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穿越了无尽的时空隧道,又仿佛只是弹指一瞬。当包裹周身的温暖牵引力消失,脚下传来坚实触感的刹那,陆守拙的意识从深沉的修复性沉睡中缓缓苏醒。
首先涌入感官的,并非预想中圣地恢弘的景象,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息”。
空气清新得不可思议,每一次呼吸,都仿佛有最纯净的甘泉流淌过肺腑,涤荡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与体内残留的阴寒。这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天地间游离的稀薄正气,而是浓郁到近乎实质、精纯到不含一丝杂质的——浩然文气!
这文气温润、磅礴、古老,蕴含着智慧的光辉、道德的基石、文明的厚重。它无处不在,充盈于每一寸空间,浸润着每一缕微风。仅仅是身处其中,陆守拙体内那近乎枯竭的浩然道炁核心,便如同久旱逢甘霖,自发地、贪婪地开始汲取、运转,修复着文脉上最后的细微裂痕,稳固着震荡的道基。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感,从灵魂深处弥漫开来。
他缓缓睁开双眼。
映入眼帘的,并非想象中直插云霄的巍峨宫殿,而是一片…奇异的景象。
他正站在一座巨大无比、悬浮于云海之上的青石平台边缘。平台古朴苍茫,由无数块巨大的、刻印着模糊古老文字的青石铺就,散发着历经万古的沧桑气息。平台中心,矗立着一座同样由青石垒砌、造型简洁却气势恢宏的巨大牌坊。牌坊正中,两个古朴苍劲、仿佛由天地正气凝聚而成的巨大篆字,散发着令人心神宁静又肃然起敬的磅礴道韵:
稷下!
牌坊之后,并非陆地,而是翻滚不息、浩瀚无垠的云海。云海并非纯白,而是流淌着淡淡的、如同晨曦般的金色光晕,将整个天地映照得一片神圣祥和。而在那云海深处,极目远眺,隐约可见无数亭台楼阁、琼楼玉宇的轮廓,它们并非坐落于大地,而是如同仙山琼阁般,悬浮于云海之上,被金色的文气霞光笼罩,若隐若现,气象万千!那里,便是儒家文脉的至高圣地——稷下学宫的本体所在!
仅仅是远观,陆守拙便感到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震撼与渺小。那悬浮的宫阙群落,仿佛承载着整个文明的重量,散发着教化苍生、泽被万古的无上威严。与他识海中沉浮的“道”字真意,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呼唤。
然而,通往那云海深处圣地的道路,却并非坦途。
在巨大牌坊与云海圣地之间,横亘着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天堑——一条由无数块悬浮于空中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青石组成的阶梯!这些青石并非静止,而是如同星辰般,按照某种玄奥莫测的轨迹缓缓移动、沉浮。石阶表面光滑如镜,隐隐有微弱的流光闪烁,仿佛内蕴乾坤。这便是通往稷下学宫的唯一路径,也是学宫对求道者的第一道考验——文心梯!
此刻,青石平台上并非只有陆守拙一人。稀稀落落地,还有十几道身影散布在平台各处。他们或身着儒衫,气质儒雅;或背负书箱,风尘仆仆;或气息沉凝,目光锐利。年龄不一,修为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或坚定的求道意志。显然,这些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历经艰辛抵达此地的求学者。
他们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文心梯的起点——牌坊之下。那里,盘膝坐着一位老者。
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儒袍,朴素得如同乡间老塾师。他闭目垂帘,气息与身下的青石平台、与周围浩瀚的文气完美地融为一体,仿佛他就是这平台的一部分,是这文气流转的一个节点。若非亲眼所见,几乎难以察觉他的存在。然而,当陆守拙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识海中那沉寂的残书,封面上的“论”字极其轻微地波动了一下,传递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古老与深邃感。
这老者,便是稷下学宫的守门人!亦是文心梯的引路人!
