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娇憨地说:“还有平儿姐姐,但她忙着呢,所以我在这儿等三爷。
听说宝二爷被三爷打了,王妃们担心老太太生气,都去西府了。
三爷要不要去看看?”
贾环听到这话,想起自己打了宝玉的事。
那天因一时愤怒,让人当众打了宝玉二十杖,不知贾母现在有多生气,但事已至此,无法挽回。
“走吧,去看看宝二爷被打成什么样了!”
荣庆堂内,贾母、薛姨妈在闲聊,黛玉、宝钗、宝琴、湘云以及迎春姐妹都在旁边说话,而宝玉则趴在榻上,一脸委屈。
这时院子传来小丫头的声音:“奴婢给王爷请安!”
正在玩翻绳的小丫头立刻跑出去,喊道:“爹爹抱抱!”
果然,贾环抱着小丫头走进来,笑着对贾母行礼:“老祖宗是不是在生气?”
贾母笑着回答:“你以为我这么糊涂?这次是宝玉不对,不该那么说话,你教训他也是应该的。
不过别记恨,宝玉没恶意的。\"
贾环正色说道:“老祖宗,正因为宝玉没恶意,我才更生气。
好心应该留给亲人,而不是用来害人。
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害你?要是因为一时心软,害了自己的亲人,后悔也来不及了!”
贾母对榻上的宝玉说道:“宝玉,你该听进去了,环儿说得有道理,这世间唯有亲人能真心相助,下一次莫要再这样。\"
宝玉低着头应道:“老祖宗,我记住了,不会再犯。\"
第二百八3章 叔叔
贾母闻言点头笑道:“这才像话。\"随即转向贾环,“既然都到了,今日就在荣庆堂用饭,由我来请客。\"
晚饭过后,荣庆堂只剩下贾环和贾母。
贾环问道:“老祖宗,当年我敬伯父为何会到玄真观修道?”
贾母沉思片刻道:“这些事本不该提起,若非你问起,我也不愿多言。
当年你敬伯父与先太子交好,我们贾家也支持先太子。
太上皇赐封你敬伯父为恩候,本是准备让他承袭侯爵之位。
可惜后来发生变故,先太子自尽,你祖父也受重伤,旧疾复发,只能在梨香院静养。
因先太子之事,你祖父伤心欲绝,将皇位传给了弘武帝。
临终时,他将爵位给了你敬伯父,并为你父亲争取了恩典。
这些事你也知晓。
你敬伯父本是勋贵子弟,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却遭同僚排挤,郁郁不得志。
幸得先太子扶持,方得以立足。
他对此感恩戴德,成为先太子的心腹。
后来先太子出事,你敬伯父失望至极,辞官归隐,前往玄真观修行。
之后他娶了秦业之女为妻,我当年得知秦可卿身份特殊,便派人调查。
这一查才知,秦可卿其实是先太子在外的私生女。
先太子出事后,她也离世,留下孤女秦可卿。
你敬伯父与秦业商议,将秦可卿送至养生堂抚养,待其成人后再迎入宁国府为宗妇,也算报答先太子的知遇之恩。
这些事我权当不知,任其发展。
至于你敬伯父是否与宁王有所往来,我并不知情。\"
贾敬因助人对付贾家,实为家族罪人,死后无法进入祖坟。
贾环听后沉思片刻,向贾母说明贾敬并非自尽,而是被他人谋害,那害人的毒饼也是有人故意安排送至荣国府,意在害死珺姐儿或其他孩子,使他悲愤失控,从而引发混乱,以便趁机获利。
贾母听后震惊,询问详情,贾环确认贾敬确系被害。
贾母愤怒地质问这是何种恶人所为,贾环表示尚未查明,但皇帝也在调查,此人目标重大,未来必会再行动,届时定能找到线索。
此时,鸳鸯端茶进来,贾环接过茶感谢她,鸳鸯羞涩地站到一旁。
饮完茶,贾母催促贾环回去休息。
离开荣庆堂后,贾环前往翠兰苑,宝珠见状默默行礼后退下。
贾环笑着掀开门帘进入内室,发现秦可卿慵懒地靠在床上,身着水红色小衣配粉色薄纱,十分动人。
秦可卿娇嗔道:“叔叔许久未来看我了。\"贾环尴尬地解释事务繁忙。
秦可卿提到珺姐儿中毒事件,关心其安危及真凶身份,贾环轻抚她的脸庞回答珺姐儿已无大碍,但凶手仍未找到,同时询问宁王是否联络过她。
秦可卿摇头表示没有消息。
贾环推测宁王当前绝不会轻举妄动,最好的策略便是隐忍,毕竟弘武帝必定会派人密切监视他。
于是他淡然一笑:“无需着急,既然他们找上了你,就一定会利用你这块棋子。
我也想看看宁王究竟打算如何对付我。\"
待了一会儿,贾环才起身离开翠兰苑,他不能在此留宿,否则岂不显得心虚。
回到正屋时,屋里只剩下香菱一人在等待。
其他人早已休息。
香菱迎上前伺候贾环洗漱,走近时她嗅了嗅,说道:“三爷身上的香气很熟悉,好像在哪儿闻过似的。\"
贾环听后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莫不是你记错了?”
香菱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带着几分笑意看着贾环:“三爷,我想起来了,这香味像是小蓉娘身上的味道。\"
贾环假装糊涂地说:“你这傻丫头竟胡言乱语,我又没去找侄媳妇,怎会有这样的香味。\"两人说着话已到了水房,香菱便开始伺候贾环沐浴。
当贾环从水房出来时,香菱红着脸跟在他身后,问:“三爷,今晚您打算在哪歇息?”
