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天凤二年(公元15年,乙亥年)
春天二月,王莽大赦天下。
民间传言黄龙死在黄山宫中,老百姓纷纷跑去观看,多达上万人。王莽很厌恶这事,就把人抓起来,追问传言从哪来的,可最终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匈奴单于咸已经和汉朝和亲,就想要回他儿子登的尸体。王莽本想派使者送回去,但又怕咸怨恨,伤害使者,于是就把之前说要杀单于侍子登的原将军陈钦抓起来,找了个别的罪名把他杀了。王莽挑选了能言善辩的济南人王咸作为大使。夏天五月,王莽又派和亲侯王歙和王咸等人护送右厨唯姑夕王回去,顺便把之前斩杀的侍子登以及各位贵族随从的灵柩送回。单于派云、当的儿子大且渠奢等人到边塞迎接。王咸到了单于王庭,向单于陈述王莽的威风和德行,王莽也给单于送了很多金银珍宝,趁机劝说单于更改名号,把匈奴改称“恭奴”,单于改称“善于”,还赐给印绶,封骨都侯当为后安公,当的儿子奢为后安侯。单于贪图王莽送的钱财宝物,所以勉强听从了,但依旧像以前一样侵扰边境。
王莽觉得只要制度制定好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所以一门心思钻研地理、制定礼仪、创作乐律,探讨整合《六经》的学说。公卿大臣们从早到晚都在讨论,讨论了好几年也没个结果,根本没时间去处理积压的案件、百姓的冤屈以及民生的紧急事务。县官空缺的,好几年都由其他人兼任,这些人贪婪残暴的情况日益严重。在各郡国的中郎将、绣衣执法,都仗着权势,互相举报。还有十一公士被派到各地去鼓励农桑、颁布时令、检查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他们的车马在路上络绎不绝,互相交错。他们召集官吏和百姓,逮捕证人,郡县为了应付,就横征暴敛,还互相贿赂,黑白颠倒,到朝廷上访告状的人越来越多。王莽自己是靠专权才夺取了汉朝政权,所以什么事都想亲自掌控,下面的官员就只知道按他的意思办事,只求不犯错。各种宝物的管理、府库钱粮的官职都由宦官担任;官吏和百姓上书,都由宦官和皇帝身边的人开启,尚书都不知道内容。他就是这么防备臣下。而且王莽还喜欢更改制度,政令又多又繁杂,下面执行的人,动不动就得去询问才能办事,前后规定互相矛盾,混乱得理不清。王莽常常熬夜处理事务,直到天亮,还是忙不过来。尚书就趁机做坏事,积压事务,上书等待批复的人等了好几年都没结果,被关押在郡县的人遇到大赦才被放出来,守卫的士兵甚至三年都没有轮换。粮食价格一直很贵,边境二十多万士兵都要靠朝廷供应衣食。五原、代郡的百姓深受其害,纷纷起来当盗贼,几千人一伙,流窜到旁边的郡。王莽派捕盗将军孔仁带兵和郡县一起围剿,过了一年多才平定。
邯郸以北地区下了一场大雨,发了大水,水深的地方有好几丈,淹死了几千人。
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丙子年)
春天二月乙酉日,发生地震,还下了大雪,函谷关以东地区尤其严重,雪深的地方有一丈,竹子和柏树有的都冻死了。大司空王邑上书,以地震为由请求退休。王莽不答应,说:“地有动有震,震会造成灾害,动不会有危害。《春秋》记载地震,《易·系》说坤动。动静开合,万物才得以生长。”他就喜欢这样自我辩解掩饰,都是这类情况。
在此之前,因为各项制度还没制定好,上到公侯,下到小官吏,都没有俸禄。夏天五月,王莽下诏书说:“我遭遇了阳九、百六这样的厄运,国家财政不足,百姓动荡不安,从公卿以下,一个月的俸禄只有十緵布二匹,或者帛一匹。我每次想到这事,都很痛心。现在厄运已经过去,国库虽然还没充实,但稍微有点积蓄了。从六月初一庚寅日开始,按照制度给官吏发放俸禄。”俸禄分为四辅、公卿、大夫、士,一直到舆、僚,共十五个等级。僚的俸禄一年六十六斛,依次按照等级增加,最高到四辅,一年有一万斛。王莽又说:“古代丰收的时候就按照礼制充足供应,遇到灾害就有所减少,与百姓同忧共喜。在统计核算时,要是天下有幸没有灾害,太官供应的膳食就准备齐全;要是有灾害,就按照比例减少膳食。从十一公、六司、六卿以下,各自负责的州郡、封国出现灾害,也按照比例减少俸禄。郎官、从官、在京城各官府领俸禄的官吏,按照太官膳食的增减来节制。希望上下一心,鼓励发展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王莽制定的制度就是这么繁琐细碎,核算根本没办法执行,官吏最终还是拿不到俸禄,就各自利用官职之便做坏事,通过收受贿赂来维持生计。
