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据出生基本上来说就是一件静悄悄的事情。毕竟,这一年有太多太多让人觉得可圈可点的事情发生着,宰相家添个儿子,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一年,最让曹操出风头的事情,算得上是将蔡文姬从匈奴赎了回来,给她再安排了一桩婚姻,嫁给了董祀。
我一开始有些好奇,为什么曹操没有将蔡文姬赎回来之后,自己纳为小妾呢?
后来想想,还是曹操高明。
曹操如果将蔡文姬纳为小妾,很显然太小瞧曹操了,也容易让人误会他曹操是为了大义才花重金赎回的蔡文姬。
可是,当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之后,还给她安排嫁给了门阀士族当妻子,那就是百分百的美名外扬了。
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我就不多说了。
这时候的曹植,卞氏的三儿子,才十一岁,已经特别出色了。他不仅能背诵《诗经》《论语》和当时的楚辞汉赋,而且背诵的数量惊人,达到了数十万言。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诵。
这时候还没有唐诗宋词,但像曹植那样年纪轻轻已经熟读了《诗经》《论语》和楚辞汉赋的并不多见。这时候的曹植,也已经开始写一些文字了。他所写的文字,在他那个年龄段中,已经很出色。
曹植十一岁,这时候虽然邺地还在袁氏掌握之中,曹植铜雀台作赋不可能。但这时候的曹操,确实很得意曹植的文学造诣。
我在想,曹操大约是想让曹植当曹魏政权的宣传工作的。毕竟,曹丕又要行军打仗,又要写文写赋来进行政治宣传,着实太为难他了。
可惜,曹操和卞夫人可能没有说清楚,曹丕和曹植两人在这一点上也没有达成共识。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同样常常出生入死的亲兄弟曹彰。
杨修被安排到曹植的身边,大约也就是因为曹操想让曹植扛起宣传的重任吧?
可惜,杨修虽然很有才华,但政治觉悟不高,他不知道,有些话是知道了也不能说的,最终被曹操直接杀了。这时候的杨修,当然还有一些时间可以好好活着。杨修与曹植的交游,这时候才刚刚开始。
“怎么,又开始心疼杨修了?”言言又冒出来了。
“不,没有必要。”我笑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杨修那种类型的人,我难以说服。而且,他是被安排与曹植关系密切,又不是与曹冲关系密切。说得少了劝不动,说得多了反惹自己一身臊,我还是不去给自己找没趣了。”
“你这时候倒是挺清醒的。”言言笑着,“所以,你接受了当曹操小妾的事实了?”
“《周易》里特别强调,人要自强不息,人要厚德载物,人更要懂得审时度势。人定胜天,首先要定,才有胜的可能。”我笑着,“一个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拎不清的人,又怎么可能不碰得头破血流的?”
“哦。”言言笑了,“所以,你现在的重点是什么?”
“能够为天下百姓纾解苦难的地方,尽量做一点。生儿育女,教好三个孩子。”我笑着,“自己的事情先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即使是和曹操生儿育女?”言言笑着问道。
“又没有给我选择权。”我哈哈一笑,“穿越过来就是曹操的妾,这个开局既然没法改,就稍微改改命运里可以改的内容吧。”
我可不想进一步当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