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略作沉吟,本想派赵云留守,但考虑到自己与关羽关系更为密切,这点毋庸置疑。
“云长若守魏郡,我需派一谋士辅佐你。”
刘备目光转向沮授。
沮授立刻领会:“愿助云长守卫魏郡!”
见沮授主动请缨,刘备心中稍定。
为以防万一,刘备又命朱灵、吕虔两位将军暂留魏郡,作为关羽的副手。
陈到则率军巡查邺城。
张燕带八千兵马驻守魏郡南部。
周仓率六千人马巡查魏郡东部。
部署妥当后,刘备带领主力返回中山。
待刘备大军抵达中山郡安喜县时,田丰、麹义出城相迎。
进入城内大殿后,双方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计划。
麹义向刘备报告了公孙瓒军队的动向。
“公孙瓒正率军推进至中山郡。”
“同时,他与博陵太守联手,向博陵郡各地发布文书。”
“消息传来,博陵局势骤然紧张。”
“各县城迅速响应,纷纷调动兵力。”
麹义将一幅地图呈给刘备。
“主公,公孙瓒的幽州军以及博陵太守的博陵军,如今驻扎在唐河边。”
“营地绵延不绝,沿河而建。”
此言一出,帐中众人皆神色凝重。
麹义接着道:“而且,他们的营帐并未设置栅栏。”
未设栅栏?
刘备略感诧异。
但他随即明白过来。
“伯珪的军队多为骑兵。”
“不设栅栏,一是方便骑兵行动,二是或许他认为,在冀州这片土地上……”
“已无人能对他们形成威胁?”
刘备叹息一声。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如此自负。”
大殿之内。
麹义陈述完情况后,田丰补充了更多情报。
“公孙瓒的部队行事嚣张,军纪松弛。”
“有探子发现,严纲曾多次劝诫公孙瓒注意军纪问题。”
“然而公孙瓒并不认同,甚至不觉得有何不妥。”
听闻田丰之言,刘备忍不住笑了。
“我的这位师兄,从求学时起便是如此脾性。”
“在他心中,军队骄纵并非坏事。”
“他甚至觉得,若不如敌军骄纵,又怎能取得更大的功绩?”
刘备稍作停顿。
“不过呢……”
刘备沉声道:“此人显然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众人目光齐齐投向刘备。
刘备语气坚定:“我的部下并非塞外蛮夷。”
公孙瓒依仗多年边疆作战经验,试图将其用于对付刘备,却发现此法并不适用。
荀谌上前建议:“主公不妨先发制人,在檄文中揭露公孙瓒的狂妄无礼。”
刘备饶有兴致地询问:“友若,如何先发制人?”
殿内众人再次聚焦于荀谌。
荀谌拱手道:“宣称公孙瓒轻视朝廷,滥杀无辜,导致生灵涂炭,激起民愤。”
他言辞铿锵,如陈述事实。
众人皆震惊不已。
荀谌续道:“主公心系汉室复兴,冀州、幽州百姓均仰赖主公。公孙瓒却图谋不轨,主公虽势单力薄,仍坚守初心。”
众人听后一致赞同。
“此计甚妙!”
“借此可观察各地太守是否真心效忠。”
众人商议热烈。
忽有一人站出,正是麹义。
“主公曾令我训练精锐。”
麹义的话打断了讨论。
“如今已训练完毕。”
“再加上诸位同心协力,公孙瓒必败无疑。”
“我愿带领本部精锐,直取幽州兵马!”
麹义豪情满怀。
“好!”
刘备大喜。
随即,
刘备一面命荀谌起草讨伐文书,分发各郡。
另一面,
派遣麹义统率兵马迎击公孙瓒。
次日,
刘备大军多驻扎于安喜县。
同时,在安喜县设立粮草转运站。
高览负责粮草辎重的供应。
麹义率先出发。
消息迅速传开。
对岸唐河,
公孙瓒和博陵太守得知刘备起兵后,
便有意放缓步伐,
只为大战时能以高昂士气压倒对方。
军营之中,
公孙瓒听到刘备即将交战的消息,兴奋不已。
“若非玄德主动出战,拿下冀州还要费不少力气。”
“如今玄德亲赴前线,冀州已是手到擒来!”
幽州兵马加上博陵郡官兵,总计近四万兵力。
步卒三万以上,
骑兵破万。
五彩旗帜层层排列,宛如天边云卷。
狂风袭来,
旗帜飘扬,遮天蔽日。
“此刻我军气势如虹,董卓当年的西凉军也无法相比。”
公孙瓒捋须微笑。
“报!主公!”
