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贾母注视自己,黛玉笑道:“不过是一件小事,哪家大族没有类似的事,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就不多说了。\"
薛姨妈立刻附和:“没错,哪家公子不是这样过来的,宝玉要是喜欢,纳金钏做妾就是好事一桩!”
贾母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还是妹妹你说得有道理。\"转向金钏道:“你愿意吗?”
这话其实多余,荣府的丫头哪个不想做宝玉的姨娘。
金钏大喜,跪下磕头道:“奴婢愿意!”
转身对黛玉感激道:“多谢林姑娘!”
随后众人纷纷祝贺宝玉,气氛轻松愉快。
山东济南城。
汇丰楼,济南城最着名的酒楼,这次 ** 并没有损坏它。
贾环在这里约见城中各大世家的家主。
三楼,各世家家主正在交谈,他们知道贾环约他们的目的,所以并不着急,静观其变。
“宁侯到!”
有人高声喊道。
随着一阵脚步声,楼梯口出现一位少年贵胄,正是宁国一等侯贾环。
众家主起身行礼:“老朽等见过宁侯!”
贾环虚扶一礼道:“诸位长辈免礼。\"坐下后,李家主问道:“宁侯召见我们,究竟所为何事?”
贾环闻言,不绕弯子直接说道:“诸位,山东近日粮价疯涨,百姓深受其苦,路边饿殍遍野,本侯实在不忍心,特来向诸位长辈求助,希望借粮平抑粮价。\"
黄家主听后笑道:“宁侯,我们家并无余粮,您是不是找错人了?”
李家主附和道:“黄兄说得对,即便我们有粮,也是私产,凭什么无偿送给那些平民!”
其他几家家主沉默不语。
贾环见状,也不强求,笑道:“此事全凭自愿,本侯绝不会勉强。
若有谁肯相助朝廷渡过难关,本侯定会奏报陛下,必有重赏。\"
黄家主低声嘀咕:“宁侯不去找孔家要粮倒奇怪了,山东哪家粮仓最大,孔家算得上第一。\"
贾环自然听到了这句话,笑着说:“本侯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愿意的可以来找我,不愿意的我绝不勉强。\"说完便起身离开。
贾环走后,黄家主骂道:“哼!欺软怕硬的东西,他以为我们真不敢抢吗?”
贾环返回驿站,召见巡抚牟怀善,让他将几家大户的罪行整理成文递交给自己。
牟怀善答应道:“这些证据很快就能送到宁侯手中,不过我劝宁侯行事需谨慎,万一闹出事端,恐怕难以收场。\"
贾环笑着点头:“多谢提醒,本侯明白。\"
送走牟怀善后,贾环心想,皇帝派我来到底是要做什么?
当晚,李府正厅里,李家主对长子李山说:“明天晚上你偷偷去见宁侯,就说我们李家愿意捐出三万担粮食支持朝廷。\"
李山疑惑道:“父亲为何这样做?这不是对不起几位叔叔吗?而且就算宁侯是侯爵,也不能强行索取啊。\"
李家主道:“傻孩子!你知道这次朝廷为什么派这个煞星来山东吗?”
李山摇头表示不知道。
“朝廷如今已难以支撑,蒙古军队逼近雁门关,加上连年干旱导致粮草匮乏。
此次朝廷派遣这位‘杀星’前来,意图显而易见,无论如何都要筹集足够的粮食。\"
李山疑惑地问:“父亲,若是不给那贾环粮食,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李家主人笑着回答:“你觉得咱们这些家族平日里有过什么过错吗?”
李山皱眉思索片刻后恍然大悟,惊呼道:“父亲,您是说……”
得到父亲肯定的点头后,李山仍有些不安,许久才说道:“父亲请放心,我明天晚上必定亲自面见宁侯。\"
第三天夜晚,贾环对周扬说:“只有李家和白家派人来了?呵呵,还真是宁愿牺牲性命也不愿放弃财物啊。\"
在济南城外的难民聚集区,一名青年男子对众人说道:“各位兄弟,现在一斗米已经涨到三十文了,我们活不下去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城里的那些富人继续享受。
不如抢他们的粮食,反正我们也难逃一死。\"
周围的男子彼此对视,再瞧一眼身边因饥饿而眼神呆滞的妻子儿女,咬牙道:“反正活不下去了,抢吧!”
那人继续说道:“兄弟们,济南府不可轻举妄动,那里驻扎的官兵太多,贸然闯入只会送命。
我们不如去曲阜抢孔家的粮仓,毕竟那是山东首屈一指的世家……!”
次日清晨,周扬来到贾环面前报告:“侯爷的所有部署已完成。\"
贾环冷笑一声:“传我的命令,调动三千大军进入济南城,未经我手令,山东大营的士兵擅自离营者格杀勿论!”
随即一名亲兵快马加鞭赶往山东大营。
中午时分,三千名来自山东大营的士兵开进济南城,将城内十大米行团团包围,吓得米行的伙计们蜷缩在一旁瑟瑟发抖。
黄府。
“老爷大事不好,门外来了许多士兵,把我们的府邸围住了!”
