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终于盼您来了。”刘协的声音传来。
“刘备拜见陛下!”
“臣等拜见陛下!”
众人纷纷行礼。
刘协说道:“众爱卿免礼。”
当天,关于刘协现身冀州邺城的消息迅速扩散,全城为之震撼。
“什么?陛下远赴而来,自长安抵达邺城?”
“长安局势动荡,陛下此行似是避祸邺城。”
“冀州牧身为皇室宗亲,救助天子功不可没!”
“日后定能助汉室重振辉煌。”
上下官员与百姓皆议论不已。
消息自邺城扩散四方,愈演愈烈。
一场变局正在酝酿。
次日。
华雄、胡轸、张济、张绣四将由河内入魏郡。
带来近两万兵力。
刘备出城三十里相迎。
“属下等拜见主公!”
四将拱手施礼。
“很好,甚好!”
刘备扶起众人。
“校尉贾诩,可否在军中?”
此言出口,张济大吃一惊。
“主公怎知文和其人?”
贾诩不过张济麾下一介无名校尉。
竟也被主公所知?
张济此刻全然不知真相。
刘备再次询问:“文和在否?”
见张济迟疑。
张绣在一旁答道:“主公,贾诩确实在军中。”
片刻后。
贾诩随张绣至刘备面前。
“西凉贾诩,见过冀州牧。”
贾诩恭敬行礼。
“文和先生,请随我来,引荐给一位故友。”
刘备未多言,即带贾诩离去。
不久之后。
州牧府偏房。
贾诩遇见旧识。
李儒。
“文优!”
贾诩脱口而出。
“皇叔竟接纳了你?”
贾诩难以置信。
李儒感慨良深。
他本拟写信呈给主公,却毫无期待。
未曾想,结果竟是刘备亲赴长安城外,与他彻夜长谈。
“如今,主公委我为锦衣卫祭酒。”
言罢,李儒拿出一块令牌及一青铜面具。
“此生,这面具恐将伴我左右。”
戴上后,他又问贾诩:“关中的西凉军,仿若无根浮萍。”
“文和,可有计策?”
贾诩点头回应:“我已为李傕、郭汜谋划。”
“西凉军的命数,全系于他们二人之念。”
临别时,贾诩托人送李傕一个锦囊。
嘱咐危急时方可拆开。
“如此,你我皆算竭力了。”
“此后生死随缘。”
夜深。
刘备历经长途奔波回冀州,疲惫不堪。
刚入夜即入睡,随之入梦。
梦中,他见到先祖刘胜。
“玄德,冀州恐即将面临重大变故。”
“刘协在邺城之事,已传遍天下。”
“诸候岂会坐视你在此建立朝廷?”
“必联合攻冀州。”
这是必须面对的一劫。
不论是谁秉持天子号令,都将如此。
挺过之后,便可尽情享用掌控天子的优势。
“还请老祖指点!”
刘备恭敬求教。
刘胜一挥袖,眼前浮现一道蓝幕。
刘备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梦中的先祖,总是有着惊人的能力。
此刻,光幕上展示的是大汉版图。
“冀州位于黄河附近,被并州、幽州、青州、兖州、司隶环绕。”
“其中,兖州有刘岱、曹操;青州有袁绍、孔融。”
“幽州有刘虞、公孙度。”
“司隶还有吕布、王允。”
刘胜分析道。
“更不用提南阳的孙坚、淮南的袁术、徐州的陶谦、荆州的刘表。”
“消息传开后,四方诸侯齐聚冀州,压力必然不小。”
但刘胜早有应对之策。
“关中的局势暂时无需担忧。”
关中的吕布真的不足为惧吗?
刘备听后,不禁一怔。
刘胜说道:“西凉军定会与吕布产生冲突,他无暇分身。”
“玄德只需专注于兖州、青州、幽州这三个方向即可。”
于是。
刘胜将战略布局详细告知刘备。
“玄德手下有郭嘉、荀谌、田丰、沮授、刘晔、贾诩、李儒等人。”
“运筹帷幄,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你只需安排他们施展谋略退敌,切忌轻率介入!”
刘胜反复叮嘱。
历史上董卓刚愎自用,袁绍虽有诸多机会却屡次选错,这给了刘备大胆用人之机。
“你派谁驻守何方,尽可安心。”
刘胜再次强调。
“先祖教诲,备时刻谨记。”
刘备恭敬行礼。
随即。
刘备从梦境中醒来,辗转反侧再难入眠。
冀州牧府并不适合作为天子行宫。
此时,刘备召见了甄俨。
甄俨得知刘备打算在邺城修建新皇宫,便说道:“此事关乎重大,还需仔细斟酌。”
“你有何难处?”刘备询问甄俨。
甄俨直言:“不知该如何说服商贾自愿出资。”
此话属实。近期刘备多次向冀州商贾筹款,也让甄俨倍感棘手。
刘备沉默片刻。
忽然,刘备脑海中浮现老祖的提议。
“此事易如反掌,只需上奏天子,设立一个有名无实的商业司。”
“这样的机构,可以任命数十名商贾担任官员。”
“仅授虚职,不赋实权。”
听完老祖的建议,刘备十分欢喜,立刻与甄俨商讨起来。
天明后,刘备直接面见刘协,商议相关事宜。
……
董卓被杀、天子迁驾冀州邺城的消息迅速传开,引发各地不同反响。
关中之地,尽管董卓已亡,但西凉军仍有数十万之众,以李傕、郭汜为首,逐渐集结。
右扶风境内,某座城池的大殿内,李傕、郭汜居于中央,左右两侧有数十位西凉将领分列而坐。
其中一位便是侥幸逃离长安的樊稠。
樊稠遭张飞击败,逃至右扶风,与西凉军余部会合。
“诸位,相国身故,长安亦落入吕布之手。”
“虽天子已迁至邺城,但朝廷终将视我等为叛党。”
李傕环视四周,缓缓说道。
西凉军众将齐聚一堂,商讨未来的方向。
“自董卓故去后,我们暂由李傕和郭汜统领。如今局势未定,西凉军究竟该如何前行?”
“长安方面,吕布已掌控大局,他不会容忍我们的存在。若继续对抗,恐招来灭顶之灾。”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投诚,或许还能争取一线生机。”
“投诚?绝不可行!朝廷对我们的所作所为心存芥蒂,一旦投降,必遭清算。”
众人议论纷纷,各执己见。有人主张返回凉州,甚至提议逃往西域;有人则力主进攻长安,却惧怕吕布的强大实力。
这时,郭汜缓缓开口:“长安传来消息,朝廷意图对我们赶尽杀绝。”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恐惧笼罩全场。
“既然如此,不如退回凉州,实在不行,便远走他乡。”
有人提议退避三舍。然而,李傕冷哼一声,“我们能控制一次朝廷,就能控制第二次。若朝廷执意要除掉我们,那便是他们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