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轻轻拉了她一下,楚稷摆手笑道:
“不妨事,这不是什么秘密,朝堂早已有风声传出。
再说,这关系到你们,我站得越高,你们也会受益。”
四位姑娘瞬间脸红,连湘云与惜春也不例外。
李纨站在一旁,既想离开又不敢动,心想刚才要是自己去叫兰儿就好了。
贾母对此毫不在意,只当作是年轻人间的嬉戏打闹。
打闹中反而能增进感情,让气氛更加融洽。
楚稷环顾四周,好奇地问:“二嫂子呢?大太太和二太太也不在吗?”
屋内瞬间安静下来,楚稷皱眉问道:“怎么了?”
探春赶忙解释:“大太太回东路院了,二太太去舅舅家送别。
二嫂子身子不适,已有月余。”
楚稷心中稍安,心想这是因贾琏的事而消沉。
只要人平安就好,他相信那位‘雌凤’能振作起来。
贾母试探性地询问:“王爷,琏儿与薛家哥儿回来后,这事……”
楚稷挥手打断道:“父皇那边我已说明,不会对他们加重责罚。
薛家补了银子,虽误了工期,但官职已保无虞。
回来后先低调些,别露面。
贾家如今忙着追缴亏空和冶造局事务,若非如此,我也难以求情。”
贾母连连点头,心中却有些无奈。
她本想问问贾琏是否还能参与事务,却被楚稷直接封住了话题。
小惜春好奇地看着楚稷说:“稷哥哥好像变了。”
“啊?”
楚稷低头查看衣着,疑惑道,“哪变了?”
小惜春摇头:“我不知道,只是感觉有点不同。
好像……气质不一样了。”
楚稷大笑:“是不是气质更好了?四妹妹好眼力!”
众女子忍俊不禁,迎春被楚稷眨眼示意,脸顿时通红。
探春倒是镇定许多,但内心同样害羞。
只有湘云坦然,你瞧我我瞧你。
正在谈笑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丫鬟的声音。
“小兰大爷到了!”
贾兰和贾蓉同属一辈,在当时都不称少爷,而是按顺序称大爷、二爷、三爷等。
贾蓉在西府被称为小蓉大爷,贾兰自然也就成了小兰大爷。
但因年纪尚小,日常很少这样称呼。
只有楚稷来时,大家才会格外守规矩。
贾兰进门后依次行礼,最后走到楚稷面前,有些依恋地问:
“王爷近日身子可安康?”
这几日楚稷忙得像陀螺,也不能天天带着贾兰。
不过每次见面都会教他知识,让他既能学到东西又玩得尽兴。
如今贾兰长高不少,也健壮许多。
楚稷笑着拍拍他的头说:
“本王很好,你这两日可没偷懒?有没有按时练拳读书?”
贾兰赶忙回答:
“每天清晨练拳半时辰,接着读书,也照王爷教导的劳逸结合。”
一旁的李纨听得心里泛起波澜,大家都看得出来贾兰把楚稷当成了父亲一般。
楚稷越是对贾兰关心,李纨就越感动。
她这才意识到过去对贾兰的教育全是死读书的错误。
幸好楚稷出现了,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
楚稷站起来说道:
“老封君,兰哥儿今日回来或许晚了些,不过您不必担心,我会亲自送他到门口。”
他又补充道:
“这几日二老爷也是如此,冶造局那边事务繁忙,可能今晚还要在那里留宿。”
贾母连忙回应:
“这是应该的,能为王爷效力是他们的福分。
琏儿不争气让王爷失望,现在正是贾家报答王爷之时,别说住几晚,常住也无妨!”
楚稷笑着摆手道:
“若真如此,元春和三妹妹怕是要怪我了!”
探春脸微微发红,不好意思开口。
倒是贾母十分高兴,带着李纨和众姐妹送楚稷离开荣庆堂。
贾兰好奇地问:
“王爷,今日去冶造局看什么呢?”
楚稷摇摇头,未作回答。
王爷,您可是知政工部的啊!
冶造局,后山演武场。
楚稷兴奋地抚摸着眼前的火炮,虽然看起来小巧玲珑,与现代的大炮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他深知其威力,特别是在特定场合下!
这火炮比海船上那些还要小,下方安装了两个轮子,全由钢铁铸成。
炮身长度约为1.35米,口径117毫米,发射的不再是沉重的铁球,而是榴弹!
