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护坡的成功应用,让林羽的农田在暴雨侵袭后,终于有了抵御水土流失的能力,他找到了在固土与作物生长之间的一个“平衡点”。然而,石刀因修剪苔藓而频繁钝化的困扰,以及对更高效工具的渴望,都提醒着他,末世的日常耕耘远非一劳永逸。地窖渗水和土豆发霉的危机,也让他对食物储存和环境控制保持着高度警惕。但这一次,威胁却并非来自脚下或周遭的生物,而是来自于天空,来自一场诡异的“虹毒”。
那是一个暴雨初歇的下午,山谷中的空气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泥土的芬芳与湿润的草木气息混合在一起。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向大地,在山峦间勾勒出金色的轮廓。林羽刚刚完成对竹筒排水渠的例行检查,确认没有新的腐蚀开裂,便准备回到山洞内进行晚餐的准备。
就在他转身之际,余光中捕捉到了一丝异常的亮光。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去,瞳孔骤然收缩,心脏猛地一跳。
天空中,一道异常绚烂的彩虹横跨山谷,色彩鲜艳得令人心悸,仿佛被某种剧烈的能量染就。更诡异的是,在这道彩虹的上方,竟然还出现了一道若隐若现的“双彩虹”,颜色同样浓烈,却带着一种不祥的压抑感。林羽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末世前关于“霓”和“虹”的科普知识,但眼前的景象,却远远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
他本能地感到一丝危险。末世中的一切都可能变异,天空中的异象更不容忽视。他迅速地移开视线,本能地闭上眼睛,转过身,背对着那两道诡异的彩虹。
就在他闭眼的瞬间,他听到山谷中传来几声凄厉的哀嚎。那声音凄惨而短促,随后便归于沉寂。林羽的心脏猛地一沉,他知道,出事了!
他小心翼翼地睁开一条缝,透过指缝向外窥探。那两道彩虹依然悬挂在天空中,散发着夺目的光芒。而在山谷的另一侧,一些平日里活动的小型变异生物,此刻正痛苦地在地上翻滚,它们的身体在彩虹的光线中抽搐,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焦黑,最终彻底停止了动弹,化为一滩滩模糊的血肉,散发出焦糊的气味。
林羽感到一阵毛骨悚然。他清晰地看到,那些暴露在彩虹光线下的植物,也以惊人的速度枯萎,叶片焦黄,如同被烈火灼烧过一般。这绝不是普通的彩虹!这是一种带着致命毒性的光芒!
他立刻联想到末世前关于辐射云的零星报道。那些被核爆或未知能量污染的云层,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阳光折射下形成带有剧毒的光线。而眼前的双彩虹,很可能就是这种“虹毒”的显现。
林羽迅速躲进山洞。他的心还在狂跳,汗水浸湿了衣衫。他感到一阵后怕,如果他没有及时闭眼,没有本能地避开那诡异的光线,他很可能也会像那些变异生物一样,瞬间毙命。
他将这次“虹毒预警”的惊险经历,包括“暴雨后天空现异常双彩虹,接触光线者昏迷(林羽及时闭眼幸免),推测与辐射云有关”的恐怖发现,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这面墙,已经成为他在这片废土上,每一次直面末世规则,并从中求生的真实写照。
他知道,这样的“虹毒”随时可能再次出现。他不能每次都靠本能地闭眼来规避风险。他需要一种更可靠的防护措施,一种能够在他日常外出劳作时,有效遮蔽头顶光线的工具。
林羽首先想到的是“斗笠”。这是一种在末世前常见的农具,能够遮阳挡雨。他立即着手制作。他收集了一些韧性较好的枯枝,用藤蔓将它们编织成一个半球形的骨架。为了增加遮光效果,他将废墟中搜集到的一些木板拼接在一起,作为斗笠的主体。他将木板切割成圆形,然后用藤蔓将其固定在骨架上。
然而,木板虽然能有效遮光,但却非常笨重,而且透气性极差,戴在头上会感到非常闷热。林羽尝试了几次,发现戴着这样的斗笠根本无法进行长时间的劳作。
他需要更轻便、更透气的材料。他将目光投向了山洞口那片茂盛的草地。那些草茎比以往的更加粗壮,也更加柔韧。他决定用草编织成帘子。
他将草茎晒干,然后用手指一根根地编织成细密的草帘。编织工作枯燥而繁琐,但他坚持了下来。当一张张草编帘子完成后,他将它们固定在木板斗笠的边缘。这样,斗笠既能提供坚硬的木板遮蔽,又能通过草帘的缝隙保持透气,同时草帘向下延伸,能够更大范围地遮蔽他的面部和颈部。
这种“遮光斗笠”(木板+草编帘)终于制作成功。它虽然不算美观,但却能有效地遮蔽光线,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舒适度。林羽戴上它,在山洞外走动,感受着它带来的安全感。
除了制作遮光斗笠,林羽还改变了自己日常外出的习惯。他推测,“虹毒”的出现与暴雨后的特定天气条件有关。因此,他决定“雨天减少外出”。除非万不得已,他会尽量避免在暴雨后立刻外出,而是等到天气完全放晴,确认天空没有异常后,再进行劳作。
他将这次“虹毒预警”的应对措施,包括“制作遮光斗笠(木板+草编帘)”和“雨天减少外出”的策略,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这面墙,已经成为他在这片废土上,每一次直面末世异象,并最终找到应对之策的最好见证。
这次对“虹毒”的应对,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外部威胁的认知达到了新的层次。他不再仅仅关注地面的生物和自然灾害,更开始警惕来自天空的未知风险。他对“虹毒”的推测,也显示了他对末世环境的深入思考和应对能力。然而,这种未知的天气异象,无疑增加了他日常生存的不确定性。
然而,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遮光斗笠虽然有效,但并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的防护。如果“虹毒”的强度再次提升,或者持续时间更长,他的斗笠可能就不足以抵御。他开始思考,是否能找到更致密、更高效的遮光材料?比如,一些具有特殊屏蔽能力的变异植物纤维,或者废墟中可能存在的特殊塑料膜。
此外,林羽也开始关注除了“虹毒”之外的其他天气异象。他知道,末世的天气变得越来越极端,可能会出现更多未知的自然现象。他需要一套更全面的天气预警和防护体系,以确保自身的安全。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够构建一个简单的“气象观测站”,通过监测气压、风向等数据,来预测可能出现的天气异象,那将是更高级别的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