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盟缔结”让林羽通过驯化野猫“煤球”来守卫粮仓,有效缓解了鼠患,也让他认识到与动物协作的重要性。然而,他深知单一方法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煤球误食发芽土豆中毒后,他意识到不能完全依赖生物防治。现在,他将目光转向了更直接、更精准的机械手段,一场名为机械杀阵的捕鼠行动就此展开,却再次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生态连锁反应。
煤球的加入确实大大缓解了山洞的鼠患,林羽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山洞的修复和农田的耕种中。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煤球毕竟只是一个个体,而且它的捕食能力也有限。总有一些狡猾的老鼠能够避开煤球的巡逻,潜入山洞的更深处。
林羽回想起“粒金失窃”的教训,那些鼠辈的啃噬让他损失惨重。他决定开发一种更高效、更精准的捕鼠工具。他想到了末世前的机械原理,特别是杠杆原理。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把已经有些钝了的铁锄。这把铁锄是他从废墟中找到的为数不多的金属工具,也是他进行农业耕作的重要伙伴。他决定用铁锄改造捕鼠器。
他先在山洞墙角找到一处老鼠经常出没的通道。然后,他用木头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框架,将铁锄固定在框架上方,锄头朝下,锄柄则通过一根坚韧的藤蔓与地面上的一个触发器连接。当老鼠碰到触发器时,藤蔓就会松开,铁锄的重力便会利用杠杆原理,猛地砸下,将老鼠当场捕获或砸死。
林羽对这个设计感到非常满意。他认为这种机械捕鼠器比简单的陷阱更高效,也更具杀伤力。他在陷阱下方放置了一些麦粒作为诱饵。
然而,第一次试验的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第二天清晨,林羽兴奋地来到捕鼠器旁,却发现诱饵消失了,而捕鼠器并没有被触发。他仔细检查,发现连接锄柄的绳索,竟然被老鼠啃断了!几段被啃得七零八落的藤蔓散落在地上。那些狡猾的鼠辈,竟然在触发机关之前,就已经将绳索啃断,轻松地逃脱了。
林羽感到一阵挫败。他低估了这些末世变异鼠类的智慧和适应能力。它们不仅体型更大,而且牙齿更加锋利,甚至学会了破坏陷阱的弱点。他将这次“机械杀阵”的失败,包括“用铁锄改造捕鼠器(杠杆原理),但老鼠啃断绳索逃脱”的惨痛教训,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
他开始思考如何改进。既然老鼠会啃断绳索,那么他就需要一种更坚固的材料。他想到了金属线,但金属线稀有。于是,他决定从数量上取胜,构建一个让老鼠无处可逃的陷阱。
他将单一的捕鼠器改造为连环陷阱。他在老鼠经常出没的通道上,连续设置了多个由铁锄改造的捕鼠器。每个捕鼠器之间用坚固的木板隔开,确保老鼠无法一次性破坏所有陷阱。他还在每个陷阱的边缘设置了锋利的石片和倒刺,增加老鼠逃脱的难度。最关键的是,他将连接锄柄的绳索,改用更粗壮、更坚韧的藤蔓,并将其包裹在一些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汁液中,以防止老鼠再次啃咬。
这种连环陷阱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捕鼠的效率。第二天,林羽再次检查时,发现几个陷阱都被触发了,里面赫然躺着好几只死去的变异鼠。他粗略估计,这种连环陷阱的死亡率高达90%!这让林羽感到一阵欣慰,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高效的捕鼠方法。
他将这次“机械杀阵”的成功,包括“改用连环陷阱(死亡率90%)”的成果,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以为自己彻底解决了鼠患问题。
然而,新的副作用很快便显现出来。
随着捕鼠效率的提升,山洞内死去的鼠类数量也急剧增加。林羽虽然会及时清理,但总会有一些死角无法完全清理干净。仅仅过了几天,山洞内部便开始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死鼠腐臭。那是一种混合着血腥和腐烂的酸臭味,让人食欲全无。
更糟糕的是,随着腐臭味的加重,大量的蛆虫开始在死鼠尸体上滋生。这些白色蠕动的生物密密麻麻,让人感到头皮发麻。蛆虫的出现,意味着病菌和寄生虫的滋生,林羽知道,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甚至污染山洞的空气和水源。一场蛆灾正在悄然爆发。
他感到一阵恶心和恐慌。他不能让山洞变成一个滋生疾病的温床。他立刻行动起来,将所有死去的鼠类和附着在上面的蛆虫,全部清理出来。他用火把和干柴,在山洞外的一处空地,将这些尸体和蛆虫全部焚烧。黑色的浓烟带着刺鼻的焦臭味冲天而起,将一切都化为灰烬。
当他清理完尸体,看着被焚烧后的土地时,林羽突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那些被焚烧过鼠尸的土地,其颜色竟然变得更加深沉,而且土壤的质地也变得更加疏松。他用手感受了一下,发现这些土地比周围的土壤更加肥沃。
他想到了之前“味觉墓碑”的经验,腐烂的食物可以转化为肥料。现在,死去的鼠类尸体,在经过高温焚烧后,其灰烬也富含磷、钾等矿物质,成为了天然的肥料。这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土壤肥力意外提升!
他将这次“机械杀阵”的副作用,包括“死鼠腐臭引发蛆灾,焚烧后土壤肥力意外提升”的意外收获,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末世中的任何一种现象,都可能带来双重的影响,危险与机遇并存。
这次对鼠患的机械化捕杀,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生物威胁的应对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他通过改造工具,构建了高效的捕鼠连环陷阱,并以此控制了鼠群数量。然而,由此引发的腐臭和蛆灾,也让他再次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意外发现了焚烧死鼠可以提升土壤肥力。这种从问题中发现机遇的能力,进一步凸显了第二卷核心逻辑中“平静表象下暗藏生态失衡”的深层含义——鼠患是生态失衡的体现,而林羽则在努力寻找新的平衡点。
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虽然他解决了蛆灾问题,但如何更高效地处理死鼠尸体,如何避免腐臭和病菌滋生,仍然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开始思考,除了焚烧,还有没有其他更环保、更安全的处理方法?比如,将死鼠尸体用于更专业的堆肥,或者将其作为某些变异植物的养料。
此外,林羽也开始关注除了鼠患之外的其他生物防治。他知道,末世的生态系统是复杂而脆弱的,他需要一套更全面的生物链管理方案。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够引入或培育一些对环境无害的食腐生物,来清理尸体残骸,那将是更高级别的生态平衡维护能力。他对“机械杀阵”的深入探索,也预示着他将在“日常耕耘”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和突破,以应对末世中无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