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末班地铁
下午五点半,写字楼的电梯像被按了加速键,林夏抱着文件夹挤在人群里,手机屏幕亮着闺蜜发来的消息:“老地方,七点见,迟到罚三杯。”她笑着回复“收到”,指尖划过屏幕时,瞥见窗外的夕阳正把云层染成橘色。
这是周五最让人期待的时刻——工作日的疲惫还没散去,周末的雀跃已在心底冒泡。林夏走出写字楼,晚高峰的街道车水马龙,路边卖烤红薯的大爷正掀开铁皮桶,甜香混着烟火气飘过来,她下意识摸了摸口袋,想起减肥计划,又笑着收回手。
地铁口排着长队,林夏跟着人群慢慢挪动,耳机里循环着喜欢的歌。刚踏上地铁,就被一股暖流包裹,工作日的地铁总是拥挤又沉默,周五却格外不同——有人在低声讨论周末的旅行计划,有人对着手机和朋友吐槽老板,还有穿着校服的学生分享着刚考完试的轻松。
林夏找了个角落站稳,目光无意间落在斜前方的男生身上。他穿着灰色卫衣,背着黑色双肩包,手里捧着一本摊开的书,书页边缘有些磨损,看得出来经常翻阅。地铁摇晃时,他会下意识扶一下书,指尖修长,指节分明。林夏认出那本书是她去年读过的《小王子》,心里莫名生出一丝亲切感。
地铁到了中转站,人群涌进来又涌出去,男生身边空出一个座位,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转头对旁边抱着孩子的阿姨说:“您坐这儿吧。”阿姨连声道谢,抱着熟睡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坐下,男生则往后退了退,继续站在角落看书,夕阳透过地铁窗户落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林夏看着这一幕,想起自己刚毕业时,也是这样在周五的地铁上奔波。那时候工资不高,租住在郊区,每次坐末班地铁回家,都会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发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如今三年过去,她换了更好的工作,搬进了离公司更近的公寓,周末不再只有加班和外卖,终于有时间和朋友相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地铁又过了两站,男生合上书,放进背包里。林夏注意到他背包侧面挂着一个小小的狐狸挂件,和《小王子》里的狐狸一模一样。也许是她的目光太过专注,男生转头看过来,两人目光相撞的瞬间,林夏脸颊微微发烫,连忙低下头,假装看手机。
“你也喜欢《小王子》吗?”男生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笑意。
林夏抬起头,对上他清澈的眼睛,点点头:“嗯,去年读过,很喜欢。”
“我看你刚才一直在看这本书,”男生指了指自己的背包,“这本书我看了三遍,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是啊,”林夏放松下来,笑着说,“我最喜欢里面那句‘所有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有时候觉得长大挺累的,就想回到小时候。”
男生赞同地点点头:“周五的时候尤其明显,好像只有到了周五,才能暂时放下工作,做回自己。”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林夏得知他叫陈默,是一名设计师,和她在同一片写字楼上班,只是不同公司。他们聊喜欢的书籍,聊周末的安排,聊在这座城市打拼的酸甜,地铁的摇晃和人群的嘈杂仿佛都成了背景音。
不知不觉,林夏该下车了。她有些不舍地说:“我到了,下次有机会再聊。”
陈默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那本《小王子》,翻到某一页,撕下一张便利贴,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递给她:“这是我的微信,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周末可以一起去书店逛逛,附近新开了一家独立书店。”
林夏接过便利贴,指尖碰到他的手,一阵轻微的电流划过。她笑着说:“好啊,我周末正好有空。”
走出地铁口,晚风吹来,带着夜晚的清凉。林夏低头看着便利贴上的字迹,工整又清秀,心里像揣了一颗甜甜的糖。闺蜜发来消息催促,她回复“马上到”,脚步却不自觉地放慢,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路边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勾勒出城市的轮廓。林夏想起刚才在地铁上的相遇,想起陈默温和的笑容和那本带着温度的书,忽然觉得,周五的意义不仅在于即将到来的周末,更在于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和惊喜。
她加快脚步走向和闺蜜约定的餐厅,推开玻璃门,暖黄的灯光和熟悉的笑声扑面而来。闺蜜挥手示意她过来,桌上已经摆好了她喜欢的菜和冰镇可乐。
“迟到十分钟,罚三杯!”闺蜜笑着递过杯子。
林夏接过杯子,仰头喝了一口,冰凉的可乐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所有疲惫。她看着眼前说说笑笑的闺蜜,想起地铁上偶遇的陈默,想起即将到来的周末,忽然觉得,生活就像这周五的夜晚,既有日复一日的奔波,也有不期而遇的美好。
“在想什么呢?笑得这么甜。”闺蜜戳了戳她的胳膊。
林夏摇摇头,举起杯子:“没什么,祝我们周末愉快!”
“周末愉快!”
碰杯的声音清脆悦耳,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城市的灯光温柔而明亮。林夏知道,这个周五的夜晚,只是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的一个,但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暖和期待,会成为支撑她走过漫长岁月的力量。
地铁还在城市里穿梭,载着无数像林夏一样的人,奔赴各自的目的地。而那些不期而遇的缘分,那些藏在周五夜晚的惊喜,正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悄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