陆守拙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与激动。他整理了一下身上褴褛的衣衫,将怀中沉寂的残书和那包着阿婆气息泥土的布包,更加珍重地贴身放好。然后,他迈开脚步,朝着牌坊下那位守门老者走去。步履沉稳,眼神坚定。
平台上的其他求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个新来的、衣着寒酸却气息沉凝的少年。目光中有好奇,有审视,也有淡淡的漠然。能抵达此地的,皆非庸碌之辈,心气自然不低。
陆守拙无视了那些目光,径直走到距离老者三丈之外,停下脚步。他并未贸然开口,而是依照儒门礼节,对着闭目的老者,深深一揖。
“晚辈陆守拙,青萍镇人士,历经磨难,得圣物指引,跨越万里而至。恳请前辈,赐登文心梯之机,以求大道真谛。”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带着历经生死后的平静与对圣道的虔诚。
老者依旧闭目,仿佛未曾听闻。周围的文气缓缓流淌,平台上一片寂静。
陆守拙保持着作揖的姿势,纹丝不动,耐心等待。他知道,这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时间一点点流逝。平台上其他求学者有的已经等得不耐,开始低声交谈;有的则学着陆守拙的样子,恭敬行礼后默默等待;还有几个气息不凡的青年,目光在陆守拙身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淡淡的优越感。
终于,在陆守拙保持行礼姿势约莫一炷香后,那闭目的守门老者,眼皮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他没有睁眼,一个苍老、平和、仿佛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沧桑的声音,直接在陆守拙的识海中响起,如同清风拂过心田:
“青萍镇…万里之遥…圣物指引…”
“汝之道心,初立未稳,血火之气未消,悲悯之念尤重…”
“文心梯,非登天之阶,乃叩心之径。”
“登之,可明心见性,亦可…道基崩毁,永堕凡尘。”
“汝…可准备好了?”
这声音直接洞彻心灵,仿佛看穿了陆守拙一路走来的所有经历,点明了他此刻道心的状态——初立却带着血仇烙印,坚韧却缠绕着悲悯与愤怒的余烬。更点出了文心梯的本质——非是考验修为,而是叩问本心!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陆守拙心神剧震!这守门老者,果然深不可测!
他缓缓直起身,目光更加沉凝。识海中,阿婆慈祥而决绝的面容,齐先生清癯的身影,阴煞门主怨毒的鬼火,西北方向那引发残书悲悯的未知警兆…一一闪过。最终,都化作了识海中那煌煌“道”字虚影的坚定光芒。
守护!追寻!明道!涤荡!
这,便是他的本心!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闭目的老者,望向那悬浮移动、玄奥莫测的文心梯,望向云海深处那神圣的宫阙群落。声音平静,却蕴含着磐石般的意志,在寂静的平台上传开,清晰地传入每一个求学者的耳中:
“晚辈之道心,生于微末,淬于血火,立誓承圣贤之道,守万民之安。”
“前路荆棘,仇寇环伺,然心灯已燃,大道在前,虽九死其犹未悔!”
“文心梯,叩问本心,正合我意!”
“晚辈陆守拙,请——登梯!”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怀中那沉寂的残书,封面上的“论”字,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仿佛在回应他的决心。而他体内,那被浩瀚文气滋养、刚刚稳固下来的新生文脉,也隐隐发出微弱的清鸣,与这稷下圣地的磅礴文气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守门老者那闭目的脸上,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难以察觉的波动。他没有再言语。
只见那巨大牌坊之下,原本空无一物的空间,随着陆守拙的请愿,缓缓浮现出第一块悬浮的青石台阶。台阶古朴,表面流光内蕴,静静地等待着他的踏上。
平台之上,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陆守拙身上。有期待,有审视,有好奇,也有淡淡的嘲讽。文心梯的考验,正式开始了!
陆守拙最后看了一眼牌坊下闭目的老者,又深深望了一眼云海深处的学宫。然后,他不再犹豫,眼神坚定如铁,抬脚,稳稳地踏上了那第一块悬浮的青石台阶!
嗡——!
在他踏上台阶的刹那,脚下的青石骤然亮起温润的青色光芒!一股难以言喻的、直透灵魂的奇异力量,瞬间笼罩了他的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