管家慌忙跑进来说道,同时城内其他几座深宅大院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李家正厅。
李山心有余悸地说道:“父亲,贾环果然采取行动了,要不是父亲事先有所准备,我们李家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巡抚府中,贾环端坐上首,下首坐着山东巡抚牟怀善,堂下跪着黄、白等家族的族长。
黄家主面容扭曲,愤怒地质问宁侯:“你无缘无故抄拿我们,究竟有何理由?若说不出个所以然,哪怕告到皇帝那里,我也不会善罢甘休!”
其他家主也纷纷投以敌视的目光向贾环。
山东知府站起说道:“宁侯,几位究竟触犯了哪条律法,如此大事我们竟毫不知情?”
贾环不予理会,将一叠卷宗掷于黄家主面前:“自己看清楚你们所犯下的罪行,本侯难道还奈何不了你?”
山东知府受挫后脸色阴沉,拂袖归座。
黄家主虽不怕贾环,但若不交出粮食,朝廷可能会抄家,这会让天下人心不安定。
然而当他翻开卷宗,脸色瞬间苍白。
卷宗详细记录了黄家多年来强占民宅、逼死人命的罪行,令人发指,其他几家亦是如此。
众家主对望一眼,未料贾环采取了这种手段对付他们,并非针对粮食问题。
黄家主心中恐惧,知道仅这些罪行已足够抄家问罪。
“宁侯,此事内情我并不知晓,若有真凭实据,黄家绝不会包庇任何人,任凭宁侯处置,绝无异议。\"
众人深知事情严重性,尽管家中有子弟在朝为官,但这无法解决眼前困境,急忙附和:“正是,我等绝无袒护之意,请宁侯明察。\"
贾环冷眼看着众人,暗自叹息:耗费这般努力才达成局面,岂能因几句空话就轻易放过?
“哼!若非你们庇护,这些人怎会逍遥法外?如今说不知情,到时审讯便见分晓。
来人,将他们押下,待查明案情再论。\"
济南城外八十里处的青石山,午后时分,一名年轻人急匆匆跑向山中。
青石山藏匿着一处山寨,内有三千余盗匪,专劫过往商旅勒索财物。
朝廷多次派兵围剿,却因匪徒行踪诡秘而无功而返。
山寨内,聚义厅中一名魁梧大汉正抱着一名年轻女子饮酒作乐。
“报!大当家的,黄家二公子来访。\"小喽啰通报。
大汉皱眉道:“强儿来这儿做什么?快请他进来。\"
黄强刚踏入大厅,就双膝跪地泣诉:“二叔,您赶紧救救父亲!贾环派人查封了米行,包围了府邸,父亲现在已被关押!”
原来,这位山寨首领正是黄家主的亲弟弟黄善。
当年他犯下重罪,被黄家主以巧妙手段救出,安置于此。
本以为事过境迁后能为其另谋生路,却没想到黄善竟拉起队伍占山为王。
后来黄家发现有个这样的暗线反而有利,便暗中支持他。
黄善听罢拍桌大怒:“好胆!我要召集人马杀入济南城救出兄长,再亲手剁了贾环那小子!”
黄强忙劝阻:“二叔,我从密道逃出来时,父亲交代让我转告您切勿轻举妄动。
目前济南城驻扎着三千大军,还有城卫军和抚标营,我们毫无胜算。
不过城内情况已有专人向我们通报。\"
黄善沉声说道:“大哥,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救出兄长后该怎么安排?”
他也清楚,若非黄家暗中协助,这些年自己绝不会这般安稳。
黄强答道:“父亲说等城中兵力空虚时,二叔回城即可,无需劫狱,直接冲到行辕除掉贾环,那时黄家的危机自然解除。\"
“好!就按大哥的意思办。\"
贾环演完戏回驿站,周扬汇报三家抄家所得。
“侯爷,三家抄出的金银珠宝约五百万两,粮米不计其数。
其中十大米行收获五十万担粮食,其余藏粮地点还需进一步审问。\"
贾环点头称是,不愧是三大家族,肯定还有隐匿的粮仓。
但贾环并不着急,加上李家和白家的二十万担,他已有七十万担粮食,足够救济济南城。
再加上官仓的储备,虽已初具规模,但山东灾民仍在增加,贾环的目光不禁投向远方……
“将抄家所得存入官仓,明日起按每升十文的价格发放粮食,在城外设立六个粥棚赈济贫民。
同时调回城内驻军,未经命令不得擅自出营。\"
周扬拱手应道:“遵命!”
夜幕降临,曲阜县孔府。
“公爷,大事不好!南城传来消息,咱们四家米行都被贾环查封了,粮食全部用于救济灾民!”
管家惊慌失措地报告道。
孔邵正与儿子们谈笑,闻言脸色骤变,怒喝道:\"贾环这小子太过放肆,我定要上奏弹劾于他!\"
孔言也愤然道:\"这贾环实在狂妄,若不给他点教训,他当我家孔氏好欺负不成?\"
父子俩商议如何对付贾环时,殊不知孔家即将面临一场巨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