“刘备已距我军六十里扎营完毕!”
探子的报告让公孙瓒沉思片刻。
“速召使者前来!”
公孙瓒嘱咐使者:“玄德性情如此,你此去切记。”
使者领命后前往刘备营寨。
刘备于高台遥望远方,公孙瓒的大军营寨清晰可见。
“不设防御,气势嚣张,伯珪此战必败。”刘备暗自思忖。
忽然有士兵来报:“公孙瓒遣使求见。”
刘备吩咐:“请其至中军议事。”
使者呈上公孙瓒的口信,语气谦和,表明欲与刘备重温同窗旧谊。
刘备点头应允,次日亲赴约定之地。
诸将担忧公孙瓒可能设伏,刘备却坚信其为人坦荡。
最终,刘备如期而至,双方重叙往昔情谊。
刘备敢称第二,无人敢居首。
“主公行事当谨慎,平安方能长久。”
田丰进言劝诫。
性情刚正的田丰,始终不信服公孙瓒。
纵使刘备亲口担保,说公孙瓒是光明磊落之人,
在田丰心中,刘备的安危比公孙瓒更为重要。
因此,他对刘备直言相告,毫无保留。
“不妨派子龙前去策应,”
“以防公孙瓒突生变故。”
赵云武艺超群,忠诚刚烈,自是稳妥人选。
“再遣人告知南边的张飞、颜良、张合等人,”
“让他们随时准备北上,与主公里应外合!”
田丰直言无忌,从不遮掩。
“元皓,若你在我的师兄帐下,”
“定会因直言而受责罚。”
刘备微笑道。
“丰一片赤诚,何惧主公责备?”
田丰明白刘备所指何意。
“天下可无丰,不可无主公!”
此刻田丰慷慨陈词。
刘备叹息:“也好,便依元皓之计。”
一道道军令迅速传布。
次日清晨。
朝阳初升,霞光漫天。
对面的公孙瓒早已立于两军阵前。
身旁的博陵太守忧心忡忡:“伯珪,”
“我看刘备军纪严明,绝非乌合之众。”
听闻此言。
公孙瓒冷眼瞥过,口中尚有酒气未消。
“我岂会不知玄德部下英勇善战?”
“然则,为争夺冀州,我必与玄德一战!”
“跋涉千里从幽州而来,”
“若临阵退缩,又怎能驾驭这些骄兵悍将?”
昔日同门之谊,今朝难免一战……
早年,公孙瓒与刘备皆师从卢植。
时至今日,二人境遇早已天差地别。
刘备坐拥冀州牧之位,高居庙堂。
公孙瓒却仍被幽州刘虞压制,无寸土可守。
此般处境令公孙瓒满心郁结。
昨夜,他独饮至醉,愁绪难消。
“趁玄德尚未稳固根基。”
“若此时再不行动,更待何时?”
公孙瓒神情凝重。
“如今不取冀州,日后玄德站稳脚跟,我便彻底无缘。”
公孙瓒心中明镜似的。
此次南下,他并未告知刘虞。
实为擅自出兵。
与刘虞之间的裂痕已无法弥合。
故此南下,他必须占据一方领地。
本与袁绍商定瓜分冀州。
谁料刘备突施奇计,致使袁绍败退,冀州易主。
公孙瓒自觉成了他人棋子,满腹不甘。
不久后。
敌阵之中走出一人。
步伐沉稳。
公孙瓒抬眼望去,来者正是刘备。
“伯珪兄!”
“玄德弟!”
仿若久别重逢。
二人催马靠近。
直至相隔二十步时,默契停驻。
“上案桌、备酒食。”刘备吩咐道。
身后士兵搬来了两张案桌和两副餐具。
还有两份酒食。
这些东西全被摆放在刘备与公孙瓒之间。
刘备率先下马,在案桌后落座。
“伯珪兄长,请。”
见状,公孙瓒也不矫情,下马后直接走到案桌旁坐下。
“自从诸侯联军解散后,我对兄长一直十分挂念。”
“不知兄长在幽州过得可好?”
