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说道:\"朝廷修的路就是好,这么大的雨,路上依然干爽,两边还有排水沟,不像从前那样积水遍地,泥泞不堪。\"
路人乙说:“确实是,朝廷总算做了一件好事。
你们知道吗?听闻这是陛下的主意,并且提供了资金,就是为了方便咱们这些百姓,陛下真是位仁德的君主。\"
路人丙接着说道:“没错,陛下当年在贾家时,就常常帮助贫困家庭,那时年纪尚小,就已经用自己的收入把十万两银子换成了粮食送到灾区,可见幼年时便心地善良。\"
路人甲附和道:“是的,我也听说过这件事,我的二婶子的外甥的堂兄在荣国府任职,他提到当年陛下在荣国府的日子不太好过,受到了不少苛刻对待。\"
路人乙感叹道:“贾家实在是令人失望,要不是陛下当时献出预防天花的方法,我们全家现在都不知道会怎样呢。\"
路人甲补充道:“各地的受灾民众,哪一个没有感受到陛下的恩泽?当年陛下为了救助灾民,甚至不惜牺牲自家利益,捐献了四百万两白银,如果没有陛下,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
远处的李大和贾芸相视一笑,随后隐没于街角。
随着时间推移,贾环在民间的支持率逐渐提升,即使有些人试图 ** 舆论,百姓们也不再轻易相信。
大明宫内的养心殿里,贾环端坐御座,张廷玉毕恭毕敬地说:“陛下,修路工程反响很好,百姓都非常满意,臣建议在各省的省会城市都铺设这样的道路。\"
陈廷敬站出来道:“张相的提议虽然不错,但目前国库负担较重,总不能让陛下的私人账户承担这笔费用吧。\"
林如海也表示:“此事应该逐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国库难以承受。\"
贾环笑着回应:“可以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来修,要是同时进行的话,连我都撑不住。
最近薛蟠卖糖果赚了不少钱,再加上雪花糖的收入,我的私人储备还算充足。\"
张廷玉听后眼睛一亮:“陛下还有余力继续修路吗?”
贾环点头笑道:“慢慢来的话,我可以坚持一段时间。
至于边防城墙的加固,那就需要从国库拨款了。\"
听到这话,张廷玉等人十分高兴,因为修路的成本远高于修城墙,他们齐齐跪拜道:“陛下仁爱,实乃圣明君主。\"
贾环摇头道:“世间并无真正圣人,我不过是想为百姓做些实事而已。\"话音刚落,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跑入殿内,高呼:“陛下,牛继宗八百里加急!”
贾环微微一愣,随即想起牛继宗出征已数月,定有消息传来,遂吩咐道:“宣!”
片刻后,两名骑士风尘仆仆入殿,跪拜道:“陛下,大捷!”
随后双手呈上奏折。
小顺子接过后递给贾环,贾环阅毕,笑意满面。
奏折中提到,牛继宗率军在草原作战三月,最终消灭蒙古主力,击毙大汗,如今蒙古各部首领畏惧,欲归顺大乾,尊贾环为天可汗。
贾环将奏折递给张廷玉,笑道:“牛继宗果然不负所托,蒙古已降!”
张廷玉接过奏折审阅后,喜形于色:“恭喜陛下威震四海!”
林如海等人看完奏折亦同声祝贺:“恭喜陛下!吾皇 ** !”
贾环笑言:“众卿免礼。
如今蒙古归附,诸位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张廷玉建议道:“可在蒙古设防,以防将来再生事端。\"
陈廷敬接口道:“仅设防不足为恃,需彻底汉化,鼓励蒙汉联姻,久而久之便无蒙古之分。\"
林如海点头称是。
贾环补充道:“此计虽好,然人心难测,仍须给予足够 ** ,使他们沉迷安逸,哪里还会有人再去苦练骑射?到那时即便有异心,也无力反抗。\"
张廷玉听罢茅塞顿开:“不仅如此,还可运布匹、盐、糖、酱等物至彼处,用以交换牛羊战马,既能掌控蒙古,又能将其变为我朝马场,骑兵问题便迎刃而解。\"
林如海与陈廷敬也提供了一些补充意见,贾环点头说道:“如此安排即可。
近年来,即便蒙古有些异心,也不敢公然表现出来,各位可以逐步推行我们的治蒙策略。\"
张廷玉等人躬身道:“陛下英明。\"
七月十六日,牛继宗率军凯旋归来,同时带回了蒙古的降书。
贾环率领文武百官在神京城门外迎接大军。
牛继宗远远看见城门口的黄色华盖,立刻带领众将领加快步伐前行。
接近城门时,牛继宗下马跪拜,激动地说:“臣牛继宗不负使命,凯旋而归!吾皇 ** ** !”
身后六万大军齐齐单膝跪地,高呼:“吾皇 ** !”
