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绾绾对着木框感兴趣,宋金连忙介绍起来。
“表小姐,这个就是我们用来称重用的。”
“上面有着几条深深的痕迹,也就是它的刻度,第一个刻度就是一斤左右,若是要半斤的,就打那刻度一半左右。”
宋金边说,还边指着那个地方。
“哦,若是少了呢?”绾绾实在是好奇,这个估计怕是不好估量。
“表小姐,我们一般会在少的地方,再抓一小把米,这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让百姓亏了。”宋金实话实说道。
“哦,那这些米又是从何处运来?”绾绾又继续询问。
“我们收购的时候,又是价钱几何?若是如此称重怕是以后都要亏损。”
“做生意,若是一味的亏损,对我们店铺来说也是个沉重的打击。”
绾绾边说边摇头,觉得此举还是不行。
“若是木框能按照一两的刻度如何?多做几个木框,弄个一斤的或者是半斤的,又或者一两的,刻度在一斤以内,这样称重,不会缺斤也不会少两,关键是我们也不会太过亏损。”
绾绾一通分析下来,宋金连连点头,觉得她说的十分在理。
“表小姐所言极是,这样一来,说不定还能省下一笔粮食呢。”
这样不亏客户,自己也不亏,挺好的。
想完,她还拍了手掌一下。
“果然还是表小姐更懂经商天赋,一看就懂。”
被人这么一夸,绾绾还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用称更好称,但是她不能说。
“表姐,你真厉害,一下子就为米铺增加收益。”
伊萝也很是开心,若是米铺比往常赚的还多,那她们不就赢了吗。
“这些米是从其他城池购买而来,我们买到的时候还不是成品,是种地的百姓们把稻谷晒干,我们直接收用的稻谷。”
“稻谷一斤是三文钱,我们再自己请人把稻谷给打碎,再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分为品质上等的大米,碎了的米称为小米。”
听宋金说完,绾绾才又开始询问。
“那请人做事花了多少钱?”
她问的细致,宋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眼看粮食的多少而定,若是一百斤的稻谷,这些活做下来也得要两天的时间,一天给了五十文。”
一天五十文,一百斤就是一百文也就是一两银子了。
“哦,那几个人做的活计。”绾绾是习惯性的发问。
她的这系列问题下来,倒是把宋金看呆了。
伊萝也是一脸的惊奇:“表姐懂经商。”
“嗨,我就是随口问问,我不懂的。”绾绾连忙摆手,笑话。
系统给她的人设,可是好吃懒做的人,她要是成了才,系统可会设定她崩人设的。
“哦,我们只管找人,付工钱,其他的我们不用管的,他们要叫几个人来做活,其实我们也是不管的。”
宋金连忙解释说,绾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一百斤的稻谷三两银子,请人就要花掉一两银子。
若是一百斤的稻谷有五十斤大米,那也是赚了的。
“那这一百斤的稻谷做下来,有多少大米?”绾绾不得不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