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仓库里那台收割机是怎么回事?”江宁突然指着靠墙那的一台机器说。
“是市里的农机厂送来的,里面好多零件都被下了,说是给咱们维修部学习学习。
徐师傅他们拆了几次,又装了回去,说什么控制系统这些都没有,没什么研究的价值。”邓冉说。
那这些人还挺鬼,这控制系统就是负责整机的操作控制,拿走后肯定没办法研究了。
江宁打算有时间也好好的研究下这台机器,修好是不可能的,但看外表它的割台、脱粒装置还有传动系统还在,简单的了解下也是够用了。
江宁走了过去,围着它绕了一圈,把它旁边的零件那些拖开。
不过这台东风ZKb系列的联合收割机实在的有点大,六米长,三米宽,高都有2米多。他一个人拆,得拆到什么时候。
“我还没见过收割机里面长什么样呢,咱们一起把它拆开看看?”江宁打算约着这三个一起,速度要快点。
“这都快五点了,你确定?”邓冉把手上的活放下,看着他,方荣和陶盛也一样。
“额…我意思不是今天啊,咱们明天早上上班,吃完早点回来就弄?”
“行。那就明天早上再弄。”
四人把仓库里,他们拆开的机器又给装了回去。就回了维修车间,又摸了一个小时的鱼,才签完字,下班的铃声就响起来了。
江宁有时候都感觉不是在上班,而是有点像是在上学。
在厂门口遇到苏林,两人一起拿着手电筒照着回去的。
江宁看着漆黑的巷子不由得就想起沈越叮嘱他的话,他应该早就回到哈市了吧,哈市那么繁华,好玩的也挺多的。
不一会关峰也回来了,两人又约了饭,这次同样喝了酒,不过江宁喝的还是不怎么多,只比上次多喝了几口而已。
周五早上,也临近周末了,再加上下周一就是除夕,也要开始放年假了,整个工厂好像是提前进入到了过年的喜庆氛围中一样。
他们维修部里,大家都热烈地讨论着过年的计划,这次倒是没谁再讲那破坏气氛的话。
有家庭的要么回老家,要么就是要带着媳妇孩子回一趟娘家去,还要去走亲访友,这七大姑八大姨的,江宁听着就头大。
陶盛他们几个没成家的,就在愁这过年又要被一群亲戚催婚,就连方荣也已经说好初四要去相亲了。
江宁打算就除夕和初一待在牛棚里,其他时间看情况,反正可以进空间里也不无聊,宅个几天也是可以的。
额……好像他也得给人送礼,张栋家帮过他,李宇家,还有村里的老支书和村长也要送,还知青点也要拿点东西处好关系还行。
还有那林主任,不知道要不要给他拜年?就问了旁边的陶盛。
“可别,江哥你才来可能不知道咱们厂,这过年过节的,领导是不允许收礼的。”陶盛说。
徐师傅也接过话茬,“对,我在这厂里干了这么多年了,不仅是咱们主任,还有其他部门的领导也都一样。
这收礼、送礼的都会被全厂批评,从第一任厂长那就传下来的规矩了。”
“那位老厂长是当兵退下来的,咱们厂好多规矩都是他定的,这些年一直都延续了下来,领导不仅不允许收礼,就下属的聚餐也不能参加,说是保持距离。
我们部门聚了好几次,林主任就从来没来过。”张栋也说。
江宁觉得这农机厂也是怪,你要说管理严格吧,它关系户一大堆,就拿这维修部来说,陶盛和邓冉父母也是农机厂的。
但它又不准收礼,而且这些年来还能一直都在执行,这怎么看都有点违和。
原来昨天他们说好的,要去拆那台收割机,也都没去弄了,这今天上完,明天再上一天班,就放年假了,年假加休息日可以休息整整八天。
中午食堂更是热闹了,那排队打饭的队伍里,还有坐着吃饭的职工一个个讨论得起劲得很。
“供销社新到了一批灯芯绒,我准备给闺女做件新棉袄。”
“你们手真巧,我还是直接买现成的吧...”
“今年咱们车间集体买二十斤带鱼,老刘家亲戚在渔场...”
“回去又得被催婚,我娘连相亲对象都找好了...”
………………
就连那食堂打饭的大姐今天也格外大方了起来,每份素菜都多给了半勺,那肉也不颠了,直接就是一勺子。
还有那大喇叭,他还以为只是上下班的时候,放一放铃声,还有每天下午下班单曲循环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也放起了春节的欢快歌曲。
江宁一边吃饭,一边打量周围的这些人,他都多少年没感受过那么浓烈的年味了,从大学以后基本每一个节日都是他一个人过的,就没有这种概念。
大家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就连那抱怨声里同样带着几分喜悦在里面,江宁也不由的对这个年期待了起来。
下午上班的铃声才响起,几分钟后从广播里就传来后勤部主任的喊话:“注意了注意了!除了生产部门,各车间、各部门,现在开始发放年货!按在册人数,每个部门派代表到后勤仓库领取,......”
这生产部门占了整个厂一半的人,再加上有些产线一下子腾不出人,都是其他部门领完,他们后面慢慢的去领。
他们维修车间就齐江和邓冉去,这两要壮实一点,两人拉着小板车就去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才回来,人实在太多了排了老长的队,还要一个一个的核对。
这年货有:8斤面粉,3斤的肉,一瓶白酒,3斤粉条和3斤冻梨。还有一套肥皂、牙刷毛巾,20尺的布票和两斤棉花票。
他和方荣也都和于彬一样的,陶盛和邓冉是临时工,除了那肥皂牙刷和酒外,其他所有东西减半。
张栋和齐江是中级维修工,可以多发一套劳保用品,就是厚一点的鞋子、手套和围巾。徐师傅和老金是高级工,在张栋他们的基础上多加了三张电影票。
这幸好每样都是包装分好的,也不麻烦,最后一个大的布袋就装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