贾环抬手示意免礼,道:“诸位辛苦,快请起身。\"
牛继宗再次叩首谢恩。
随后,贾环让小顺子宣读圣旨,宣布牛继宗因征服蒙古有功被封为镇国公,王云因作战英勇被封为武阳侯,另有众多伯爵、男爵获封,各级将士亦有奖赏,众人无不欢欣鼓舞。
献表仪式结束后,军队返回营地,贾环则带领文武百官回宫议事。
贾环笑着对新晋的世爵们说:“你们功劳不小,不必再耽搁时间,赶紧回家与家人团聚吧。\"
殿下的武将们听后微微一笑,觉得皇帝言语亲切,让人感到温暖。
散朝后,贾环前往后宫,张廷玉等人则前往西暖阁讨论治理蒙古的事宜。
坤宁宫内,黛玉等人早已得知消息,在宫门口迎接贾环。
见他到来,纷纷行礼道:“恭贺陛下,文治武功,开疆拓土!”
贾环大笑:“皇后和诸位爱妃免礼。\"随即牵起黛玉的手进入坤宁宫。
镇国公府中,牛继宗与牛安刚踏入府门,刘氏和牛蕊母女连忙行礼道:“恭喜老爷荣升镇国公,家族荣耀再现!”
牛继宗大笑:“全靠陛下的恩泽。\"他见识到御林军的威力,仅一万兵马便势如破竹,心中暗想,无论谁领军都能轻易击溃蒙古,皇帝此举显然是为了给自己晋封国公铺路,对贾环心存感激。
回到内室,刘氏看到儿子穿的麒麟服,惊喜地问:“安哥儿,你被封爵了?”
牛安点头笑道:“承蒙皇恩,我得了一等子的爵位。\"
刘氏喜不自禁,牛安不仅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如今又多了一个世爵,这意味着他还有后代能继承这个一等子的头衔。
她笑着对丈夫说:“你先带安哥儿去清洗,然后一起用餐。\"
牛蕊笑着说:“知道爹爹和哥哥凯旋归来,娘亲特别高兴,已经备好了一桌美食。\"
牛安听后笑了:“有烤肉吗?”
牛蕊嘟囔着嘴说:“哥哥一心只想着我的调料,早就备好了!”
牛继宗听了哈哈大笑:“好,待会儿咱们一家人好好喝两杯!”
王子腾府邸。
王子腾和王云回家时,李氏与探春已在二门迎接,两人躬身行礼:“恭迎老爷回府。\"
王云忙行礼:“儿子给母亲请安。\"
李氏看到王云身上的飞鱼服,惊喜地问:“云儿,你封侯了?”
王云点头答道:“是的,母亲,我承蒙皇恩,被封为武阳侯!”
王子腾兴奋地说:“夫人,咱们先去祠堂祭告先祖!”
李氏笑道:“这样的喜事,当然应该如此。\"
山东曲阜县,衍圣公府。
孔言正在接待山东各世家的家主。
山东刘家家主说道:“国公爷,新法在山东推行,这可怎么办?这不是挖我们的根基吗?”
随后其他几位大族家主也纷纷附和。
孔言听后冷笑一声:“我们不予配合便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怎能随意更改?江南的世家屈服了,但山东的世家绝不会任由朝廷操控。\"孔家对新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作为山东最大的世家,他们拥有的土地几乎占世家总数的一半以上。
一旦执行新税法,损失的不仅仅是些许银两,孔家如何肯接受?
刘家家主附和道:“国公爷所言极是,我们不是江南的世家,有国公爷在,他们又能奈何我们?有孔家这样的圣人后代在,各大世家都有底气,朝廷也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天下士人绝不会容忍。\"
李家家主笑道:“正是如此,有国公爷支持,我们便有了主心骨,何必畏惧?”
孔言一方面与贾环有旧怨,另一方面认为贾环不敢轻易招惹孔家,因此态度强硬。
在孔家的带领下,山东其他世家也纷纷 ** 新法,导致新法在山东推行受阻。
大明宫,养心殿。
张廷玉恭敬地禀报:“陛下,山东孔家带头反对新法,各地世家随之响应,新法在山东难以施行,请陛下早做安排。\"
陈廷敬亦上前说道:“陛下,孔家仗着圣人后代的身份,多年来骄横无度,连大灾时也不愿有所贡献,如今又带头抗拒新法,臣建议采取果断措施处置此事。\"
兵部尚书何文也出列劝阻:“不可贸然行动,孔家乃圣人后裔,若轻举妄动,恐引发天下士人的不满,造成巨大动荡。\"
陈廷敬反驳道:“难道要任由孔家阻碍国家大事吗?仅凭他们是圣人后代就能豁免一切?这种隐患朝廷早就应该清除!”
何文手指陈廷敬颤抖道:“陈廷敬,你还算得上正统儒者吗?”
殿内众臣开始交头接耳,孔家在士人心中地位特殊。
陈廷敬冷笑道:“诸位皆饱读圣贤之书,想必都是明理之人,孔家的行为配得上圣人后裔的称号吗?这些年被他们害死的人不计其数,家破人亡的家庭更是数不胜数,难道大家都没有察觉吗?”
他的言辞如惊雷般震撼了整个大殿,虽然众人皆知这些事实,却无人敢发声。
贾环端详着殿中的诸位大臣,神情淡然地开口:\"新政由**推行,关乎我大乾国祚长久,不容许有任何差错。
无论何人,皆不可阻挡。
孔家在山东骄横已久,朕曾两次赴山东考察,深知其弊,现已下旨训诫孔言。
若仍执迷不悟,休怪朕手段严厉!\"
张廷玉垂首道:\"臣领旨。\"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