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下辈子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我们吗?”源源靠在九幽腿上,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
簪花的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目光望向远处终南山终年不散的云雾:“玄冥那么爱热闹的人,下辈子……大概会生在长安城吧?或者江南水乡,整日里听曲儿、斗蛐蛐,把前世没享的福都补回来。”
九幽却沉默了片刻,忽然站起身:“我去一趟黄泉。”
众人惊愕抬头。
“黄泉路有‘引魂灯’,”九幽解释道,“若能在奈何桥头等到玄冥的魂魄,以心头血为引,可让他保留一缕前世记忆。”
簪花猛地抓住他的手腕:“你疯了?引魂灯需以活人魂魄为燃料,稍有不慎,你自己也会……”
“我不会有事。”九幽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却坚定,“玄冥为我、为终南山丢了命,我不过走一趟黄泉,算什么?”
忘忧跑过来,抱住他的腿:“九幽爹爹,我也要去!”
九幽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忘忧乖,爹爹去接玄冥叔叔回来。你留在山上,和源源姐姐、念霜姐姐一起练剑,好不好?”
忘忧撅起嘴,却还是点了点头。
七日后,九幽站在黄泉路口。
阴风卷着枯叶呼啸而过,远处隐约传来锁链拖地的声响。他握紧腰间的短刀,踏入了那片灰蒙蒙的世界。
黄泉路没有日月,只有一盏盏青灯在雾中飘摇。九幽沿着路走,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到一座石桥——奈何桥。
桥头站着个老妪,白发如雪,手里捧着一碗汤。
“孟婆。”九幽上前,行了一礼。
孟婆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活人入黄泉,可是要折寿的。”
九幽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终南山的符文:“我来求引魂灯。”
孟婆盯着玉佩看了片刻,忽然笑了:“为那叫玄冥的小子?”
九幽点头。
“他倒是命好,”孟婆摇头,“引魂灯需以心头血为燃料,且只能保一缕记忆。你确定要试?”
“确定。”九幽毫不犹豫地划破掌心,鲜血滴在引魂灯上。灯芯“噌”地燃起,火焰呈幽蓝色,在风中摇曳却不灭。
孟婆叹了口气:“跟着灯走吧。若灯灭,你便回不去人间了。”
九幽举着引魂灯,沿着奈何桥走。桥下是翻滚的忘川河,河中浮着无数惨白的骷髅,发出凄厉的哭嚎。
他走了很久,久到引魂灯的火焰开始变弱。就在他以为要失败时,前方雾中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
“这黄泉路也太冷清了,连个斗蛐蛐的都没有……”
九幽猛地抬头。
雾中走出一个青衫少年,眉眼带笑,手里还拎着个酒壶。他看到九幽,愣住了:“师兄?你怎么在这儿?”
九幽的眼眶瞬间红了。他举起引魂灯,火焰“噌”地暴涨,照亮了玄冥的魂魄:“我来接你。”
玄冥的魂魄愣了片刻,忽然笑骂:“你疯了?引魂灯会要你的命!”
“要就要吧。”九幽走上前,握住他的手,“下辈子,你还当我师弟。”
玄冥的魂魄颤抖了一下,眼中泛起水光:“傻师兄……下辈子,我可不当剑修了,太累。”
“不当剑修当什么?”
“当个书生吧,”玄冥眨眨眼,“每天写写字、喝喝酒,再娶个温柔媳妇儿……”
“温柔媳妇儿?”九幽挑眉,“簪花会打死你。”
两人都笑了。
孟婆站在桥头,看着两人走来,摇了摇头:“引魂灯只能保一缕记忆,过桥时,需饮下孟婆汤。”
玄冥的魂魄顿住:“那我还记得什么?”
孟婆指了指引魂灯:“灯不灭,你便记得最在乎的人。”
玄冥转头看向九幽,九幽握紧灯柄,低声道:“记得我们就行。”
玄冥笑了:“当然记得。下辈子,我还要找你们喝酒。”
他接过孟婆汤,一饮而尽。汤入喉的瞬间,他的眼神恍惚了一瞬,却很快又清明起来。
“走吧,师兄。”他搭上九幽的肩,“下辈子,可别让我等这么久。”
九幽点头,两人并肩走过奈何桥。桥的另一端,是轮回的光。
三年后,长安城。
九幽、簪花、源源、念霜和忘忧站在城门口,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玄冥叔叔真的会来吗?”忘忧拽着簪花的衣角,小声问。
簪花摸了摸她的头:“会来的。他说过,下辈子还要当我们的家人。”
话音未落,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让让!让让!我的糖葫芦要掉了!”
众人转头,看到一个青衫少年正挤开人群,手里举着根糖葫芦,嘴里还叼着半个包子。他看到九幽一行人,愣住了。
“师兄?”他瞪大眼睛,“簪花?源源?念霜?忘忧?!”
忘忧跑过去,抱住他的腿:“玄冥叔叔!你终于来了!”
玄冥蹲下身,捏了捏她的脸:“臭小子,都长这么大了?”
他抬头看向九幽,眼中带着一丝狡黠:“师兄,下辈子……我可不当剑修了。”
九幽笑了:“不当剑修当什么?”
玄冥晃了晃手里的糖葫芦:“当个书生吧。每天写写字、喝喝酒,再娶个温柔媳妇儿……”
簪花走上前,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温柔媳妇儿?我打死你!”
众人哄笑起来。
夕阳西下,长安城的街道上,六个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玄冥走在中间,左手牵着忘忧,右手搭着九幽的肩,嘴里还在嘟囔:“下辈子,咱们还得一起斗蛐蛐……”
九幽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