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笛生他们迅速而利落,很快便占领了这个寨子。在对营房进行仔细搜索时,伍笛生在营房的一角发现了一个通讯室。
通讯室不大,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一般。室内摆放着一部宛如古董般的背负式电台——鹰酱的bc611d步话机,它由摩托罗拉前身“加尔文公司”制造,是二战时期的战场通讯器。
机身的金属外壳已有些斑驳,带着岁月侵蚀的痕迹,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战火纷飞。
墙上贴着值班表和汇报对话要求,纸张已经泛黄,边缘还带着些许破损。旁边挂着一个摩斯密码本,页脚卷曲,显然被频繁翻阅过。伍笛生站在通讯室里,望着这些陈旧的物件,不禁有些恍惚,心中暗自思忖:难道在这个看似神秘而先进的迷雾区域,他们还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在沟通?
他没有过多犹豫,迅速命令机甲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位扫描。刹那间,机甲强大的运算系统飞速运转,瞬间便破译了全部通话规律和要求。伍笛生看着机甲反馈的信息,心中五味杂陈。好消息是,这种通讯方式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难度;可坏消息是,按照规定,每半个小时就得汇报一次情况,而距离下一次汇报,仅仅只剩下五分钟了。
时间紧迫,伍笛生的大脑飞速运转,突然灵机一动,他赶紧把王林川叫了进来。伍笛生蹲下身子,小心地从王林川机甲小腿上镶嵌着的位置,取下一个小机器人。这个小机器人只有二十多公分高,模样精巧,有一对钳子般的手臂,它的代号叫“老鼠”。因为有人曾培训老鼠排雷,丁一一便给这个用于战场突前侦探和排雷的小机器人取了这个名字。
伍笛生神情专注,动作迅速地将“老鼠”的接口插在自己机甲的插口上,通过操作,让杨戬机甲把刚才破译的敌人通讯要求,准确无误地传输给了小机器人。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老鼠”连接在敌人那部老古董般的通讯器上。做完这一切,伍笛生微微松了一口气,心中想着:这样一来,这个敌人最原始的通讯终端,就永远不会断线了,至少在短时间内,他们可以瞒天过海。
就在这时,通讯器里突然传来李疏雨略显急促的声音:“头,我们发现工人们了,这里竟然是个兵工厂!”伍笛生心中一紧,顾不上擦去额头细密的汗珠,立刻回应道:“我马上过来!”说完,便迅速朝着寨子中心赶去。
伍笛生赶到寨子中心的一片棚子里,还未踏入,便看到几盏矿灯高高悬挂着,将整个车间照得异常明亮。走进车间,里面排列着几台机器,一群工人正整齐地坐在机器旁边,机械地忙碌着。
即便伍笛生他们身着机甲,如此显眼地站在他们身边,工人们依旧毫无反应,专注于手中的工作,神色麻木。
在强烈的灯光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异样的兴奋之色,仿佛被注射了兴奋剂一般,眼神空洞而狂热。
“乡亲们,国家派人来救你们了!”邓国贤站在门口,用尽全力大喊一声。声音在车间里回荡,却仿佛石沉大海,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几个工人缓缓抬起头。
由于室内灯光过于明亮,而邓国贤又站在门口背光处,他们只能眯着眼睛,费力地辨认着。
邓国贤再也按捺不住,一个箭步冲了进去,抓住其中一个人的手,激动地说道:“是我呀,我是邓国贤啊,你不认识我了吗?”
那个人愣了一下,仔细端详了邓国贤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颤抖着声音说道:“二哥,你还活着呀!”说着,他激动得浑身发抖,然后转过头,冲着周边的人大声说道:“是我二哥,他回来了!”
邓国贤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眼眶微微泛红,大声说道:“你们看,这些神兵天将来救我们了,他们已经杀死了那些怪物,你们不用再害怕了!”此时,邓先勇也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位妇女,他的眼中瞬间蓄满泪水,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紧紧抱住那个妇女,大声呼喊着:“小姨,小姨!”
