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幻梦”让林羽在冬季意外发现了温水脉,并巧妙地利用温水浇灌解冻冻土、硫磺渣块驱虫,实现了资源的双重利用。然而,就在他为冬季的生存燃起新的希望时,外部威胁却以一种凶猛的方式降临。一场名为绒羽劫掠的空袭,再次将林羽和他的山洞推向险境。
冬季的尾声悄然而至,阳光开始变得明媚,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林羽的山洞内,透明暖房里的抗寒小麦幼苗正茁壮成长,地热带来的温水也让他的生活多了一丝温暖。鼠患在煤球家族的守护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林羽甚至开始想象,等到春天来临,他就可以大规模地种植抗寒小麦,彻底解决食物问题。
然而,末世的平静往往只是表象。
这天下午,林羽正在山洞内整理工具,突然听到山洞外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啸声。紧接着,煤球发出了凄厉的惨叫。林羽的心猛地一沉,立刻冲出山洞。
眼前的一幕让他瞳孔骤然收缩——天空中,黑压压的一大群变异雕,正朝着山洞俯冲而下!这些雕体型巨大,翅膀展开足有数米宽,锋利的喙和爪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它们身上覆盖着厚重的绒羽,行动迅猛而充满攻击性。
这些变异雕显然是冲着山洞内的食物而来。它们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啸声,在山洞上方盘旋,寻找着入侵的突破口。林羽注意到,它们的目标主要是山洞入口和透明暖房。
煤球则在山洞外与这些巨大的生物周旋。它虽然勇猛,但体型与这些变异雕相比,无疑是螳臂当车。它灵活地躲避着雕的俯冲,试图驱赶它们。然而,很快,一只巨大的变异雕猛地俯冲下来,锋利的爪子重重地抓在了煤球的背部。煤球发出一声痛苦的哀鸣,重伤!它挣扎着在地上翻滚了几圈,然后趁着变异雕再次盘旋的间隙,一瘸一拐地逃回了山洞,躲在了林羽的身后,身体不住地颤抖。
林羽感到一阵心疼和愤怒。他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驱散这些凶猛的空中掠食者。他环顾四周,寻找可以利用的工具。他突然想到了之前在废墟中找到的一些荧光棒。这些荧光棒在末世前常用于照明或娱乐,本身并无攻击力,但它们表面光滑,在阳光下会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他迅速从背包中取出几根荧光棒,然后将它们掰断,让里面的化学物质发光。紧接着,他举起这些发光的荧光棒,利用阳光的角度,将反射的阳光猛地照向那些俯冲下来的变异雕。
“嘎吱!”变异雕对这突如其来的强光表现出明显的畏惧。它们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啸,身体在空中猛地一颤,然后试图躲避这股强光。林羽发现,这些雕畏光!它们对强烈的反射光线非常敏感。
林羽抓住这个机会,不断挥舞着荧光棒,将反射的强光射向变异雕。变异雕在强光的刺激下,变得烦躁不安,它们发出了不甘的叫声,然后开始缓慢地爬升,最终在林羽的驱赶下,不情愿地暂退了。
林羽看着远去的变异雕群,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成功地驱散了它们,但山洞也付出了惨重的损伤。
他转身查看山洞。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透明暖房的惨状。那层由塑料布和岩石搭建的暖房,已经被变异雕的利爪彻底掀翻。破碎的塑料布随风飘扬,下面的作物直接暴露在寒风中。他靠近一看,暖房内的抗寒小麦幼苗,在变异雕的摧残下,变得七零八落,大部分已经被冻僵,无法再存活。
“一周收成毁于一旦!”林羽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绝望。这不仅是他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更是他冬季最大的希望。现在,它们都被这些凶猛的空中掠食者彻底摧毁了。他感到一阵阵的心痛,仿佛自己的血肉被撕裂一般。
他将这次“绒羽劫掠”的惨痛后果,包括“变异雕群袭击山洞,煤球重伤逃回,林羽用荧光棒反射阳光驱鸟(雕畏光暂退),损伤:塑料棚被掀翻,一周收成毁于一旦”的经历,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末世中的外部威胁,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强大和多样化。
林羽看着被毁的暖房和枯萎的幼苗,心中充满了无奈。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他必须尽快修复暖房,并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准备。虽然这一周的收成毁于一旦,但他还有抗寒小麦的种子,他可以春季重启耕种。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也是他在绝境中寻找希望的方式。
他将这次“绒羽劫掠”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他不得不“春季重启耕种”的现实,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末世中的生存,就是一场不断地失去与重新开始。
这次变异雕群的袭击,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外部威胁和防御体系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他虽然成功驱散了雕群,但却付出了作物毁于一旦的惨痛代价,也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空中威胁的危险性。这种对外部威胁的直接对抗和损失,进一步凸显了第二卷核心逻辑中“平静表象下暗藏外部威胁的隐患”的深层含义——威胁不仅来自地下和地表,更可能来自空中。
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荧光棒的驱散作用只是暂时的,变异雕群迟早会卷土重来。他开始思考,除了荧光棒,还有没有其他更持久、更有效的防空手段?比如,利用噪音,或者利用更强大的反射装置。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够驯服这些空中生物,或者利用它们来预警,那将是更高级别的生物利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