刘备寒暄道。
公孙瓒自斟了一杯酒,毫不犹豫地饮尽。
接着又一杯接一杯,直到第六杯才停下,缓缓开口。
“北地寒冷,远不如冀州舒适。”
这是他的真心话。
“前几天老师回涿郡,我想去拜访。”
“却得知老师已被玄德接走。”
“玄德在中山郡设立官学,实在令人钦佩。”
公孙瓒感叹道。
“我也正打算在冀州创办一所讲武堂。”
“只是缺少经验丰富的将领担任教官。”
“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刘备问道。
讲武堂的概念是由靖王老祖刘胜传授给刘备的。
专为快速培养中低级军官而设。
但刘备现在仅有一个构想,并未付诸实践。
毕竟他得先把官学办好。
再着手讲武堂的事。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讲武堂?”
公孙瓒听后微微一愣。
玄德的想法为何越发奇特?
“恐怕我难以胜任。”
公孙瓒摇头说道。
“玄德如今已是朝廷任命的冀州牧,接下来有何计划?”
这时,公孙瓒终于主动提及正题。
刘备洞悉公孙瓒的心思。
“兄长之前莫非与袁绍密谈,欲瓜分冀州?”
“如今,冀州牧之位已归刘备。”
“所以兄长特地前来。”
“借叙旧之名,探询冀州未来归属?”
话音刚落,公孙瓒便坦然点头。
毫无迟疑。
刘备微笑道:“兄长觊觎冀州郡县,恐难如愿。”
果断拒绝了公孙瓒。
公孙瓒似早料到结果。
起身离席。
“既然如此,战场上一较高下。”
饮尽杯中残酒。
“战后若想在冀州任职,我定尽力安排。”
刘备亦随之起身。
“玄德,虽你军容鼎盛,但冀州地势平坦,我军铁骑纵横,你未必能抵挡。”
公孙瓒冷笑一声,跃上战马,迅速返回本阵。
刘备未再多言,只命人撤去宴席。
不久后,他返回中军大帐。
下令道:“待幽州军败时,无论何人遇公孙瓒,务必活捉。”
此言未尽,众将皆明其意。
若未能生擒,公孙瓒将无生路。
深夜,刘备巡营一圈后,嘱咐诸将严防公孙瓒夜袭,方回帐歇息。
入梦后,遇见了靖王老祖。
“老祖。”
刘备躬身行礼。
忽然,刘备察觉到老祖的身影似与往常有所不同。
最显着的变化,便是那原本银白如霜的发丝中,竟夹杂了几缕黑发!
“老祖,您的头发……”
“玄德,无需惊讶!”刘胜转过身说道。
刘备的出色发展,也让刘胜获益良多,白发转黑不过是其中一项。
“玄德,你当真想收服公孙瓒?”
刘胜问。
刘备坦然承认,并未否认。
“备早年在幽州时,屡次承蒙伯珪相助。”
“今日战场相逢,感念旧恩,定当回报!”
昔日刘备身处幽州,愿意伸出援手者寥寥无几。
刘胜听后,轻叹一声。
“有些话,我必须对你说清楚。”
见刘备提及旧恩,刘胜决定提醒他。
“请老祖直言,备洗耳恭听。”
刘备态度谦卑。
刘胜言道:“玄德志向远大。”
“自幼便怀抱壮志,心系苍生,欲兴复汉室。”
话至此处,刘胜话锋一转。
“然而公孙瓒并非如此。”
“他乃军阀割据之人。”
“玄德以民为本,重情义。”
“而公孙瓒的理念与玄德截然相反。”
“他不会真心为民,也不关心百姓疾苦。”
刘胜解释道。
换言之,
公孙瓒或其他诸侯,大多以权势为中心。
不像刘备,虽有广阔疆土,却视之如尘。
“公孙瓒性格高傲,未必肯与玄德合作。”
刘胜补充道。
刘胜说完后,静静等待刘备的回答。
许久,刘备才缓缓起身拱手道:“前辈,我明白多半会如此。”
“但我仍愿一试。”
即便失败,亦无遗憾。
“好。”
刘胜点头递过一枚丹药,“此为疗伤圣品。”
此丹乃刘胜先前因系统任务所得。
“近来奉孝饮酒次数渐多。”
“你将此丹溶于酒中送他服用。”
以免他出意外。
“奉孝此刻在定州,我正欲前往……”
刘备话未尽。
便被刘胜打断:“昨日,他已到安喜县。”
刘胜言毕。
刘备大吃一惊。
“前辈如何得知?”
人卧病榻尚能洞悉天下事?
“他此次前来,正是向明公表明立场。”
“切莫错过良机。”
刘胜叮嘱道。
自始至终,郭嘉都未正式表态。
直至今日,刘备占据冀州牧之位,郭嘉终于迈出这一步。
否则,待主公势力更盛,恐再无容身之地。
“前辈,是他?”
刘备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