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听后笑道:“哥这几年确实进步不少,没错,这次是陛下派我来的,让我告诉你有任务要完成。\"
薛蟠笑着问:“说说看,陛下让我做什么事?”
宝钗笑着把贾环所说的事情告诉薛蟠,薛蟠听完笑道:“妹妹,这可是陛下给薛家送银子呢。\"
宝钗正色道:“哥哥,别太大意了,万一药方泄露,你怎么跟陛下交代?你还是得做好万全准备。\"
薛蟠笑道:“这点妹妹尽管放心,我会保管好药方,绝不泄露一丝一毫。
不过单靠我们薛家不行,要想为陛下多赚银子,还得找两家可靠的人家合作。\"
宝钗笑道:“哥哥说得对,陛下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你打算拉哪家两家一起做?一定要可靠。\"
薛蟠沉思片刻道:“说到经商,我认识的朋友家里都有一定关系,但都不能完全信任。
岳父黄家可以加入,另一家你觉得贾家如何?”
宝钗点头道:“哥哥考虑得很周到,为了安全起见,这两家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一旁的黄婉听到这话非常高兴,这是一笔大买卖,足够黄家吃喝无忧,连忙道谢:“多谢大爷,有好事还记得我们黄家。\"
薛蟠笑道:“婉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们夫妻一体,这是我该做的事。
而且这样更安全,不能为了多赚钱而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薛姨妈看着薛蟠说道:“现在你真的长大了,妈妈就是闭眼也能安心。\"
薛蟠说:“妈妈,以前是我太糊涂,让妹妹和妈妈操心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陛下接触久了,才知道男人要有担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薛姨妈连连点头:“好,我的儿子真有出息!”
事情敲定后,宝钗叫来了王熙凤,把事情告诉她,王熙凤高兴地答应了,谁会嫌弃银子烫手呢?
黄府。
黄老爷与夫人迎接薛蟠和黄婉入内,坐下后问道:“贤婿和婉儿今日来访,可是有要事?”
因前几日二人刚来过,这次又突然造访,必是有事相求。
薛蟠笑道:“岳父,此次前来,有一桩好事带给黄家。\"
黄老爷好奇地问:“不知贤婿所言何事?”
黄婉也笑言:“爹爹,这是极好的事,简直像是给黄家送银子一般。\"
黄老爷精神一振,作为商人,没有比银子更有吸引力的了,便看向薛蟠询问详情。
薛蟠笑着讲述了贾环交代的事情,黄老爷听后十分高兴,这雪花糖的利益显而易见,若黄家能参与其中,定能大获其利。
他笑着对薛蟠说道:“多亏贤婿惦记着黄家,我代黄家谢过贤婿,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说着,便要起身行礼。
薛蟠急忙扶住黄老爷,笑着说:“岳父何必如此客气,我们本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岳父无需这般。\"
黄老爷闻言哈哈大笑:“贤婿说得对,是我太拘礼了。\"随即对夫人说道:“这样的喜事怎能少了酒?去拿上好的沉酒来,我要与贤婿共饮几杯!”
黄夫人满脸喜色道:“好,我这就去准备,贤婿稍等片刻。\"
神京城的百姓发现,经过水泥铺设的道路既坚固又防水,再也不会在泥泞中行走,因此纷纷对朝廷表示感激,再无以往对徭役的不满情绪。
瑞政元年,三月。
慈宁宫内,太后端坐主位,黛玉携众嫔妃前来请安。
太后笑道:“皇后,哀家已说过多次,不必每日来请安,你总是不听。\"
黛玉笑着回应:“母后,孝顺您是我们的本分。\"
太后闻言亦笑:“好,哀家说不过你们。
不过今日为何不见珺姐儿他们几个孩子?”
黛玉笑着说:“母后,贾家的巧姐儿与娴姐儿入宫了,现在珺姐儿她们正陪着。
这几个孩子有一阵子没见到,这次也没来给母后请安,还让我代她们向皇祖母道歉呢。\"
太后听后哈哈大笑:“珺姐儿这小机灵鬼,我可不生气。\"自从太后住在慈宁宫,贾环一直对她非常尊敬,黛玉也经常过来请安。
即使别的皇子登基,也不一定对她这般孝顺,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小辈喊她皇祖母。
太后原本孤寂的心渐渐温暖起来,真的把珺姐儿她们当作自己的孙子孙女。
贾环和黛玉看在眼里,既然太后如此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好好孝敬这位老人。
在双方都有诚意的基础上,黛玉和太后相处久了,真有了深厚的感情。
现在两人关系非常好。
黛玉在太后宫中坐了一阵后,便带着随从返回。
太后身边的嬷嬷说道:“太后娘娘,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皇后为人谦逊有礼,对您也很恭敬。
您现在又有许多孙子孙女承欢膝下,也算是一种圆满了。\"
太后点头道:“是啊,我现在很满足。
走,去看看白氏吧。\"
慈宁宫的一处偏院里,一位老妇穿着素衣,满头白发凌乱地披在肩上,正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吱呀一声,院门开了,太后走了进来,门口守着的嬷嬷立刻行礼:“奴婢给太后娘娘请安。\"
白发老妇听见声音停下了脚步,看向太后,冷笑了一声:“你现在也成太后了,不过日子怕是不太好过吧。\"说完又笑了起来。
太后身边的嬷嬷呵斥道:“大胆,你这个罪妇竟敢这样跟太后说话!”
