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居的牌匾没有倒下来,正如同寒冬来得猛烈,去得也快。
当乌云散去,温暖热烈的阳光重新照耀下来时,沐浴在阳光下的睦邻居反而因为在寒冬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团结而声名远播。
老人们的口耳相传,以及最终澄清事实、弘扬正气的社区报道,睦邻居的名字像是蒲公英的种子,慢慢地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开春过后,之前退费的老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更让人惊喜的是,居然出现了陌生的新面孔。
安宁的活动室里林观复正因为春困而昏昏欲睡时,门口出现了几张陌生的,带着好奇和局促的脸。
林观复一下子清醒了。
门口的三人犹豫着没有进门,似乎在忌惮什么。
比林观复动作更快的是眼尖的钟红英,她可是没有半点面对生人的局促,只有对陌生人纯粹的好奇。
“哎呦,几位是来找人的还是来逛我们睦邻居的?我看着你们都很面生啊,快进来坐坐,不管干什么喝杯茶再走。”
钟红英对于给睦邻居发展客户的劲头盎然,按照她的话,不努力干觉得对不起林观复给她开的工资。
三位老人面对钟红英的热情显然有些局促,但到底还是进门了。
林观复托着茶盘过来,温和地递到他们手里。
其中一位还穿着棕色毛衣的老爷爷有些腼腆地开口:“我们是隔壁东方礼的,听说你们这边有个老年活动室办得很好,就走过来看看。”
钟红英一拍腿:“东方礼的啊,那还有点距离,两三公里呢。”
林观复露出真诚的笑容:“欢迎欢迎,我是睦邻居的……老板,爷爷奶奶们叫我小林或者是小林老师都行。”
三个人瞬间把目光落到林观复身上,第一感受就是好年轻。
钟红英也跟着说:“对,小林老师可好了,睦邻居这边的活动可多了,只不过现在还没彻底暖和起来,大家都不爱动弹。”
钟红英在,就不可能冷场,立刻开启了推销式的介绍。
“我们这没什么规矩,早上有时间的就动一动,下午随便你们干嘛,如果想下棋还能找到棋友,但这里不兴赌钱啊。爱聊天的可以找我,附近的事情我知道的可多了,如果是文化的话,可以和张老师一块写写毛笔字、读读书。”
“要是什么都不想干的话,干坐着发呆也是可以的,我们这里也不少人就是来发呆的。”
林观复听得嘴角就没落下来过,不过这话还真没说错,很多人大多数时间都想要放空发呆而已,林观复小仓库里面批发的躺椅又多了。
等到天气好了,门口就会长出一批发呆的老人。
钟红英像是王婆卖瓜一般吗,如数家珍日向来访者介绍睦邻居的日常,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认同也感染了三位陌生的老人。
他们听得有趣,很快就有人开始聊起来。
决定肯定不是依靠一次就立刻做的,但三个人时不时也会来睦邻居坐坐,林观复只能佩服老人们的腿脚。
像是这样别的社区的老人来观望的还真不少,有的真在林观复这里交了钱,还不忘和她吐槽。
“还是小林老师这里好,我们小区附近根本找不到像睦邻居这样的,起码平日里有个落脚的地方。要是能多几家睦邻居这样的活动室就好,起码不用每次都走这么远过来。”
虽然不累,但等到以后谁都说不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林观复心里像是听到一声回荡不息的钟鸣一般,她认真思考起这个问题。
要是多几家像睦邻居这样的活动室就好了……
看着简单的一句无心的抱怨,但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
好像除了养老院,还真没有正儿八经的老年人场所。
但也能理解,毕竟老人身体是个危险炸弹,如果摊上事,倾家荡产不是威胁。
不是谁都像她一样无所谓和无牵挂。
而且,赚钱能力有限。
说到底是经济效应堪忧,大部分都想着从老人身上捞一笔就走,老人好像……愿意花钱的方式还挺特别。
说他们没钱吧,成千上万的保健品和各种忽悠的产品都愿意掏出,说他们有钱吧,买个菜都得砍好几次价,挑超市打折便宜的时候。
果然是矛盾体。
林观复因为这段时间较远的地方的顾客来访认真思考起睦邻居的经营模式,她的任务让她不用那么在意挣钱效应,但如果想要更多的睦邻居出现,就切实地需要经济效应。
总不能要求谁都做慈善。
老人们身上的经济有限,单纯的开个会员不能开高价,那么剩下的钱……林观复又找孙金银仔细地看了看账本,发现赚钱的还是她的那些药包,甚至是给老人们配的泡脚粉还有药枕,卖的居然都还挺可观的。
不单单是睦邻居的老人给家里人带的,还有口碑传出去后,一些中年人、租房的学生和年轻人都会买。
像是去年冬天,泡脚粉的销量就格外可观。
林观复用笔帽撑着下巴,赚钱……好像也能赚到。
这样看的话,睦邻居还真可以走经营连锁模式。
不过,这样的话,很多理念和模式就需要重新调整。
慢慢的,钟红英他们发现小林老师这几天经常一个人坐在前台那里写写划划,时不时眉头紧锁,时不时自言自语,一个个都露出关心的眼神。
虽然现在不说封建迷信,但小林老师再这样下去,他们也要怀疑是不是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