戊辰日,长平馆西岸崩塌,堵塞了泾水,水流不通,冲毁堤坝后向北流去。大臣们向王莽祝贺,说这是《河图》里所说的“以土填水”,是匈奴灭亡的祥瑞之兆。王莽于是派并州牧宋弘、游击都尉任萌等人带兵攻打匈奴,到边境驻扎。
秋天七月辛酉日,霸城门发生火灾。
戊子日是月底,出现日食。王莽大赦天下。
平蛮将军冯茂攻打句町,士兵因为疾病瘟疫死了十分之六七,向百姓征收的赋税达到了百姓财产的十分之五,益州被折腾得穷困不堪,却还是没能取胜。冯茂被召回,关进监狱后死了。冬天,又派宁始将军廉丹和庸部牧史熊,大规模征调天水、陇西的骑兵,以及广汉、巴、蜀、犍为的官吏百姓十万人,加上负责转运物资的人,总共二十万人去攻打句町。刚开始的时候,斩杀了几千人;但后来军粮供应不上,士兵们挨饿生病。王莽召回廉丹、史熊,廉丹、史熊希望能增加物资调配,保证一定取胜后再回来,于是又大规模向百姓征收赋税。就都大尹冯英不肯给,上书说:“自从西南夷反叛以来,已经快十年了,郡县一直在抵抗攻打。接着任用冯茂,他只知道采取一些权宜之计,僰道以南地区,山高路险,冯茂把很多人赶到远处居住,耗费钱财数以亿计,士兵们因为染上瘴气死了十分之七。现在廉丹、史熊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限期征调各郡的兵粮,又向百姓征收十分之四的财产,把梁州搞得民穷财尽,最终也不能成功。应该停止用兵,实行屯田,明确设立奖赏制度。”王莽很生气,就免了冯英的官职;后来稍微醒悟了一些,说:“冯英也不能过分指责。”又任命冯英为长沙连率。粤巂的少数民族首领任贵也杀了太守枚根,自立为邛谷王。
翟义的同党王孙庆被抓到了,王莽让太医、尚方官员和技术好的屠夫一起解剖他,测量他的五脏,用竹制的针管插入他的血管,来了解血脉的起止走向,说这样可以用来治病。
这一年,派遣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戊己校尉郭钦出使西域。西域各国都到郊外迎接,还提供兵马粮草。王骏想趁机袭击他们,焉耆假装投降,却暗中集结兵力做好防备。王骏等人率领莎车、龟兹的七千多士兵分成几部,命令郭钦和佐帅何封另外带兵跟在后面。王骏等人进入焉耆,焉耆的伏兵截断他们的后路,姑墨、封犁、危须国的军队也倒戈,一起回头袭击王骏等人,把他们都杀了。郭钦、何封后来才到焉耆,焉耆的军队还没回来,郭钦就发起袭击,杀了焉耆的老弱百姓,然后从车师进入边塞。王莽封郭钦为填外将军,封劋胡子;封何封为集胡男。李崇收拾残余的士兵,退回到龟兹据守。等到王莽政权衰败,李崇战死,汉朝和西域的联系就此断绝。
评论
在天凤二年到三年这期间,王莽统治下的新朝乱象丛生,危机四伏。王莽迷信祥瑞与制度,却不切实际,面对诸多现实问题应对失措。在对待匈奴事务上,用改名号、送珍宝等手段妄图安抚,却未真正解决双方矛盾,匈奴依旧侵扰不断,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在国内政务处理上,制度繁琐且朝令夕改,官员为求自保,政务积压,贪污腐败盛行,百姓生活艰难,多地甚至出现人相食、盗贼四起的惨状。在对西南夷和西域的军事行动中,王莽用人不当,战略失误,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导致无数士兵和平民伤亡,还使得地方经济崩溃,边疆局势失控。王莽这种不顾实际、一意孤行的统治方式,使得新朝在内外交困中越陷越深,百姓对其统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政权的根基已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