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龙独立军与国民党军队对峙,冲突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局势陡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而这转机的背后,是抗战大义对各方的深刻感召。
正当蒋介石调兵遣将,试图以武力迫使炎龙独立军就范时,淞沪战场的局势再度风云突变。日军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军队内部的这场纷争,认为有机可乘,于是迅速调整部署,集结兵力准备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
日军的侦察机频繁在战区上空盘旋,收集中国军队的情报。他们发现国民党军队的部分精锐力量被调离前线,用于对付炎龙独立军,导致正面防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虚。日军高层决定抓住这个绝佳时机,一举突破中国军队防线,扩大在淞沪地区的战果。
大批日军部队开始向中国军队正面防线移动,坦克、火炮等重型装备也在快速集结。日军的轰炸机群在机场待命,准备对中国军队的阵地、补给线和指挥中心进行大规模轰炸。前线战事吃紧,一场新的危机正迅速笼罩着淞沪战场。
面对日军即将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内部有识之士纷纷意识到,此时若继续陷入内部纷争,无疑是给日军可乘之机,将对抗战大局造成毁灭性打击。一些国民党军队中的将领,深知抗战大义,不愿看到因内部矛盾而让国家陷入更深的危机,他们开始在国民党高层中奔走呼吁,希望停止对炎龙独立军的打压,一致对外抗击日军。
在民间,广大民众也对蒋介石的行为表示不满。他们深知炎龙独立军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看到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严峻形势,民众纷纷要求国民党以抗战大局为重,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抵御日军。舆论的压力如潮水般向蒋介石涌来,越来越多的人发出“一致抗日,停止内耗”的强烈呼声。
炎龙独立军在林宇的带领下,始终以抗战大局为重。尽管遭受蒋介石的打压,但他们并未被仇恨蒙蔽双眼。林宇深知,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抗日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使命,绝不能因内部矛盾而自相残杀。
为了化解危机,林宇决定主动向国民党军队示好。他派遣使者前往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向其指挥官表达了炎龙独立军愿意搁置分歧、共同抗击日军的诚意。使者传达林宇的话说:“我们炎龙独立军从成立之初,就将抗日视为唯一使命。如今日军压境,我们愿摒弃前嫌,与贵军携手作战,保卫祖国的土地。”
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们在接到炎龙独立军的示好后,陷入了沉思。他们一方面受到内部呼吁团结抗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被炎龙独立军以大义为重的举动所打动。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决定向上级反映炎龙独立军的诚意,并建议停止打压行动,共同应对日军的进攻。
蒋介石在面对前线战事吃紧、舆论压力以及部下的建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决策。最终,他意识到此时继续与炎龙独立军为敌,将给抗战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无奈之下,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队停止对炎龙独立军的包围行动,同意双方暂时搁置分歧,共同抗击日军。
就这样,在抗战大义的感召下,一场即将爆发的内部冲突得以避免。炎龙独立军与国民党军队再次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共同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军队展现出了团结的力量,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保卫淞沪,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这场因大义而引发的转机,也让人们看到了在抗战的道路上,只要秉持着爱国的初心,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