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浓稠的墨汁,缓缓浸透天际,伍笛生凝视着指挥车外逐渐暗沉的世界,心中泛起一丝不安。
这片被夕阳余晖染成暗红色的荒原,此刻寂静得令人心悸,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风声,像是某种未知力量的低语。
伍笛生低头看向自己缠着绷带的手,伤口处传来的疼痛让他微微皱眉。几个小时前,在一次意外的小规模冲突中,他受了伤。
但此刻,这点伤痛早已被即将到来的大战带来的紧张感所淹没。他简单地对伤口进行了处理,便匆匆回到指挥车。
指挥车内,红色的警报灯光不停地闪烁,映照着伍笛生紧绷的脸庞。
屏幕上,一个巨大的威胁正在快速逼近——怪鸟群距离他们已经不足20公里。那密密麻麻的红点,如同一片移动的死亡阴影,让人不寒而栗。
伍笛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迅速开始安排作战准备,声音沉稳而有力,向各个作战单位下达着指令。
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部署都关乎着这场战斗的胜负。
安排妥当后,他跃上指挥车车顶,将实时战场视频转移到AR战术眼镜上。当画面出现在眼前时,他仿佛已经置身于即将爆发的战场中央。
就在这时,一阵震耳欲聋的直升机轰鸣声由远及近传来。伍笛生心中一紧,本能地警觉起来。
但很快,他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通过声音辨认出这是最新型的龙直20武装直升机。
十二架龙直20如同天空中的钢铁巨兽,在空中一字排开,稳稳地悬停着,列阵等候命令。它们的机身在暮色中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彰显着强大的威慑力。
当侦测到前方7公里处出现大规模鸟群时,伍笛生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清楚地知道,龙直20下面悬挂的副翼挂载着两具19联装的70毫米火箭筒发射管,每架直升机都携带着76颗70毫米的火箭弹。
这些武器将是他们抵御鸟群的重要力量,但他也明白,面对数量庞大的怪鸟,这或许只是杯水车薪。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在洛阳某兵工厂。那老董在银河联盟提供的医疗舱中进行了全身体检。
神奇的医疗技术不仅治疗了他身上的隐性疾病,更让他的身体状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种充满活力的感觉,让他工作起来充满了激情,劳动积极性无比高昂。
也就是在那时,老董接到了一个特殊而艰巨的任务——对军队库存的一大批70毫米机载火箭弹进行改进升级。
当听到具体的升级要求时,他感到十分意外。要在火箭弹发射弹头前面加一个霰弹仓,让它爆炸后喷射出200颗以上的霰弹,这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是从未有过的挑战。
然而,更具挑战的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产品。尽管有了设计图纸作为指导,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还是让伍笛生和他的团队面临重重困难。
那段时间,老董和几个徒弟日夜奋战在工厂里。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金属的切割声和打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交响曲。
连续一周的高强度工作,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
每一次试验,火箭弹的性能都不尽如人意,要么霰弹的散布不均匀,要么爆炸威力达不到预期。
但老董从未想过放弃,他和团队成员们不断分析问题,改进设计,终于成功将这种新型武器定型。
紧接着,组织下达了新的命令,要求三班倒,尽可能多地生产这种新型火箭弹工厂里,70岁以下的员工纷纷回到岗位上,这些老员工们,虽然年事已高,但在经过医疗舱的调养后,个个龙精虎猛,工作起来丝毫不输年轻人。
看着那些曾经由他们亲手生产,如今又回到手中进行改造的火箭弹,老员工们心中涌起一股特殊的情感,既有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即将投入战斗的武器的期待。
此刻,天空中那些龙直20武装直升机携带的,正是他们日夜辛劳的成果——霰弹火箭弹。
当距离鸟群还有6公里时,随着伍笛生一声令下,火箭弹如离弦之箭般发射而出。它们拖着长长的尾焰,划破暮色,向着鸟群飞去。
火箭弹在飞入鸟群的瞬间,轰然爆炸。每一颗都如同绽放的死亡之花,以45度角喷射出近300颗钢珠。
钢珠如雨点般无情地扑向鸟群,刹那间,大片大片的鸟羽被撕裂,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天空下起了一场诡异的银雪。
看着这超乎想象的杀伤力,伍笛生心中不禁暗喜。他原本对这种改造弹药的效果还心存疑虑,但眼前的景象让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那些龙直20武装直升机打完一轮弹药,清空弹匣后,毫不犹豫地掉头离去。而那数公里长的鸟群,仅仅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便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依旧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飞去。
