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内脏发酵液的滋养下,山洞试验田的作物生长得更加旺盛,产量也持续攀升。林羽每天巡视着这片来之不易的绿洲,心中充满了满足。他知道,这片山洞农田已经能够为他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他本人也从一个挣扎求生的幸存者,蜕变成了一个掌握着多项末世生存技能的“自然工程师”。能够吸收放射性尘埃的菌丝网络也日益壮大,为山洞内部提供了额外的防护。
然而,在末世中,危险总是无处不在,即使是看似安全的山洞,也无法完全隔绝外界的威胁。林羽在一次外出搜寻物资时,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个被泥土半掩的金属罐头。罐头表面已经锈迹斑斑,但一个醒目的、用红色颜料手绘的“三叶形”辐射标志,却如同恶魔的眼睛,让他心头一紧。这个标志在末世前代表着核辐射的警告,意味着它内部的物品可能已被污染。
林羽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知道,辐射是末世中最隐形也最致命的威胁之一。它无色无味,却能悄无声息地侵蚀生命。他原本以为山洞的岩壁能提供足够的防护,但现在看来,即便如此,辐射物也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被带入。他没有专业的辐射探测仪,但他强烈的危机感和在“毒果幻境”中积累的经验告诉他,这个罐头绝不能随意处理。
他小心翼翼地用废弃的布包裹住罐头,确保不直接接触。他没有将其带回山洞,因为那样可能会将辐射带入他辛苦建立的避难所。他必须在洞外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林羽回想起末世前关于“生物修复”的知识,其中提到一些植物具有吸收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的能力。他曾成功利用菌丝吸收放射性尘埃,那么,是否也能利用植物来吸收深埋在土壤中的辐射物呢?他脑海中浮现出向日葵的形象,这种植物在末世前就以其强大的吸附能力而闻名,常被用于修复被污染的土地。
他决定进行一次危险的“辐射实验”。他选择了一块距离山洞较远、平时很少涉足的开阔地带。他用自制的铁锄,小心翼翼地挖了一个深坑,尽可能地深。他知道,越深越能阻隔辐射的扩散。当坑挖到足够深度后,他用长木棍将包裹好的罐头轻轻推入坑底。然后,他迅速用泥土将深坑填埋,并用大块的石头将埋葬点压实,防止动物挖掘。
接着,林羽便开始了他的“生物净化”计划。他从山洞试验田里取出一些经过筛选的向日葵种子。这些种子是他之前无意中收集到的,一直保存在一个干燥的陶罐中。他知道,向日葵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但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值得一试。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向日葵种子播种在埋有辐射罐头的上方土壤中。他希望,这些向日葵能够像无数个小型“净化器”一样,从土壤中吸收辐射物质,从而净化这片土地。
他每天都会去观察这些播种下去的向日葵。然而,结果却令人心碎。在辐射的侵袭下,大部分向日葵种子根本没有发芽,即使有少数发芽的,也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它们的茎叶畸形,颜色晦暗,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许多幼苗在还没长高就被辐射摧蚀,最终枯萎死亡。在最初播种的数百颗向日葵种子中,存活率不到10%。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辐射的威力远超他的想象。
林羽看着那些畸变的向日葵,心中充满了沉重。但他没有放弃,因为他发现,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然有少数几株向日葵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它们的茎叶虽然依然有些畸变,但却在持续地生长,甚至开出了小小的、变形的花盘。这些顽强的生命,给了林羽新的希望。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这些幸存的向日葵,用简易的辐射探测器(他用一块萤石和一小段末世前找到的微弱放射源制作的简易探测器,当靠近辐射源时,萤石会发出更强的微光),对向日葵周围的土壤和向日葵本身进行了测试。他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在这些存活的向日葵植株周围,土壤的辐射值竟然比埋葬罐头前下降了约30%!而向日葵植株本身的辐射值则有所升高,这表明它们确实吸收了土壤中的辐射物质!
这个发现让林羽激动得几乎颤抖起来。尽管死亡率高达90%,但那存活下来的10%的向日葵,却以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证明了植物净化辐射的可能性!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吸收,更是将致命的辐射物质从环境中移除,集中到植物体内,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他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赌局”,但他赢得了关键的数据。
他将这次“辐射实验”的全部过程,包括捡到辐射罐头、深埋处理、播种向日葵,以及向日葵的畸变、死亡率和最终的辐射下降数据,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甚至在旁边绘制了向日葵畸变的形态,以及辐射标志的图案,提醒自己辐射的危险性。这面墙,已经成为他在这末世中,每一次直面生死、挑战极限的真实记录。
这次成功的经验,让林羽对植物的“超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在末世中,自然界本身就蕴含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他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并引导这些能力,为人类的生存服务。他开始思考,除了向日葵,是否还有其他植物具有类似甚至更强的辐射吸收能力?比如一些苔藓、蕨类植物,或者某些变异的草本植物。
然而,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即使辐射值下降了30%,那片土地仍然存在辐射。而且,被向日葵吸收的辐射物质,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植物体内。如何安全处理这些含有辐射的植物,将成为一个更大的难题。直接燃烧可能会释放放射性气体,随意丢弃则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他开始思考,是否能将这些吸收了辐射的向日葵进行深埋,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将其进行“固化”,使其辐射物不再扩散。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将辐射物从植物体内“提取”出来,那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净化。
此外,林羽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环境净化领域。他意识到,辐射不仅仅存在于废墟中,可能也通过空气和水源进行传播。他需要更精确地探测辐射源,并建立一套更完善的辐射防护体系。他开始思考,是否能利用山洞本身的特点,建造一个更具辐射防护能力的区域?或者,能否利用更多能够吸收辐射的生物,在山洞周围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生物防护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