太后摆摆手示意安静:“好了,她曾经也是太皇太后,只是如今落魄为罪妇,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白氏冷哼一声:“你也不用花言巧语来气我,我不信贾环对你多好,你不过是他的一个工具罢了。\"
太后听后笑了笑,说道:“我的日子好不好,没必要告诉你。
你就在这慢慢等着吧。\"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小身影冲了进来,喊道:“皇祖母,珺姐儿来看您了!”
随后,一群宫人进来跪拜道:“太后娘娘恕罪,我们没能拦住公主殿下。\"太后摆摆手,“起来吧,这事不怪你们。\"
转身将珺姐儿拉到身边,在她小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你这小丫头,怎么自己跑来了?你妹妹呢?”
珺姐儿笑着回答:“有蔚哥儿和茉姐儿陪着呢,我就偷偷溜出来看皇祖母了。\"接着她看了看白氏,好奇地问:“皇祖母,这位老奶奶是谁呀?”
白氏看着珺姐儿说:“你是安乐,还是安泰?”
珺姐儿笑着说:“奶奶您认错人了,我是珺姐儿,安乐姐姐和安泰妹妹正在玩耍呢。\"白氏有些疑惑,转向太后问道:“珺姐儿是哪位?难道是哪位大臣的女儿?”
太后闻言笑着让珺姐儿告诉她的封号。
珺姐儿开心地说:“皇祖母,我的封号是安平公主!”
白氏听到后眼神微变,急忙问:“你是贾环的孩子?”
珺姐儿点头承认:“对呀,我是父皇的女儿,封号是安平公主。\"
白氏显得有些慌乱,又问:“那你称呼她什么?”
珺姐儿答道:“皇祖母呀。\"白氏脸色忽变,竟一口鲜血喷出。
珺姐儿吓了一跳,躲到太后身后问:“皇祖母,老奶奶为什么吐血了?是不是生病了?为什么不请御医?”
太后笑着回答:“你说得对,你先回去陪你的妹妹吧,皇祖母会让人给她治病的,好吗?”
珺姐儿点点头,“好,那我明天再来看皇祖母。\"说完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后面跟着一群宫人。
白氏擦了擦嘴角的血迹,苦笑一声,“贾环竟然这么信任你,把孩子交给你照顾,看来你现在日子过得不错啊!”
太后微笑道:“我一个孤老太婆,有什么可得意的,不过想过得舒服些罢了。
贾环这孩子重情义,对我七分好,我就对他十分好,这有何不可?我现在也算儿孙满堂了。\"
白氏听后再次吐血,摇晃着站不住,脸色灰败。
太后冷哼一声:“白氏,你的下场全是自找的,不仅害了自己,还连累了你仅剩的两个儿子。\"
白氏继续喃喃:“我没错……我没错!”
片刻后,嬷嬷检查她的气息,向太后摇头示意已逝。
太后淡淡吩咐:“好好安葬吧。\"嬷嬷恭敬应下。
另一边,几个姑娘坐在石凳上,边吃零食边喝雪碧,很是享受。
巧姐儿问:“珺姐儿,这里真大,比宁国府的园子还大,你们每天都玩在这里吗?”
珺姐儿摇头:“不,宫里还有别的地方,比如御马监能骑马,太液池也很好玩,有些地方我们都没去过呢。\"
巧姐儿眼睛发亮:“那我们可以经常来玩吗?”
珺姐儿点头:“当然可以,你想来就派人通知我,我会让人去接你。\"
坤宁宫内,黛玉和王熙凤谈笑风生。
王熙凤好奇:“这些丫头去哪儿玩了?怎么还不回来?”
黛玉笑着答:“二嫂子莫急,她们可能在那边玩耍,不如吃完饭再送你们回去。\"
王熙凤开心道:“那就多谢皇后娘娘,让我也见识一下皇宫的风采。\"
宝钗在一旁补充:“凤丫头,宫里的饮食普通,我们未必习惯,御膳房现在正学咱们家的菜式,待会尝尝看。\"
王熙凤瞧见黛玉身着皇后常服,那明黄色的凤裙璀璨夺目,直晃得她眼花缭乱。
再看宝钗等人身着四妃服饰,更是艳羡得心生嫉妒。
宝钗早已猜出王熙凤的心思,特意在她面前来回踱步。
黛玉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宝丫头,你收敛些,莫让二嫂子起了抢衣裳的心思,不然真可能连你的衣服都被扒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