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上京会宁府,大金皇宫的正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雕龙画凤的殿梁之下,巨大的烛台上烛光摇曳,却驱不散满殿的阴霾。
金国皇帝完颜晟,也就是完颜吴乞买,端坐在那威严的龙椅之上。
他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沉重的冕旒,可此刻,那冕旒后的眼神却满是忧虑与疑惑。
他微微前倾身体,声音低沉地问道:“关于宋军为何攻击秦州,又为何能如此迅速地攻破,你们有什么看法?”
此言一出,原本安静的朝堂瞬间像炸开了锅一般。
朝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完颜宗辅站在一旁,微微眯着眼睛,神色平静,可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个完颜不惊。
想起完颜不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
那家伙就是个十足的祸害,这次秦州的变故,可不就是他惹出来的吗?可他不能说,绝对不能说。
一旦说出来,就等于直接得罪了完颜宗弼和完颜不克。
在众人的记忆里,完颜不惊早就因为平息草原萧阿古痛失爱女引起的动乱,和他那些一起作恶的几十名亲卫被处死了。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被处死的不过是一个身形与完颜不惊相似的死囚,真正的完颜不惊早就被掉包了。要是现在把这事儿抖出来,整个改革派的大部分人员都会视他为眼中钉,他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完颜宗弼站在朝堂之中,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鹰。
他微微侧头,给完颜不克使了个眼色。完颜不克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陛下,事情我们已经查清楚了,乃是耶律不六勾结宋军,并且私自打开城门,这才致使秦州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攻破。”
他说这话的时候,神色镇定,语气坚定,仿佛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完颜不克话一出口,各勃极烈的成员们就像是事先商量好的一样,纷纷附和。
“辽人果然可恶!早就不该让他们参与守城!”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臣愤怒地挥舞着拳头。
“就是,这些辽人狼子野心,不可信!”另一个尖脸的大臣也跟着叫嚷。
如果耶律余睹此时在这里,肯定会嗤笑一声,心里想着:“说得好听,就怕你们做不到。”
而金太宗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他紧紧地皱着眉头,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了情绪,脸色恢复了正常。
他在心里暗自思忖,这耶律不六投降宋军之事,他也有所耳闻,但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可如果深究下去,万一牵扯出完颜不惊的事儿,那皇室的脸面可就彻底丢尽了。
毕竟,下令处死完颜不惊的正是他自己,要是再有人提起这事儿是因为完颜不惊而起,这不就等于公然打他的脸吗?想到这儿,他决定不再深究此事,就当这一切都是耶律不六的错好了。
于是,金太宗微微咳嗽了一声,说道:“现在秦州已被宋军攻占,你们有谁能帮朕把它夺回来?”
这话一出口,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敢与金太宗的目光对视。
完颜宗辅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心里暗自叫苦。
他并非不想夺回秦州,可宋军的火枪和火炮实在是太厉害了。
那些火枪能射出长长的火舌,火炮更是能在远处就将城墙炸得粉碎。
他们的弓箭根本就射不到人家,还没靠近城门,部队就会被宋军在城门前消灭得干干净净。
想到这儿,他不禁在心里感叹,这仗可怎么打啊?
其他大臣们也都各怀心事。
有的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想着如何避免被派去执行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的则面露难色,无奈地摇头叹气。
完颜宗弼看到这情形,知道金主已经不高兴了。
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禀陛下,目前我们想要收回秦州,实在是困难重重。
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对付宋军火枪和火炮的有效方法。”
金太宗听了,脸色越发阴沉,他追问道:“我们的军器监不是也生产出火枪和火炮了吗?”
完颜宗弼微微低头,神色有些尴尬地回答道:“是的,陛下。
经过全体军器监的努力,我们确实研制出了火枪和火炮。
然而,不知为何,我们的火枪和火炮射程实在是太短。我们的火枪射程仅有200步左右,甚至还比不上我们从鞑虏(金国人对蒙古人的称呼)那里缴获的火枪。他们的火枪射程可以达到500步左右,据说还是从宋军那里高价买来的。”
听到这儿,金太宗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愤怒地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说道:“这成何体统!我们堂堂大金,竟然连火枪和火炮都比不上别人!”
完颜宗弼连忙跪地,说道:“陛下息怒。
臣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想办法解决这个射程问题。
否则,我们的女真勇士在战场上,就只能成为宋军射击的活靶子。”
金太宗看着跪在地上的完颜宗弼,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他沉思片刻,问道:“那依你之见,眼下该如何是好?”
完颜宗弼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陛下,臣以为,目前我们只能议和。
因为我们需要时间,来研究如何对付宋军的火枪和火炮,提升我们自己的实力。”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议论纷纷。
有的大臣面露惊讶之色,显然没想到完颜宗弼会提出议和;有的则若有所思,似乎在权衡利弊;还有的面露不满,觉得议和是一种耻辱。
金太宗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晴不定。他在心里暗自思量,议和,这可不是一个轻易能做出的决定啊。
一旦议和,就意味着要向宋军低头,这对于大金的威严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可如果不议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本就无法夺回秦州,还会白白牺牲许多女真勇士的性命。
想到这儿,他不禁感到一阵头疼。
“陛下,议和之事万万不可!”一个大臣突然站出来,大声反对道,“我们大金向来以勇猛善战着称,怎能向宋军低头求和?
这要是传出去,我们大金的颜面何存?”
“是啊,陛下!我们不能议和,应该与宋军决一死战!”另一个大臣也跟着附和。
金太宗看着这些慷慨激昂的大臣们,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些大臣们都是为了大金的尊严着想,可他们却没有看到目前的严峻形势。
“都住口!”金太宗突然大声喝道,“朕需要好好考虑一下。退朝!”
说完,他站起身来,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地离开了朝堂。
大臣们纷纷跪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大殿的尽头。
朝堂之上,大臣们还在小声地议论着。
完颜宗弼站起身来,看了看周围的大臣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他知道,议和这条路,将会十分艰难,但为了大金的未来,他必须说服金太宗。
随着金太宗的离去,这场充满争议的朝会终于落下了帷幕。
然而,金国的未来,却依然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秦州的丢失,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大金又将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