半功倍。”
话音刚落,浙东集团一官员出列,拱手作揖,神色郑重道:“陛下,此事还需斟酌。陈园与常孤雏私交甚笃,往来颇为频繁。如今新政改革兹事体大,若由陈园主导,恐有结党营私之嫌,日后行事难保公正,或会借改革之名,行谋私之实,还望陛下明鉴。”
说罢,低头静立,等候朱元璋定夺。
杨宪听闻,面上并无半分异色,缄口未语。
他心中早料到浙东集团会有此反对之举。
常孤雏身为辽国公,稳坐辽东,又兼任辽东布政使,手握重权,浙东集团此举,实是在他预料之中。
只是,他们这般作为,看似以结党营私为借口,可真正的意图究竟为何,朝中众人,心里大多明白,不过是权力相争罢了。
朱元璋略作思忖,开口道:“嗯,如此这般。便让太子遥领山东新政改革诸事,再着陈园代为执行。一来太子历练政务,二来陈园熟悉山东,如此安排,或可保新政稳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