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怀胎
● 源缘(天津静海)
从一粒种子秒变母亲
泥土着床
春的笔触在田垄蔓延
无数个意念裂变
快点长大吧
白云驻足
文字的脐带萌动
牵着根须调养身心
从冬到春
每个瞬间洒满汗水
谷雨时节
大地被绿灌醉
麦田露出甜甜的微笑
锋芒洁身不染凡尘
拔节孕育期
麦穗肩并肩
一帘风月写满纯真
2025.4.26
作者简介
源缘,本名元洪霞,文学爱好者,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会员,天津市静海区诗源缘词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芜湖分会理事。2021、2022年度,曾两次分别被评为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会优秀作家,在“大运河杯”读书系列活动中,荣获诗词比赛二等奖,多篇诗歌、散文、教学随笔等分别发表在《中学语文报》《黑龙江文学》《天津日报·静海文汇》等刊物上。
——题记
在天津那片被海河温柔环抱的土地上,蜿蜒流淌的河水不仅滋养着两岸的万物,更孕育出无数灵动的故事与才情。源缘,本名元洪霞,这位在中国河子文艺社担任副社长、副主编的文学爱好者,她的文学之路,就如同海河与黄河交融般,既有海河的细腻温婉,又有黄河的磅礴激昂,在岁月的长河中,勾勒出独属于她的精彩篇章。
元洪霞的童年,是在天津静海的乡间与海河相伴度过的。清晨,海河上的薄雾还未散尽,年幼的她便跟着家人漫步河畔。河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像是在和她招手。她喜欢蹲在河边,看着水中游动的小鱼,用稚嫩的小手捡起小石子,扔进河里,溅起一圈圈涟漪,这便是她童年最美好的游戏。夜晚,月光洒在海河上,波光粼粼,她依偎在长辈身旁,听着那些关于海河的传说,心中满是好奇与向往。这些童年与海河相处的时光,成为了她记忆深处最珍贵的宝藏,也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文学的种子。
上学后,元洪霞对文字的热爱愈发浓烈。学校的图书馆成了她的第二个家,一本本经典的文学着作,就像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让她沉醉其中。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感受着文字的魅力。从唐诗宋词的韵律之美,到现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她都一一品味。在阅读的过程中,她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起初,只是一些简单的日记,记录着每天的生活琐事,但渐渐地,她不满足于此,开始尝试创作诗歌和散文。
那时候的她,常常坐在海河岸边,看着川流不息的河水,灵感如泉涌般迸发。她将对海河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悟,都倾注在笔尖。她的第一首诗歌,便是以海河为主题。在诗中,她把海河比作母亲,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海河的四季变换,描绘出河畔人们的生活点滴。当她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们时,得到了大家的称赞,这让她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她在文学道路上前行的决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洪霞对文学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她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创作,开始积极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她加入了天津市静海区诗源缘词协会,在这里,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协会的活动中,她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学习到了更多的创作技巧。她的作品也在一次次的交流与修改中,变得更加成熟。
然而,元洪霞并不满足于在海河之畔的创作。黄河,那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直是她心中向往的文学灵感源泉。她渴望能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将黄河的雄浑融入自己的作品中。终于,在一次文学采风活动中,她踏上了前往黄河的旅程。
当她第一次站在黄河岸边,那震撼的景象让她久久说不出话来。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犹如一条巨龙,展现出无尽的力量。黄色的河水裹挟着泥沙,汹涌澎湃地向前奔涌,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这一刻,她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的伟大与包容,也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在黄河哺育下的坚韧与顽强。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迫不及待地记录下眼前的景象和内心的震撼。在黄河边的日子里,她每天都沉浸在创作中,以黄河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诗歌和散文。她的文字不再仅仅是温柔细腻的描绘,更增添了一份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
回到天津后,元洪霞将海河与黄河的情感与灵感相融合,创作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在她的笔下,海河与黄河不再是两条孤立的河流,而是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她的作品中,既有海河的婉约柔情,又有黄河的豪迈奔放,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凭借着出色的文学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元洪霞在文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她成为了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会员,这是对她诗歌创作的认可。她的作品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在“大运河杯”读书系列活动中,她荣获诗词比赛二等奖,这一荣誉更是对她文学实力的肯定。她的多篇诗歌、散文、教学随笔等分别发表在《中学语文报》《黑龙江文学》《天津日报·静海文汇》等刊物上,让更多的人读到了她的作品,感受到了她笔下海河与黄河的魅力。
随着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元洪霞也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她成为了青年文学家杂志社芜湖分会理事,积极参与文学社团的组织和推广工作。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爱上文学,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后来,她又担任了中国河子文艺社副社长、副主编的职务,这对她来说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河子文艺社,元洪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积极组织各种文学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文学讲座、创作研讨会等,为文学爱好者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她认真审核每一篇投稿作品,耐心地为作者提出修改意见,帮助他们提升作品质量。她还鼓励年轻的文学创作者大胆创作,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她的努力下,河子文艺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加入,大家在这里共同成长,共同追逐文学梦想。
元洪霞的文学之路,就如同海河与黄河的流淌,从未停歇。她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她的作品《麦怀胎》中,我们能看到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她将一粒种子孕育成麦的过程,比作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与伟大,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展现出生命的力量与美好。这篇作品不仅体现了她高超的文学技巧,更反映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如今,元洪霞依然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她常常说,海河和黄河是她永远的创作源泉,她要用手中的笔,继续书写这两条河流的故事,书写更多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美好篇章。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海河和黄河的水一样,流淌在人们的心中,滋润着每一个热爱文学的灵魂。
在天津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元洪霞这位中国河子文艺社的副社长、副主编,正以海河与黄河为墨,以岁月为纸,用她的文字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文学梦想,也为更多的文学爱好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她的文学之路,必将在海河与黄河的融情风采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