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听后仰天大笑:“这才是我的儿子!”
随着一声炮响,贾环看了看时辰,对刘向说道:“刘向,时间到了,你还有遗言吗?”
刘向冷眼瞪视贾环,未作回应。
贾环笑了笑,便不再多言。
接着两声炮响,刘向一家全部人头落地。
贾环随即返回宫中复命。
慈宁宫。
随着三声炮响,太后和跪在门口痛哭的刘氏在慈宁宫外眺望菜市口,为刘向送行。
“祖母!”
刘伏急忙扶住昏倒的白太后,高声呼喊:“快宣御医!”
他明白,太后是他唯一的倚仗。
若太后也遭遇不测,那他将孤立无援,那些平时结怨的人随时可能无声无息地取他性命。
御医诊治后,太后缓缓苏醒,悲切地哭喊:“我可怜的向儿啊!”
声音悲痛欲绝。
刘伏在一旁一边哭泣一边劝慰:“皇祖母,请节哀保重身体。\"
太后哭了一阵后说道:“伏哥儿放心,祖母还不会就这么离去。
只要贾环还活着,我就无法安心离开。
再说,我还得护着你呢。\"
刘伏听后哽咽着回应:“皇祖母!”
御书房内,弘武帝得知慈宁宫的消息,对戴权说:“赐刘伏辅国将军的爵位,让他能入宫探望太后。\"
戴权恭敬应命:“老奴领旨。\"
戴权深知,无论怎样,太后毕竟是弘武帝的母亲。
弘武帝留刘伏在世是为了安抚太后,让她不再忧虑。
但这并不意味着弘武帝不怨恨刘伏,毕竟死了三位皇子。
待太后离世,刘伏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贾环入宫交旨后回宁国府,因事情重大,他一直住在康亲王府,十分想念家中的小儿女。
宁国府里,贾环穿过中路院直达二门,刚到门口,就看见小吉祥和小幺儿守在那里,见到贾环回来,小吉祥立刻扑进他的怀中:“三爷您终于回来了!”
而小幺儿则飞快跑向屋里报信。
后宅正房,贾环刚进院子,便见黛玉、宝钗以及平儿、香菱等丫鬟笑着迎接:“王爷辛苦了!”
贾环大笑:“王妃们也辛苦了。\"随后走到宝钗身旁,将珺姐儿抱起,温柔地说:“珺姐儿是不是很想爹爹?”
小珺姐儿尚不懂事,只在贾环怀中扭动,偶尔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五个月大的她愈发健壮,身上散发的奶香令贾环感到无比安宁。
贾环进入内室时,晴雯和香菱已准备妥当前往水房伺候贾环沐浴更衣。
待贾环换上青色长衫出现在正厅,黛玉等人眼前一亮。
他今天的装扮虽不显奢华,却平添了几分文雅之气,令人眼前焕然一新。
贾环察觉众人的目光后,略显尴尬地问:“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莫非晴雯的手艺退步了?”
晴雯闻言白了他一眼,表示不满。
忽然,贾环感到腿部一阵温热,低头发现是珺姐儿尿了他一身。
这一幕令黛玉和宝钗笑得前仰后合,她们之前也被这个小家伙“款待”
过,看到贾环也中招,自然格外开怀。
宝钗笑着接过珺姐儿,并劝贾环重新换套衣服,同时轻拍小家伙的头说道:“坏丫头,把爸爸的衣服弄湿了。\"珺姐儿咯咯笑个不停,显然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满意。
贾环无奈只得返回更换衣物。
出来后,他对大家说:“你们先休息,我得去西府向老祖宗请安。\"
荣庆堂内,贾环见到贾母后恭敬行礼:“孙儿给老祖宗问安。\"
贾母满脸笑意:“免礼吧,我已经说过不用拘泥于这些礼节。
对了,让鸳鸯给我三爷泡一杯君眉茶。\"
贾环坐在一旁回应道:“老祖宗,孙儿那边还有更好的茶,不如让鸳鸯去晴雯那里拿一盒来。
不过您得省着喝,这茶数量有限。\"
贾母听罢非常高兴,吩咐道:“好,鸳鸯你去三爷府取茶,我也想尝尝是什么样的茶能让环哥儿夸赞。\"
鸳鸯遵命来到宁国府,向黛玉行礼后说明来意:“王妃,三爷让我来找晴雯取一盒好茶送给老太太。\"
黛玉一听便知是大红袍。
过去贾环与贾母之间有些摩擦,即便她知道是好茶也不敢贸然送上。
但如今两人关系融洽,黛玉怎能不喜?立刻嘱咐晴雯取出一盒大红袍交给鸳鸯。
待鸳鸯从晴雯手中接过大红袍,对黛玉说道:“我该走了,三爷和老太太还在等着呢。\"说完,又向宝钗等人示意,随后离开宁国府。
荣庆堂内,鸳鸯泡好了大红袍,茶香弥漫整个房间。
贾母闻到香气,立刻知道这是难得的好茶,端起茶轻轻抿了一口,闭眼沉思片刻后说:“好茶,真是好茶啊。
环哥儿,你这茶可是稀罕物,这般佳品可不容易得到。\"
贾环笑道:“确实不易得,老太太还是留着自个儿享用吧,千万别便宜了宝玉。\"说完,他大笑起来。
贾母也笑了:“我这老太婆就这点爱好,谁都不给,只留给自己喝。\"
再饮一口后,贾母问:“环哥儿,听说康亲王府没了?”
