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下,物资成了和生命一样珍贵的东西。林羽早就明白,只有稳妥储藏下每一滴水、每一口干粮,才能安然撑过一次又一次变数。自打下定决心把山洞当作自己的长期根据地,他就开始为物资储备而焦虑。起初那些用藤条一编的筐篓虽然方便,却挡不住老鼠和山洞周围的小动物,食物一不留神就少了。每次深夜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他都忍不住皱紧了眉头,明白光靠守夜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彻底解决储存安全的问题。
转念思考,林羽突然想到人类古老的储物办法——用陶罐来密封食物。陶罐不但能防水隔绝空气,还不怕老鼠和小兽。可这种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陶罐得靠黏土烧制,而山洞周围浅表都是碎石和黄土,黏土的影子连个灰也没有。林羽明白,想要陶罐,自己只能亲自冒险去寻。
天刚刚亮,林羽就简单收拾行装:一把自制铁匕首,满满一皮囊的清水,一张手绘地图,全都背在身上。他吸了口气,还是决定独自出发。木然的阳光透进洞来,把他的影子拉长,映在石壁上。他深知,只有把这份孤独化作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末世才不是绝路。
林羽小心翼翼按照记忆出发。脚下踩着废墟里断裂的混凝土板砖,耳边时不时有风吹过层叠瓦砾。经过一片早已人去楼空的居民区,四处荒草纵横,路边有时还能看到陈旧破碎的衣物,一些墙壁斑斑血迹已经风干褪色,这一切,无声诉说着那日的劫难。他收紧了衣领,目光愈发沉静。
他避开主要通道,专挑最难走的小路钻行,就怕不小心招惹还未露面的危险。四处的寂静让人不寒而栗。就在他心无旁骛地挖掘可能有黏土的泥土时,头顶突然响起刺耳啸声。他猛然抬头,只见一只巨大的鹰形变异生物正盘旋低飞。那双冷冽的眼睛居高临下,翅膀张开几乎能遮天蔽日,锋利的爪子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冷光。林羽第一时间缩进一堵倒塌墙后,屏住呼吸,一动不动。
变异鹰在空中盘旋了片刻,像是在寻找着下一个猎物。就在它突然俯冲时,林羽灵机一动,推起旁边一块大石正对着鹰的侧翼。石块撞击声和巨鸟痛叫几乎同时响起,鹰扑棱着翅膀冲天而起,短暂失衡。林羽没有犹豫,瞬间转身,撒腿朝远处奔去。
一口气跑出老远,林羽回头发现那变异鹰似乎不愿再追,才心有余悸地停下。绕过几幢废墟,他终于在低洼处发现一片湿黏土层。林羽顾不得疲惫,弯腰挥铲,把最好的黏土小心挖下,装满背包。天色渐暗时,他才沿来路悄然返回山洞。
回到山洞后,林羽把带回的黏土摊开放在石板上晾晒,耐心清理掺杂的石粒和杂草。反复揉搓、搅拌直到触感软糯,他才放心地开始塑形。陶罐的形状越做越顺手,他按照所需分出大大小小不同规格。为了密封性,他用自然提炼出的汁液做粘合剂,小心地涂抹在每个罐口边缘。最后将陶罐摆在篝火旁慢慢烘干,时间在烟火与他专注的目光里悄然流逝。
几天后,陶罐终于完成,林羽把粮食和干货依次分门别类地装进新陶罐。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部分陶罐因厚薄不均出现了细裂缝,不仅没能完全密封,反而让罐中食物受潮变质。更棘手的是,一些易腐食品即便封罐也依然很快变坏,这让林羽不免有些沮丧。
不过,他从未打算放弃。林羽认真分析失败原因,把陶罐壁做得更厚,还特意在罐身外敷上一层薄薄的油脂,增加防水防裂效果。这回,他学会了经常开罐检查,把容易变质的食物优先消耗,定期更换新鲜粮食。伴随着一次次尝试,林羽对储藏方式越发熟练有效,食物损耗也大大减少。他终于能够安下心来,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其它生存事务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也逐渐变得有条不紊起来。夜幕降临,山洞外繁星点点,每当林羽安静地坐在洞口,思考着对于未来的规划,心里虽有不确定却更多了一份平静。他意识到,要想在这样的世界活得更久,不光要学会自保,更要掌握更多技能与知识,只有不断强化自己,面对未知时才能有底气。
有一天夜里,林羽在整理新整理好的陶罐时,不经意发现其中一个陶罐底部竟然刻着一串模糊符号。起初那只觉得是划痕,但认真观察后,他愕然发现这些竟和之前在山洞岩壁上看过的神秘图案极为相似。一种不安的预感在心底蔓延起来,这些符号是否暗藏着未被发现的秘密?它们和这片废墟又有怎样的联系?
不仅如此,林羽在之后清理洞口杂物时,还偶然拾到一枚被锈蚀严重的指南针。虽然早已失去指引方向的功能,但它的出现却点燃了林羽对外部幸存者、甚至未知文明遗迹的无限遐想。带着对谜题的渴望,他知道,必须跨出山洞,去更远的地方寻找答案和机会。他的求生之路,正悄然踏上一段新的探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