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庐秘语·暗藏玄机
朝会进行时,萧翊珩并未在宫中。他悄然来到了林清婉的药庐。
药庐内,林清婉正对着几味气味奇特的药材凝神思考。见到萧翊珩,她并不意外。
“阿珩,你来了。”她将一个小巧精致的玉瓶递给他,“这是我新研制的‘凝神丹’,针对阿妧最近批阅奏折过度劳累、心神耗损的情况。每日睡前服一粒即可。”
萧翊珩接过玉瓶,收入怀中:“多谢阿清。”
林清婉看着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压低声音道:“还有这个…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用。”
她又拿出一个更小的、通体漆黑、毫无标识的瓷瓶,神情异常严肃,“这是‘龟息散’,服下后十二个时辰内气息脉搏几近于无,状若假死。或许…将来能用得上。”
她意有所指地看向萧翊珩,显然对未来的凶险有着清醒的认识。
萧翊珩紫眸微凝,郑重地接过黑色瓷瓶,贴身藏好:“我明白。辛苦你了。”
风波再起·妖言惑众
冗长的朝会终于结束。姜凝妧只觉得头昏脑胀,只想赶紧回昭阳宫喘口气。
“大长公主殿下请留步。” 刚走出大殿,身后传来温和的呼唤。
姜凝妧回头,是瑞王姜嵩。
姜嵩快步上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亲近笑容,从袖中取出一支镶嵌着温润珍珠、样式雅致的珠钗:“初次见面,一点薄礼,给侄女添妆,莫要嫌弃。” 他的态度自然,仿佛真的只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姜凝妧看着那支珠钗,又看了看姜嵩温润无害的笑容,心中警惕更甚。她不动声色地接过,脸上也堆起客套的笑意:“皇叔有心了。多谢。”
说罢,也不多言,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去,将那支珠钗随意地交给了身后的小翠。
姜嵩站在原地,看着姜凝妧迅速远去的、带着威仪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然而,平静不过一夜。
次日清晨,一个诡异而骇人的流言如同瘟疫般迅速在皇宫内外蔓延开来——宫中闹鬼了!
传闻有值夜的宫女太监在冷宫附近听到凄厉的哭声,看到白影飘忽,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看到了“先帝”“仪妃”的鬼魂在废弃宫殿游荡,直指新帝年幼,皇位不正,惹怒了先灵!
流言愈演愈烈,人心惶惶。一些本就对太后垂帘、大长公主监国心怀不满的大臣,更是趁机在朝堂上大做文章,言辞激烈,说什么“天降异象,示警于人”,“恐是国祚不稳之兆”,矛头直指新帝和监国的姜凝妧,话里话外都在暗示需要“德高望重”的成年皇族(如瑞王)来稳定局面。
太后气得脸色发白,姜凝妧坐在珠帘旁,看着下面群情汹汹的大臣,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只有冰冷的锐利和一丝嘲弄。这拙劣的把戏!
迫于压力,也为了安抚人心,太后最终同意请法师入宫祈福驱邪。
祈福大典设在宫中最大的广场。被请来的法师是一个穿着花花绿绿道袍、手持桃木剑的年轻男子,长相普通,甚至有些贼眉鼠眼,眼神飘忽不定。
他装模作样地舞剑念咒,撒符泼水,场面搞得声势浩大,不明就里的宫人和部分官员被唬得一愣一愣,纷纷跪拜。
姜凝妧冷眼旁观,看着那法师在众人跪拜时脸上掩饰不住的得意和享受,心中冷笑更甚。
她稳稳地坐在太后身侧,脊背挺直,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无声地支撑着摇摇欲坠的皇权象征。
“呵…你喜欢享受跪拜?”姜凝妧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那就好好享受这最后的‘风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