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哈齐死于1611年。
两年后的1613年,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出事了,怎么了?被父亲剥夺了接班人的权力。
褚英做错啥了?得从头说起。
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嫡长子是褚英,次子代善,第八子皇太极,也就是后来接努尔哈赤班的那位,第十四子多尔衮,清朝入关后的摄政王。
先给大家介绍这四位,其他儿子,在努尔哈赤当权时戏份不多,以后再慢慢讲。
按古代王位继承顺序,褚英作为嫡长子,是努尔哈赤当之无愧的接班人。
事实上,努尔哈赤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18岁就让他独立带兵,29岁委以重任。
平心而论,褚英打仗没得说,勇猛善战,但是性格有缺陷,心胸狭窄,容不下人。
这可能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在努尔哈赤还没成名时,他为躲避仇人追杀,带着妻儿四处躲藏,让褚英幼小心灵充满对人性的怀疑。
1612年,53岁的努尔哈赤,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于是选择褚英成为接班人。
那个年代,能活到50多岁就算长寿。
努尔哈赤盼着接下来几年,褚英能改掉坏毛病,可事与愿违。
褚英太渴望权力了,他为保住太子之位,打压、恐吓亲兄弟和父亲的议政五大臣,逼他们站队。
他威胁兄弟们:“你们要是不拥护我,等父王死了,我就剥夺你们的遗产。”
还要求五大臣发誓效忠。“来,你五个站成一排,举手向我宣誓。”
兄弟们和五大臣一合计,大汗死后,还不得被褚英迫害死?不如趁大汗还在,告他一状。
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向努尔哈赤告状。
努尔哈赤心眼多,为防他们联合打压太子,就让他们分别写下褚英的恶行。
结果写的都一样,说明没串通,褚英确实干了坏事。
努尔哈赤大怒,自己还没死,褚英就拉帮结派,一怒之下剥夺了他接班人的权力。
此后,褚英不再被重用,连带兵打仗的机会都没了。
将军没战功,哪还有资本?
有次,弟兄们和父王外出打仗,褚英看家,他竟当着手下诅咒父王和兄弟们打败仗,还说败了就不给开城门,让他们死在外面。
这话传到努尔哈赤耳朵里,他对褚英彻底失望,觉得他改不了了,心灰意冷之下,下令关了褚英禁闭。
褚英也是心急,熬几年汗位还不是你的吗?不知道韬光养晦,即便他当了大汗也当不久。
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称汗的前半年,褚英抑郁而死,年仅36岁。
有人说,是皇太极联合议政五大臣整死了褚英,理由是皇太极最终接了父王的班。
不过,这只是猜测,没啥历史依据。
都说生在帝王家,就得有接受残酷现实的勇气。
帝王家的人,心往往都特别狠。不管是儿子、老子还是妻子,只要妨碍了他们,那都活不成。
像舒尔哈齐和褚英,下场就特别惨。不过,造成这种悲剧,可不能怪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那可是百世难遇的大英雄,他的统一大业,谁也挡不住,要是有人想拦,那就是螳臂当车。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了大金。
1618年,大金第一次攻打抚顺就大获全胜。
这一下可不得了,就好比向大明脸上泼了盆尿。大明哪能咽下这口气?要是不报这个仇,还不得被天下百姓笑话?
于是,在1619年,也就是后金天命四年的三月,明朝派出二十万大军,对外号称四十七万,兵分东、西、南、北四路,朝着大金都城赫图阿拉杀过来。
……
当时努尔哈赤手上总共也就六万人马。
二十万对六万,后金一个人得打三个,这形势有多严峻,大家可想而知。
咱们先来看看明朝这四路大军都是谁在带队。
总指挥是辽东经略杨镐,这辽东经略就相当于现在东北三省军队的总司令。
杨镐是河南商丘人,家里条件一般,但学习特别努力,是通过科举考中状元当上的文官。
他先后在江西南昌、河北蠡县当县令,把地方治理得很不错,后来就被调到京城当御史,这御史就跟现在的纪委书记差不多。
万历二十五年,日本侵略朝鲜,杨镐被朝廷任命去主管朝鲜事务,带领明军帮朝鲜抗击日本,最后取得了胜利。
不过后来他犯了个错,虚报战功,就被罢了官。
但仅过了一年,又官复原职了。
到了1619年,朝廷决定灭掉努尔哈赤的大金国,就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
我猜皇帝启用杨镐,可能是因为他在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时候表现得很出色。
接着再说说这四路大军的将领。
西路军由杜松率领,从沈阳出发,出抚顺关,沿着浑河右岸,向赫图阿拉进军;
北路军由马林率领,从开原出发,从北面攻打赫图阿拉;
东路军由刘綎率领,会合朝鲜军队,从宽甸北上,从东面进攻赫图阿拉;
南路军则由李如柏率领,李如柏是李成梁的次子,从清河出发,出鸦鹘(hu)关,从西南方向进攻赫图阿拉。
杨镐原本计划让这四路大军先在沈阳集合,然后在二月二十五号,兵分四路进攻赫图阿拉城。
可到了二月二十五日那天,突然天降大雪,军队根本没法行动,没办法,下令推迟到三月初一,天放晴就分兵进攻。
明军这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直至此刻,他们仍未将努尔哈赤的军队放在眼里。
西路军首领杜松对手下说道:“八旗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敌得过我们正规军呢!”
然而,杜松这番话与事实大相径庭。
最初的八旗子弟兵,那可是勇猛剽悍,与后来进关后的八旗兵,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再看明军这四路人马的首领,个个谁也不服谁,彼此之间互不通气。
杜松此人有勇无谋,原本约定三月初一,各路大军一起进攻赫图阿拉,可他为了抢头功,竟不顾军令,在二月二十九日便冒着风雪,向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城进发。
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努尔哈赤失眠了。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古勒山之战?当时,海西女真的叶赫部首领布斋联合九个部落进攻努尔哈赤。面对大军压境,努尔哈赤居然呼呼大睡。
实际上,那时他已想出了破敌之策——任你九路来,我只一路去,即集中精力打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