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不会治病别逞能,若是治把别人孩子治坏了,要被关进牢房里。”
“是啊,姜舒妹子别治,别惹那么多的事,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治不好,反而还惹上一身腥呢。”
“对啊!”
姜舒:“放心,我能治好的。”她发现自从继承了空间的那本中医后,她现在就像开挂了一样。
手握银针便能看清孩子生病具体的病灶在哪里。
围观的吃瓜众人,在听到姜舒的一句话后,莫名觉得小姑娘的话听着很有力量。
好像,她就是会治病的高人。
不知是不是黎家唯的错觉,手握银针的姜舒看起来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姜舒从包包里拿出一颗大白兔奶糖给孩子,知道眼前小男孩听不见声音,也说不了话。
看着红着一双眼睛,眼眶中转动着泪水。
便用奶糖哄他,将他注意转移。
在孩子激动拿着在奶糖时,她将银针扎在只有她能看见微鼓的地方,连扎了两针。
这一次扎针治病,要比之前快一些。
她在孩子手腕关节的地方又再扎了一针。
过了会。
小男孩耳边传来外面叽叽喳喳的声音,他激动声音哽咽:“妈,妈,妈……。”稚嫩的童音,从沙哑再到清脆悦耳。
刘氏激动声音哽咽轻声回应着:“诶,儿子,妈在呢,妈在呢。”她将儿子抱在怀里。
“儿子,你听的见吗?”
“妈,我现在不仅能听得见,还能说话呢!”小男孩高兴的跳了起来。
“妈,我好起来了, 我真的好起来,我不再是聋子跟哑巴了……。”那一个月,他的世界听不见,也说不出话。
天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刘氏激动拉着儿子给姜舒磕头,“神医,谢谢你救了我儿啊!不然我儿一辈都要毁了。”儿子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独子,当知道儿子仅是打了一针屁股针后,就成了一个聋哑残疾人。
他们夫妻俩的天都塌下来。
现在亲眼看见儿子好起来,他们一家的希望。
带着儿子朝姜舒连磕几个响头。
“你们快起来,快起来,别磕了。”姜舒赶紧将她们从地上拉起来。
救了一个人后。
她清晰感觉到自己脑海里传来+1功德声音。
治好一个孩子后。
将那些在围墙看戏,看热闹的人嘴巴堵住。
有的人则认为姜舒看好一个,也只是运气好,碰巧罢了。
陈佳怡:“不可能的,这一个只是运气碰巧罢了。”
“姜舒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好运的。”她红了一双眼看着姜舒,嫉妒像把刀子一样往她心口戳进去。
烧心烧妒的难受。
姜放则神气道 : “看吧!我就说二姐挺厉害的吧!刚刚那小屁孩说不出话,我叫他都听不见的。”
“现在能听还能说的,大姐,我就说你会打脸的吧!”
“偏不信,你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承认别人优秀是很难的一件事吗?”
陈佳怡原本就不耐烦的,听见姜放这小子嘚瑟的样子,“姜放,你再说一句,信不信我打歪你嘴巴?”
姜放比了一个鬼脸,“略略略……。”打不过就开始打人,他才不怕。
他早就看透了自家大姐的嘴脸。
靠不住,爱搞是非,有好吃藏起来给她男人吃,她自己吃的人,他就不乐意跟她待一块。
用二姐来怼大姐,看大姐气急败坏的样子,是真的好爽啊!
溜达到陈佳怡拳头去不了的地。
陈佳怡:“姜放,你给我等着。”这小子,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临阵倒戈到姜舒那边去。
叛徒。
林素云:“佳怡,小放他还是孩子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陈佳怡:“妈,我怎么不记得姜舒会银针?”她怀疑看向姜舒手中的银针。
刚刚还在贬低姜舒的人,此时在看到姜舒将人治好后,此时变了一个嘴脸。
贬低姜舒的语气没有诋毁。
而是期待,观望看着姜舒接下来能不能治好那些聋哑残疾孩子,都在好奇看着姜舒。
姜舒用同样的手法继续替下一个孩子治病。
她对外面造谣她的流言蜚语充耳不闻,她只专注自己手中给孩子治病的针。
这次治的是一个小女孩,她用手笔划着,给姜舒比划出一个小爱心,小姑娘笑容甜甜的很可爱。
她给了小姑娘一只大白兔奶糖。
她看见六岁小姑娘后背堵的地方跟小男孩堵的地方不同。
微微凸的在右边另外一个位置。
她扎针的速度比之前快一些,也知道怎么扎针,人会没那么的疼。
迅速扎了两针。
小姑娘名字叫小福花,眼睫乌黑长长的,看着粉雕玉琢,实在惹人怜。
不会说话,听不见声音,一双杏眼忽闪忽闪的。
她跟小女孩比划着手势,“我会让你好起来,让你再次听见小鸟的叫声,还有河水的流水声音……。”
她比划着耳朵,嘴巴,喝水的动作。
这一幕,被排在队伍的孩子看在眼里。
孩子们热泪盈眶,朝姜舒统一比划着你是最棒的手势,我们相信你。
姜舒忽然觉得内心划过一道暖流在内心充盈着,给予她无限的力量。
接着拿起银针给另外一个孩子治病。
多愁善感的刘院长,看见这一幕后,他流着一行老泪,小姑娘看人挺漂亮的没想她这么的暖心。
心地善良的小姑娘,有仁慈之心,医院正需要这样的姜舒。
他想起老卢那老家伙大力向推荐姜舒这颗好苗子,最开始他还觉得老卢夸大了。
当他亲眼看见姜舒用银针替聋哑孩子治好的时候,他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谁,谁,谁说小姑娘不会治病的?
这不是很会治病吗,刚刚给孩子扎针的速度,专业的比他老师还专业。
刘院长还想着能够从姜舒这里学习怎么会孩子扎针,明明都是后背的心肺区,膈俞区两个穴位区间。
他发现,肥胖,高矮,胖瘦,男女所扎的位置都不同。
这还让他怎么学啊?
这是一点事也偷不着不是。
他拿着老花镜戴上,又找到一本小的笔记本,拿起笔记在本子上。
随着,能开口说话,能听见的孩子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