仿佛是邓国贤和邓先勇的声音,唤醒了这些如机器人般木讷的工人。
他们像是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逐渐苏醒过来,慢慢地丢掉手中的工作,纷纷围聚在一起,拉着邓国贤和少年邓先勇,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长问短,眼中逐渐有了生气,不再是之前那副麻木的模样。
伍笛生趁此间隙,将目光投向那些机器。他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机器是用于复装子弹的,所需设备种类繁多且各有其用:
1. 清壳机:它静静伫立在一旁,机身有些陈旧,但依然看得出曾经的坚固。其作用是清理弹壳表面的泥土和异物,在处理大量弹壳时,效率较高,能为后续工序打下基础。
2. 模具:各种模具整齐排列在工作台上,包括退底火模具、压整弹壳模具、扩开壳颈模具、装底火模具和装弹头模具等。不同的步骤需要使用相应的模具来完成对弹壳和弹头的精细加工,它们就像是子弹复装过程中的一个个精密齿轮,缺一不可。
3. 压床:稳稳地装在工作台上,与模具紧密配合。通过强大的压力,完成退底火、压整弹壳、扩开壳颈、装底火和装上弹头这些关键操作,是整个复装流程中的核心力量。
4. 药秤和量匙:药秤放置在一旁的架子上,虽然体积不大,却至关重要。它用于精确称量发射药的重量,确保每颗子弹的装药量准确无误,从而保证子弹的性能稳定。量匙则静静地躺在药秤旁边,辅助取药,与药秤默契配合。
5. 脱底火器:这是一个小巧而实用的工具,专门用于取下射击后弹壳上报废的底火。由于底火体积微小,必须借助这种工具,才能使底火与弹壳顺利分离。
6. 威尔逊修剪器:它的存在是为了对弹壳进行精确调整,确保弹壳符合所需的尺寸和长度要求。只有经过它的修剪,子弹在射击时才能保持稳定性和准确性。
7. 底火装填器:分为手动和压床配套等不同类型,作用是将新底火装入弹壳底部,为子弹赋予再次击发的能力。
此外,车间里还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弹壳,整齐地装在竹框子里。
伍笛生仔细查看,发现这些弹壳显然是从国外靶场收集采购而来,上面还带着一些异国靶场的独特痕迹。
然而,最让伍笛生感到意外和担忧的,是那些填装的火药。它们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粉红色颗粒状,与他所认知的任何火药都截然不同。
伍笛生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立刻让机甲电脑进行分析,可得到的结果竟然是“不知道”。
伍笛生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他的脸色变得格外凝重,大脑飞速思索着下一步计划。
片刻后,他迅速做出安排:让李疏雨和邓国贤、邓先勇留下来,组织这批工人尽快撤离。他和王林川则先回基地,要把这次在迷雾中拿到的所有东西,交给丁一一、方慧敏他们去深入研究。
于是,伍笛生带着王林川迅速撤回了001基地。
一到基地,他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立刻将在迷雾里获取的东西进行整理分类,这些东西包括:怪蟒、变异狗等变异动物的组织残骸,它们形态诡异,承载着迷雾区域神秘的变异信息;
迷雾区种植的苔藓类植物,散发着奇特的气味,或许隐藏着解开迷雾秘密的线索;迷雾虫的“白糖食物”,那看似普通的白糖,背后也许关联着迷雾虫的特殊习性;
弹药复装用的各种型号的弹壳,它们是敌人在这片区域活动的重要证据;最主要的,是那种采用的粉色颗粒火药,它的未知性,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伍笛生的心头。
伍笛生将这些物品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基地,安排基地科研人员立刻展开研究;一份交给两架喷气式高速无人机,当天下午便送往丁一一所在之处;另一份同样由无人机迅速给方慧敏送去。
看着无人机带着这些关乎任务成败的关键物品,朝着目标地点飞速飞去,伍笛生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丁一一和方慧敏他们能尽快从这些物品中找到线索,解开迷雾背后隐藏的重重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