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钟后。
张福驾驶着马车缓缓停在了太常寺的官衙外。
“家主,太常寺到了。”
张福的声音传来,张毅随即起身走下了马车,快步朝太常寺的大门走去。
“这位大人请留步,请您出示鱼符,说明来意。”
张毅脚步一顿,随手把挂在腰间的鱼符取下,向太常寺的守门卫士递了过去。
卫士双手接过鱼符仔细一看,归还鱼符后,连忙拱了拱手,“小的王三郎拜见张大人!张大人,您来太常寺可是要见我们太常卿杨大人?”
张毅摇了摇头,“王三郎,我要去太常寺下属的太医署,你前面带路吧!”
“是!张大人,您里面请!”
张毅点了点头,抬腿走进了太常寺的大门,在王三郎的引领下,直接朝太医署走去。
一路走来,张毅见王三郎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当即笑了笑,“王三郎,你有什么话就请直说吧!”
“嘿嘿嘿!”
王三郎一脸憨厚的笑了笑,“张大人,俺就是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到没有苦涩味的精盐?还有这一斗精盐卖多少文钱啊?”
“王三郎,惠民制盐坊三天前才开始提炼精盐,长安城有六十多万人,需求量那么大,提炼起来总是需要一些时间。放心,十天之内你就能买到精盐了。”
“至于精盐的价格嘛,因为要去除食盐的苦味,所以价格会比普通的精盐稍贵一点,一斗盐的售价在二十二文左右。”
王三郎脸色一喜,“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
张毅看着王三郎兴奋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王三郎,这精盐虽好,但也不能贪多,吃多了对身体反倒无益。”
王三郎用力点了点头,“谢谢张大人提点,俺记住了。以前俺阿娘腌咸菜总抱怨盐味不纯,这下有了惠民制盐坊的精盐,俺阿娘肯定高兴。”
说话间,两人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太医署门口,只见庭院中摆放着各类草药晾晒架,阵阵药香扑鼻而来。
王三郎连忙伸了伸手,“张大人,太医署到了,您里面请。”
张毅点了点头,直接朝太医署内走去,在王三郎的引领下,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太医阁。
“张大人,您请稍等,小的这就去为您通报。”
王三郎说完,快步朝站在太医阁门口的卫士走去,“吕兄,国子监丞张毅张大人来访,你速速通报方大人。”
吕昌看了看站在不远外的张毅,立即转身快步朝太医阁内走去……
不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匆匆走出了太医阁,一脸笑意的朝张毅走了过来,恭敬的拱了拱手。
“下官太医令方无病拜见张大人!张大人里面请!”
张毅点了点头,直接走进了太医阁。
太医令是从七品,张毅无论是国子监丞还是少府监丞,那可都是从六品,所以就算是方无病年过半百,见到张毅也得行礼。
“张大人快快请坐,小吕上茶!”
张毅刚刚入座,吕昌便奉上了茶水,方无病开门见山,率先开口说道:“张大人此来太医署,可是身体有什么不适之处?”
张毅摇了摇头,“方大人误会了,我的身体没事,事情是这么回事,我奉陛下之命铸造马蹄铁,由于陛下给的工期太紧,我少府监弓弩坊的工匠白天黑夜不停的赶工,好些工匠都累病了,我此次来太医署就是想方大人派几个医师前往少府监帮忙看病。”
方无病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小吕,你去把贺医正找来,哦对了让他带着座下三名医学生一起过来。”
“是,大人!”
吕昌拱了拱手,转身快步离去……
“张大人,非常抱歉,最近宫中病症频发,太医署的人手非常紧张,所以下官只能给你派一位医师,再外加三名医学生前往少府监。”
张毅连忙起身拱了拱手,“多谢方大人!”
方无病连忙摆了摆手,“张大人不必如此,马蹄铁的事情下官都听说了,事关我大唐军队战力的提升,陛下高度重视,是我大唐目前最重要的事,工匠们的身体健康问题可不是小事,太医署自当全力支持。”
“……”
张毅和方无病正说着,太医阁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一看只见吕昌带着一位身着青色医袍、神色沉稳的中年男子匆匆走了进来,两人身后还跟着三位十六七岁的医学生。
方无病见状立即起身开口介绍道:“张大人,这位便是我太医署的医正贺达,贺医正医术精湛,定能帮上张大人的忙。”
贺达连忙拱手行礼,“下官贺达拜见张大人!”
张毅连忙还礼,“贺医正,此次少府监弓弩坊的工匠们病倒了不少,还望你多多费心。”
贺医正微微颔首,“张大人放心,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下官自会全力以赴。”
方无病又看向一旁,对着三个年轻的医学生说道:“李羽、马平、顾辰,你们三个随贺医正一同前去,好好历练。”
李羽三人齐齐拱了拱手,“是,大人!”
张毅一脸感激的拱了拱手,“方大人如此安排,真是解了少府监的燃眉之急。”
方无病笑着摆了摆手,“张大人客气了,不过此次太医署人手紧张,贺医正过去后,还望少府监能提供些便利,方便他们快速开展诊治。”
“这是自然!我已命人在少府监腾出了宽敞的房间作为临时医馆,药材所需也会全力配合,确保贺医正他们毫无后顾之忧的为工匠们治病。”
“张大人有心了,下官到少府监弓弩坊后会先仔细了解工匠们的病症,若有特殊药材需求,还请张大人多多支持。”贺达道。
张毅点了点头,“没问题,贺医正需要什么药材尽管开口,少府监定会全力协调。”
“方大人,时辰也不早了,工匠们还等着治病,我们这就走吧!”
“我送张大人!”
方无病立即起身,亲自把张毅等人送出了太医署。
张毅一行人回到少府监弓弩坊后,贺达带着三位医学生立即对所有累病的工匠展开了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
张毅对中医非常好奇,认真的观看了贺达看病的整个过程,直到所有生病的工匠喝下了汤药,送走了贺达四人,这才来到了少府监的停车台,走上了自己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