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浸染了整座长安城。
白日里因科举与尚方宝剑掀起的惊涛骇浪,此刻暂时潜伏于幽深的巷陌与戒备森严的府邸之内。
御书房中,烛火摇曳,映照四壁。
李君亦面容沉肃,修长的指尖在冰冷的龙案上轻轻叩击。
那富有节奏的轻响,在寂静的殿宇中回荡,似乎在为一场即将来临的雷霆风暴,敲下最后的音符。
房玄龄怀中紧抱的那柄尚方宝剑,是悬于明处的利刃,足以震慑朝堂文武,尤其针对那些心怀叵测、首鼠两端的世家大族。
然而,李君亦心中清楚,真正汹涌的暗流,往往潜藏在更深的水面之下,绝非寻常手段可以轻易触及。
“宣李儒、程昱觐见。”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金石掷地,清晰地穿透了御书房的宁静。
殿外侍立的内侍闻声,忙躬身领命,脚步匆匆地退了下去。
未过多时,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踏入了这大唐王朝权力中枢的核心之地。
走在前面那人,正是李儒。
他身着一袭暗色常服,面部轮廓瞧着有几分柔和,然而眉宇开阖间,却总萦绕着一股难以捉摸的幽深气息。
此人乃是顶级人杰,已臻大圣境五重修为,其智谋狠辣无比,行事素来不拘常格,却总能一针见血,直捣黄龙。
紧随其后的,便是程昱。
他同样是顶级人杰,修为亦是大圣境五重。
程昱的身形更显挺拔,神色沉稳如山,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不带半分虚浮。
此人亦是智计超群之辈,性情坚毅刚猛,行事向来果敢决断,从不拖泥带水。
“臣李儒(程昱),参见陛下。”
二人行至御案之前,齐齐躬身,口中称臣。
“平身。”
李君亦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二人免礼。
“深夜召二位爱卿前来,朕确有一桩事关国本,却又不宜大肆声张之事,需交付尔等秘密处理。”
李儒与程昱二人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神情中察觉到了那份凝重。
能让陛下如此郑重其事,并且明言需要暗中行事的,绝非等闲差事。
“科举取士,此乃朕为大唐万世基业所立下之国策。”
李君亦的语声平缓,却字字重若千钧,砸在二人心头。
“房玄龄等人负责主持科场,尚方宝剑朕亦已赐下,此为阳谋,堂堂正正,摆在台面上,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但朕忧心,总有些不识大体、心存侥幸的蠢物,会于暗中兴风作浪,试图干扰科举,甚至……”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可那“动摇国本”四个字吐出,李儒和程昱的心弦骤然绷紧,如临深渊。
“陛下圣明。”
程昱率先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科举之举,无异于挖掘世家门阀之根基,其间阻力之大,可想而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李儒则稍稍垂下头颅,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峭弧线。
“陛下之意,便是要臣等,将这些潜藏于阴影中的硕鼠,一只只都给揪出来,清理干净?”
“正是此意。”
李君亦微微颔首,算是肯定了李儒的猜测。
“朕要你们动用手中掌握的所有情报网络,无论是军中安插的暗谍,还是江湖之上培养的密探,亦或是你们各自秘密经营的隐秘力量,给朕彻查朝野内外,所有对科举心怀不满,可能会在暗地里下绊子、使阴招的个人与势力。”
他话音稍作停顿,语气陡然转厉:“不仅如此,那些盘踞地方,鱼肉乡里,荼毒百姓的贪官污吏;那些尸位素餐,不思进取,占据茅坑不拉屎的冗官庸吏,也一并给朕查个底朝天!”
“朕想要的,是一个真正海晏河清的大唐,一个能让贤才尽出其力,能让万民安享太平的大唐!”
“任何胆敢阻碍于此的顽石,都必须被彻底清除,不留后患!”
李儒躬身应道:“臣,遵旨。只是,若查实之后……”
李君亦嘴角勾起一抹寒冽入骨的弧度。
“朕给房玄龄尚方宝剑,为的是给科场定下规矩。而朕将授予你们的,是远超于此的权柄。”
他自龙案下方,取出一枚通体玄黑的令牌。
令牌之上雕刻着繁复玄奥的云纹,中心一个古朴苍劲的“供”字,散发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沉重威压。
“此为供奉阁调动令符。”
李君亦将令牌推向二人。
“太虚宫的供奉,上至虚空子前辈,下至准帝长老,若有必要,皆可凭此令符调动。”
“朕允你们,先斩后奏!”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即便是素以沉稳坚毅闻名的程昱,也不由得身形微微一震。
李儒更是呼吸都有了那么一瞬间的凝滞,才勉强恢复如常。
供奉阁!
那可是大唐王朝真正的擎天玉柱,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帝尊境的天阳帝尊轻易不履凡尘。
圣帝境的太虚宫老祖虚空子,便是足以定鼎乾坤,威慑天下的无上存在。
大帝境的太虚真人和九位太上长老,任何一位跺跺脚,都能让一方天地为之震颤不休。
准帝境的十八位长老阁长老,亦是寻常势力难以仰望,只能顶礼膜拜的顶尖战力。
调动整个供奉阁的力量,还赐予了先斩后奏之权!
这代表着陛下已下定决心,将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涤荡一切潜在的威胁与污浊,不留丝毫余地,不给任何宵小之徒以可乘之机!
“臣李儒,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定让那些宵小鼠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血债血偿!”
李儒的声音里,透着一种压抑不住的亢奋,他仿佛已嗅到了血腥的气息,宛若一头即将展开一场酣畅淋漓猎杀的孤狼。
程昱则深深吸纳一口气,而后郑重无比地俯首。
“臣程昱,领旨!定会竭尽所能,为陛下扫清一切障碍,肃正大唐朝纲,还朗朗乾坤!”
“很好。”
李君亦微微颔首,神色平静无波。
“记住,朕只要结果。”
“那些蛀虫,那些绊脚石,查出一个,便处置一个。”
“朕的耐心,向来不多。”
他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带着无匹的威严。
“杀!”
“无!”
“赦!”
最后三个字,冰寒刺骨,掷地有声,整个御书房内的空气都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李儒与程昱再次深深躬身。
他们心中已再无半分旁骛,唯有彻骨的寒意与不容动摇的决绝。
一场即将席卷整个大唐官场,乃至波及各大世家门阀的血色风暴,将由他们二人亲手掀开序幕。
长安的夜,愈发深沉,浓得化不开。
而在这无边的夜幕之下,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已悄然铺开,正静静等待着那些自以为是的猎物,一头撞入这精心布置的必死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