贾环笑着回答:“还能在哪?这么晚了也只能去你那儿了。\"
香菱低着头脸红道:“哦。\"
贾环捏了捏她的脸颊:“今天的事情,可别到处乱讲!”
香菱一脸娇憨地问:“什么事啊?”
贾环闻言又好气又好笑:“你自己心里清楚!”
香菱立刻意识到什么,连忙说:“好的,香菱绝不会对别人提起。\"
次日清晨。
后宅正屋,贾环从校场归来,看到小丫鬟珺姐儿正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豆皮包子,两条小腿悬空晃个不停,显然心情极佳。
另外四个正在喝米糊的小婴儿,则由黛玉等人照看,吃得香甜,还不时挥动手臂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贾环走到小丫头身边坐下,问道:“珺姐儿,豆皮包子好吃吗?”
珺姐儿举起咬了一半的包子说:“爹爹,豆皮包子很好吃,你要不要尝一口?”
贾环笑着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问道:“吃完早饭,珺姐儿打算做什么呢?”
小丫头一本正经地掰着手指数着:\"珺姐儿又有不少事情要做呢,不仅要清理马厩里的小马驹,还要给嘟嘟洗澡,还得跟四姑姑比赛骑马……\"
一边喂饭给苍哥儿的宝钗听后笑道:\"爷,她哪有什么正经事?还不是整天疯玩!\"
贾环笑着说:\"这年纪不就是爱玩的时候吗?你可别管得太严了。\"
小丫头听到贾环的话,总算找到支持,得意地对着宝钗傻笑。
宝钗见状笑着说:\"爷,您这么纵容她,以后怕是要被宠坏的。\"
小丫头噘着嘴说:\"妈妈真坏!\"
宝钗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她的头:\"你这个没良心的小丫头。\"
\"好了,快吃饭吧,一会儿还有好多事呢。\"贾环笑着对小丫头说道。
宁安堂。
贾环坐在主位上,想起贾母提到的贾敬,确是先太子的心腹。
后来似乎看破红尘,选择避世修道,收养秦可卿也是为了报答先太子的知遇之恩。
如果真的与宁王有牵连,就不会放任贾珍在宁国府胡作非为。
按照原着,贾敬也是避世不理世事,否则他不会容忍贾珍逼死秦可卿。
贾环叹息道:\"唉,仍是迷雾重重,害死贾敬的究竟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贾环认为宁王的可能性不大,但又会是谁呢?
周扬进来禀报:\"王爷,李大已经到了。\"
贾环说:\"让他进来。\"
李大进来行礼道:\"属下李大给王爷请安!\"
贾环问:\"李大,咱们的人还好吗?\"
李大拱手道:\"王爷放心,除了少数人在外活动,其他人都在家好好生活。\"
贾环点头:\"很好,你们只需盯住邓安,别的不用管。
我觉得邓安这个人不简单,或许能从他身上找到些线索。\"
城东一家酒楼里,薛蟠正陪着一位年轻公子饮酒。
薛蟠给那人倒了一杯酒道:\"柳兄弟,上次多亏你仗义相助,不然我就要在平安州丢了性命了。\"原来这位年轻人就是柳湘莲。
柳湘莲听后笑着回应:“薛兄不必客气,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何须言谢。
再说,我与琏二哥关系向来不错,咱们也算不上外人。\"
薛蟠也笑言:“柳兄弟太谦虚了。
这是救命之恩,滴水之恩尚需涌泉相报,咱们从此便是过命的交情。
若有需要,只管开口,我能办到的绝不会推脱。\"
柳湘莲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确实有一事相托,希望薛兄能帮我这个忙。\"
薛蟠毫不拘束地说道:“柳兄弟尽管直说。\"
柳湘莲拱手道:“薛兄,我有一位挚友,因得罪阳平王而被关押在昭狱。
恳请薛兄设法相助,救他出来。\"
薛蟠闻言一愣,心想柳湘莲的朋友为何会因贾环入狱?于是追问:“柳兄弟的朋友是谁?为何会被关进昭狱?”
柳湘莲答道:“薛兄,我这位朋友名叫冯紫英,乃神武将军冯唐之子。
因一起案件,现被囚于昭狱,生死未卜。
我知薛兄的妹妹是阳平王侧妃,备受宠爱,还盼薛兄能施以援手,柳某感激不尽。\"
薛蟠听后沉思,他知道冯紫英是因郡姐儿中毒案入狱,连宝玉为他说情都遭贾环痛殴。
他自认无法超越宝玉的地位,更何况郡姐儿是他亲外甥女,他十分疼爱。
于是严肃地说:“柳兄弟,别的事我定会答应,但冯紫英涉及我外甥女中毒案,实在难以相助。\"
柳湘莲也正色道:“薛兄,我可以保证冯紫英绝对没有参与毒害郡姐儿之事,还望薛兄帮忙周旋!”
说完,起身向薛蟠行礼。
薛蟠急忙躲避,说道:“柳兄弟何必如此,快请起身。
我这就去问问王爷,若冯紫英确无关联,我会尽力劝说;若真有牵连,我也无能为力。\"
柳湘莲听后大喜,再次行礼致谢。
薛蟠离开酒楼后陷入苦恼,不知该如何向贾环解释,若妹妹得知他为疑似谋害郡姐儿的嫌犯求情,定会对他恨之入骨。
宁安堂。
“王爷,薛蟠前来求见。\"周扬进来禀报。
贾环听后说道:“让他进来。\"
不久,薛蟠来到宁安堂,先向贾环行礼道:“给王爷请安。\"
贾环亲自扶起薛蟠道:“薛大哥无需多礼。\"
二人坐下后,贾环问:“薛大哥今日前来,有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