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林淡,嘴角带着几分无奈的笑意,“小淡,你说什么胡话呢?你知不知道,我时常庆幸娘有你这么个争气的儿子,我有你这么个聪慧的弟弟。你哥只是学问不好,不是脑子不好。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起来,“若没有你,爹怕是要看重徐姨娘生的林清了,若林清得势,咱们兄弟又都不争气,到时候府中只怕没有娘和你我兄弟的容身之地了。
林泽拍了拍林淡的肩膀,继续说道,“小淡,你以为哥没自命不凡过吗?但从上学堂的第二年开始,哥就知道哥搏仕途是不可能的,可是一个家族要长盛不衰,必须需要有人是当官的,哪怕像爹一样只是个八品的小官。
“幸好你聪慧,哥安心做个田舍翁,在家孝顺爹娘,给你读书攒银子就好,当然了,我弟要是出息能给他哥活动来个七八品的小官当当就更好了。”林泽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听了林泽的话,林淡几乎要落泪,却又被林泽最后一句当个小官逗笑了,“真没出息,就不能是弄个五品官当当吗?”
“可别!”林淡吓的林泽连连摆手,“你哥有自知之明,哥要是当了五品官,只怕第二年只怕轻则贬官,重则流放!你可别害你哥。”
“好好好,不害你。”林淡无奈的笑了笑,随即正色道,“但是哥,能不能不叫我小淡了,我都这么大了,这真的不好听。”知道大哥虽然在读书上不灵光,但脑子十分拎得清的林淡开始抗议大哥对自己的称呼。
林泽哈哈一笑,拍了拍林淡的脑袋,“好好好,知道了,小淡。”
面对屡教不改的大哥,林淡气的想打人,却又无可奈何。
“大哥、二哥,说什么呢?这样热闹?”说话的是林清,他和徐姨娘一起走了过来,林淡看了眼天色,临近黄昏,确实是该过来给母亲请安了。
“你二哥正抗议,不让我叫他小淡呢!”林泽说完,就快步走进正房,当着他娘的面,他二弟总不会真的揍他。
难得的,今晚林家人聚的很齐,林栋也赶在晚饭前的两刻钟到了正院,除夕是大日子,当然要一家吃个团圆饭,只是这样的聚餐,林清可以上桌,徐姨娘却不可以。
往常,作为姨娘的徐氏只有在旁边站着伺候的份,今日崔夫人给了恩典,在旁边另摆了一张小八仙桌一起用膳。
一家人一起守岁后,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年初三,林淡就要上学堂了,他是县丞家的公子,他爹林栋对他还十分上心,他自然上的是苏州府最好的学堂,在隔壁县。
苏州府及所辖三个县一共有七个学堂,最好的学堂是苏州府中的府学,教书先生是个老举人,剩下六个学堂的教书先生,则都是秀才公。
原本林泽、林淡都在府学,后来府学的先生,嫌弃林泽笨,林栋就将人转到另一间学堂了。
如今林清和林涵也都要去那家学堂,这家学堂的先生姓赵,口碑也很好,已经四十有八了。
而林淡在府学的先生则姓姚,姚先生非常看重自己的子弟,学堂只要二十人,若是成绩两次不达标,就会被姚先生劝退,所以尽管有幸进了府学,大家也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不小心被劝退,换来父亲的毒打。
当然这批担心的人里并没有林淡,他在府学里可是成绩位列一等的,既聪慧又勤奋很得姚先生看中,姚先生更恨不得这是自己的儿子才好。
“你功课做的怎么样?按着夫子的习惯,今日肯定会检查背诵,你有没有好好准备?”林淡提醒着自己在府学中最好的朋友周维。
“我准备的差不多了,哪怕过年都没忘了背诵,你别担心,我这回肯定能背过。”周维说的很好,但听着并不太有底气。
周维是周知府的独子,聪慧但十分贪玩,课业经常做的一塌糊涂,姚先生看在其父的面子上偶尔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不会闭的太多。
没等二人再说话,姚夫子就来了。
姚夫子先考察了林淡,他这个最得意的学生,然后开始考究其他人。姚夫子一向严格,课业要是不能完成,罚抄百遍和打手心都是常事,就算是林淡也是被罚过的。
不过姚夫子却是因材施教的,在功课布置上,向来是因人而异,所以同窗之间,想互相借鉴都没机会,也因此林淡的课业一向是最多的。
考校之后姚夫子开始了今日的授课,课后单独留下了林淡,姚夫子的意思是,让林淡今年就下场考一考童生,按照姚夫子的衡量,林淡拿到童生功名是十拿九稳的。
这想法与林淡不谋而合,于是林淡满口答应了。林淡正想早点取得成绩呢,因为他年初一的时候选定的下一个托梦对象,正是林如海。
林淡细细琢磨了一下《红楼梦》,红楼梦中林如海出场的年纪大约在四十岁左右,又说他是前科探花,也就是说,这距离他考中探花长则三年,短则一年。所以他在考中探花的年纪在37-39岁之间。
能考中探花,说明林如海应该是才华横溢之人,那为何又如此晚才中举?无非是两种情况,第一种:屡试不中,第二种:林如海受了什么刺激,中年才开始考科举。
有了猜测,林淡又想方设法套取林如海家的消息,好在同在苏州城,林如海家又是列侯之后,有关他家的消息探听起来还算容易。
说是早年林如海本只考取秀才功名,意在为自己免去赋税徭役,因祖上留下的家财颇丰,虽无官职在身,但过的逍遥自在,不知为何六年前突然参加了乡试,考中了举人,如今正在准备明年的会试。
知道了林如海不是屡试不中,林淡又开始着手调查7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林如海放弃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改考取功名。
只是查来查去,林如海家也没发生什么事,反而是另一大家族突然覆灭,吸引了林淡的注意。
那是苏州城一户常姓人家,祖上同林家一样,都曾位列王侯,七年前突然从京城来一一批人,然后常家三族皆问斩,牵连九族流放三千里。林淡偷偷翻过县志,县志上对此事的记载也算得上讳莫如深,只知道是京城来人处理的此事。
能让皇帝从京城派人处置,更是几乎不留活口,结合时代背景林淡猜测十有八九是文字狱。不过他在探听消息的过程中,意外得知了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