没错,这火炮与楚稷记忆中的m1841式榴弹炮极为相似,但也经过了改良。
榴弹炮使用的发射药较少,所以膛压较低,这样炮管可以更薄一些,整炮重量约358公斤。
旁边的神机营提督董战也激动得把脸贴在炮身上,目光炯炯地问:“王爷,这就是冶造局一直在研究的火炮吗?刚才听工匠提到它的射程和威力,那炮弹和大炮的生产情况怎么样?”
楚稷笑着回答:“不止这一门,冶造局正在研发四门,分别适用于守城、海战以及特定环境下的战斗。
这就是专门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效果最佳!你之前看到的那种笨重款式其实和这个是一个型号!”
“草原上的**和蒙元都以机动性强着称,而我们的骑兵难以匹敌。
因此,这种便于运输、操作灵活、发射迅速的火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董战急切地追问:“另一种呢?”
楚稷提出组建特殊部队的计划,建议先招募五千人,这些人员自然会被编入神机营。
再配上这种强大武器,神机营必将成为未来战场上的关键力量!
不仅如此,他还打算将神机营扩充至一万人规模。
见识过遂发枪的威力后,太上皇和皇帝都清楚未来的战争趋势何在!
楚稷听罢无奈说道:
“这件事还需再等等,相当棘手!即便对于大匠来说,这些精密部件也容易出错,全力以赴地研制和生产反而可能拖慢这门炮的进度。
眼下最好的策略是集中精力生产这种火炮,同时着手研发另一种。”
提到的这种火炮正是在一战和二战中声名显赫的m1897式75毫米火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大利炮。
实际上,这种火炮由法国制造,目前冶造局还无法仿制,原因是现有的水力和电力机床难以满足其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因此,冶造局还需要调配人力研究如何更高效地运用水力和电力……
正在交谈之际,六部尚书们也气喘吁吁地赶到了。
除兵部尚书康怀兴奋地靠近火炮外,其他几位尚书则在讨论刚刚目睹的情景。
户部尚书霍州两眼发光地说:“王爷,刚才看到的电灯能否大规模生产?若可以生产并普及至全国,仅收取使用费就能增加不少税收呢!”
楚稷愣了一下,随即竖起大拇指说:“霍大人果然不愧为尚书,不过暂时还不行,得等到钨丝能够稳定发光才行。
而且当前电力系统尚不健全,这些都需要时间。”
今日到场的人不多,因为火炮试射的声音太大,且这是首次试验,所以没去皇宫的演武场。
至少要经过上百次试验,确认火炮安全性后才能移交给军队。
雍和帝让众人前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他们看看楚稷究竟何许人也。
毕竟他亲自指导楚稷,本身就是在传递某种信号。
而且冶造局接下来的任务将愈发繁重,需要六部协同合作。
但六部各有重任,本职工作已忙得不可开交,仅靠圣旨催促效果不佳。
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亲眼看看,亲身感受!
特别是**组建事宜,唯有让他们直观体验这种火炮的威力,才能更好地争取他们的支持。
毕竟组建**并非易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霍州还想继续发言,工部尚书崔文抢先说道:
\"王爷,我一路观察发现,有许多物品并未出现在皇家银行中。
接下来是否可以交由工部处理?我已经了解过,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
楚稷点头回应道:\"这些民用之物,冶造局已无力再大量生产。
今后冶造局将把它们的生产任务转交给工部,由皇家银行与合作的皇商负责销售。
至于分成比例,冶造局占三成。
往后也是如此,冶造局负责设计研发,工部负责生产,户部则处理后续事宜。
这已是底线,不能再议了。\"
\"诸位应当知晓,冶造局未来将逐步转型,专注于研发武器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产品,所需资金庞大无比。
对此,父皇已同意!\"
崔文一脸不甘,满是被冷落的哀怨表情,对楚稷说道:\"王爷,您可是熟知政工部事务的啊!\"
霍州冷笑:\"王爷还熟悉政户部呢!难道只有工部需要银两?户部如今也缺钱得我连头发都快抓秃了!\"
兵部尚书康怀走近道:\"此事陛下已有定论,你们还争什么呢?剩下的七成利益就自行商议吧!王爷,咱们还是来试炮吧!\"
楚稷嘴角微微抽搐,心想果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虚啊!刚在贾家得意一番,回来就被噎得不轻。
\"行,诸位请退后。
虽然之前已试射过一次,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楚稷自然不会让自己置身险境,带着众人躲进了早已布置好的工事内,即便火炮炸膛,炮弹失准,也不会伤及众人。
几个英国工匠被护卫带了上来,另一名大匠则在稍远处指挥。
一名英国工匠战战兢兢地按指示装填炮弹,另一位则协助推进......
随着一名英国人拉动绳索,一声巨响传来,远处的山头顿时尘土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