贾环答:“也不能这么说,世子刘伏虽然被赦免了,还得了辅国将军的爵位,毕竟还有血脉留存于世。\"
贾母担忧地说:“环哥儿,你身为监斩官,太后会不会因此记恨你?”
贾环闻言笑道:“老太太莫担心,就算我不监斩,太后还是会记恨我的,因为我曾废黜过康王世子。
但太后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后宫不得干政,这次事件也让陛下对太后极为失望,两人关系已冷到极点。
老太太您想想,太后能对我有何手段?”
贾母这才放下心来:“这样就好,等你卸任锦衣亲军指挥使,我们家就能安享几世荣华了。\"贾环听后笑着点头,心中却想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与贾母聊了一会儿,贾环回到宁国府,发现这里已经摆下盛宴,为他接风洗尘。
贾环看着桌上满是山珍海味,从地上的走兽到天上的飞禽应有尽有,忍不住笑道:“林妹妹,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我又不是远行归来,只是在康王府住了些日子而已。\"
小吉祥笑着说:“三爷,王妃说您刚监斩回来,需要去去晦气!”
黛玉笑道:“什么去晦气,不过是个借口,让我们一家人好好热闹一番罢了!”
众人落座后,宝钗将怀中的珺姐儿交给莺儿抱,自己刚坐下,小丫头就在莺儿怀里挣扎不止,咿咿呀呀地叫唤着,小手不停地朝宝钗挥舞示意。
宝钗见状无奈一笑,只好接回小丫头,在她额头上轻点一下说:\"你这个小捣蛋鬼!\"
贾环笑着道:\"珺姐儿是在认人呢,宝姐姐还是让我来抱吧。\"于是从小丫头手中接过孩子,小家伙似乎认出了父亲,乖乖地坐在贾环怀里一动不动,格外听话。
黛玉看得心生羡慕,目光柔情似水。
香菱在一旁忙着为贾环夹菜,他笑着让她坐下一起吃。
香菱甜甜一笑继续帮忙,黛玉打趣道:\"这丫头一直念叨你,你看你现在一回来,她就粘上你了!\"
香菱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王妃,我没有啊。\"但她终究没好意思久留贾环身边,转身坐到晴雯身旁。
晴雯调侃道:\"看你这下愿望达成了吧?\"香菱扭过身不理她,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贾环看着满室女子,感叹若前世能得一人青睐,便是莫大的福气。
他举杯说道:\"愿我们一家幸福安康,干杯!\"
小吉祥第一个响应,其他人也跟着举杯齐声:\"干!\"随后是一片欢声笑语。
宴毕,贾环在正房搂着黛玉打趣:\"林妹妹是不是也想有个像珺姐儿这样的女儿?\"
黛玉害羞地低下头,低声回应:\"珺姐儿确实讨人喜欢,我很喜欢。\"
贾环笑着逗她:\"林妹妹快了,再过一年你就十八岁了,到时候我们也要生个像珺姐儿一样的女儿给你宠。\"
黛玉听后更羞涩了,把头埋进贾环怀里轻声应道:\"嗯。\"
宁王府中,
宁王刘玄大笑:\"哈哈哈,刘向完了,如今无人再与我竞争,待弘武帝一驾崩,我的大业便完成了!\"
太监笑着说道:“不过是略施小计,康王就完了,这都是天意在王爷。
谁让这些隐秘之事被我们无意中得知呢?康王确实不简单,那铁网山的事情竟然是他做的,果然虎父无犬子啊。\"
宁王阴沉着脸说:“内侍,本王现在怀疑父王当年被陷害,这事或许和四叔脱不了关系。\"
太 ** 后说道:“王爷所言有道理,当年参与夺嫡的皇子,如今只剩下陛下一人。
老奴也不明白,若不是陛下,还能是谁?但先太子对陛下一向不错。\"
宁王冷笑一声:“还有什么比皇位更重要?若说四叔当年对皇位没有野心,我是不会相信的。
既然有这个心思,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太监说道:“若真是陛下所为,那他一定早就在谋划了,陛下的城府太深了,令人害怕。\"
宁王严肃地说:“我的四叔能在太上皇的阴影下隐忍这么多年,城府怎么会浅?不论是不是他做的,他都得死。\"
太监正色道:“王爷,这段时间最好还是低调些,如今陛下如惊弓之鸟,一定防备得很严,我们不能冒失行动。\"
宁王点点头说:“内侍说得对,本王知道,先暂时隐藏实力,等待时机一举成功。\"
太监提醒道:“王爷切勿急躁,看来陛下对我们已经起了疑心,一切还需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