它们眼神中透露出的冷漠与执着,让人不寒而栗,仿佛它们根本不知道恐惧为何物。
就在伍笛生为鸟群的顽强感到震惊时,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嗡嗡声响起,仿佛有数千万只蚊子在耳畔同时振翅。
他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出现了无数四旋翼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迅速在空中列阵,场面壮观而震撼。
它们分成了十层,每一层的每一架无人机间距都精准地控制在1.2米,整齐地排列成一个巨大的正方形。
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无人机的金属机身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是一支由钢铁组成的死亡军团。
对面的鸟群似乎也察觉到了危险,飞行的速度稍稍减缓,但也仅仅是一瞬间。
它们依旧毫不畏惧地冲了过来。控制无人机的是一台九张A10型量子计算机,它通过每一架无人机的摄像头,实时感应着战场态势的发展,并精准地控制着每一架无人机的一举一动。
很快,天空中便响起了激烈的碰撞声。无人机和怪鸟采用了同归于尽的战术,这让伍笛生不禁想起了硅基生命体和克朗克人的太空战争。
他心中感慨,无论文明多么先进,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战斗时,有些战术竟是如此相似。
一架架无人机和一只只怪鸟在空中猛烈相撞,砰、砰、砰的声音迅速连成一片,形成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
无人机的残骸和怪鸟的尸体如同雨点般从空中掉落,砸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伍笛生紧张地注视着VR眼镜上的战损数据,起初的2万架无人机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眨眼间,数字就已经过半,紧接着,更是以三位数的速度不断下降。
不到十分钟,2万架无人机全部壮烈牺牲。战果显示击落了只银鸟,战损比达到了1:0.68。
这个结果超出了伍笛生的预估,他心中涌起一丝喜悦,但很快,第二梯队的2万架无人机投入战斗后,情况急转直下。
那些怪鸟在遇到无人机后,竟然主动爆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往往会波及到多架无人机。
空中,碰撞声和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持续了整整五分钟。第二梯队的2万架无人机也全部被摧毁,战损比降到了1:0.37。
伍笛生忍不住爆了脏口,他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这些背后操纵怪鸟的敌人,实在是太狡猾了,他们的战术变化完全出乎了伍笛生的意料。
然而,更大的惊愕还在后面。侦测无人机传来报告,在鸟群后方,又出现了一个延绵达10公里的庞大鸟群,初步预估数量超过20万只。
伍笛生瞪大了眼睛,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意识到,他们严重低估了敌人的实力,这场战斗远比他们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伍笛生的大脑在飞速运转,他迅速计算着当前的局势。现在基地仅有20万无人机,按照平均1:0.4的消耗比,也只能勉强消灭第一批次的鸟群。
而后面那20万只怪鸟该如何应对?更可怕的是,从怪鸟群的行进方向来看,它们很可能会对军用机场发动进攻。想到这里,伍笛生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上升起,他从未感到如此无助和焦虑。
经过短暂的冷静,伍笛生毅然决然地向基地总部和藏南军区总部发出咨询,他果断要求机场所有的战机马上起飞,飞回国内机场。他知道,这是保护珍贵战机的唯一办法,也是为后续可能的战斗保留有生力量。
此时,第三批次的2万架无人机已经升空。伍笛生根据前两次的战斗经验,对无人机的队形进行了调整。
它们彼此之间的间距拉大到了两米五,并且相互错位排列。这样的队形既能保证攻击强度,又能提高拦截效率,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方引爆造成的杀伤。
但即便如此,战斗依旧惨烈。伍笛生紧盯着VR眼镜,战损数字如同瀑布般飞速下降。2万架无人机的数量,眨眼间就已经过半,然后迅速见底。最终,战损比定格在1:0.52。
随后,第四、第五、第六批次的无人机群陆续投入战斗。它们不断根据战场形势调整战斗队形,将交换比始终保持在1:0.5以上。
然而,伍笛生知道,这样的抵抗只是暂时的,他们的无人机数量在不断减少,而敌人的鸟群却似乎无穷无尽。
就在伍笛生感到绝望之际,熟悉的龙直20武装直升机的旋翼声再次传来。这一次,不是12架,而是整整36架。
基地将后方能够调动的所有武装直升机都派了出来。看着这些重新加入战斗的钢铁巨兽,伍笛生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霰弹火箭弹再次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在空中掀起一阵阵银羽雨。这轮攻击,竟然有效地消灭了多只银羽鸟。
但伍笛生明白,这远远不够。他不知道这场战斗还能持续多久,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抵挡住敌人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