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如同轻柔的纱幔,缓缓揭开了大地的沉睡。
丁一一带领着八个从月球基地归来的小伙伴,满怀壮志地踏上了一架军用运9飞机。飞机在晨曦中轰鸣起飞,划破长空,向着目的地——俞富阳负责的陕西黄金矿区疾驰而去。
经过漫长的三个多小时飞行,飞机终于临近矿区。从飞机舷窗俯瞰,矿区上空弥漫着一层薄雾,给整个矿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若隐若现。
而周边广袤的戈壁滩却是一片晴朗湛蓝的天空,强烈的对比之下,偏偏矿区范围被这层薄雾笼罩,始终如海市蜃楼般看不真切。
飞机在导航灯的精准指引下,稳稳降落在矿区的机场。丁一一率先走下飞机,他深吸一口气,用力戳了戳鼻子,意外地发现这层薄雾不仅没有任何难闻气味,反而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幽香,那香气仿佛能沁入心肺,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日理万机的俞富阳竟在百忙之中亲自前来迎接这些从月球载誉而归的天之骄子。
他笑容满面地站在停机坪上,眼神中满是热情与期待,见到丁一一等人,立刻快步迎上前去,与他们一一握手寒暄。那亲切的笑容和有力的握手,仿佛传递着无尽的鼓励与信任。
短暂的交流后,俞富阳直奔主题,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已经仔仔细细研究过你们发来的资料,你们所需的那些金属,我这儿一应俱全,而且储量之大、已开采量之多,绝对会让你们大开眼界!”
丁一一听闻,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激动地说道:“那简直再好不过了!我们历经半年,在月球上的学习研制的18种新型金属的配方,如今就全仰仗您这儿的原材料啦!”
俞富阳对丁一一等人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微笑着说:“说实话,你们那些金属配方对我来说有些高深莫测,不过你们能掌握这些技术并有望推广,实在是令人惊叹!”
“这个嘛,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丁一一兴致勃勃地解释道,眼神中透着自豪,“我们在月球上整整学习了半年,接触到大量先进的太空技术。其中很多成熟配方,在地球上都能直接应用。
不仅如此,上个月我们还接受了专门的强化训练,大脑接入了一个超级搜索引擎。”说着,丁一一轻轻指了下耳垂边看似普通的耳钉。
“通过这个,我们能轻松检索到我国已掌握的所有科技知识。虽说在某些单项上我们可能不是最顶尖的,但综合能力绝对超强!这可都是银河防御联盟赐予我们的宝贵礼物。”丁一一一脸真诚,眼中满是对这份机遇的珍视。
“哈哈,果然和我预想的一样!”俞富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实验室早就准备妥当,就等你们大展身手了!不过,你们也别太心急,先休息两天,养精蓄锐后再全身心投入也不迟。”
“不用休息啦!”丁一一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仿佛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我们今天午饭后就立刻开工!”可话刚出口,他似乎突然想起什么重要事情,紧接着追问道:“对了,俞老师,我一直很好奇,咱们这矿区的薄雾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俞富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这是水蒸气混合了些特制的料,加了点中药。主要是为了防止鹰酱的卫星窥探,这中药不仅能提神醒脑,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哈哈,到了晚上,我们还会换用有安神助眠效果的配方。”
一周后,金矿基地边上的戈壁滩,也被那层“蔓延”过来的薄雾所笼罩。不过,薄雾内部的能见度尚可,超过三百米。
一阵阵清脆的枪声打破了戈壁滩的宁静,丁一一紧盯着屏幕,眼中的欣喜之色越来越浓。一号合金已经历经各种口径子弹的轮番射击,从手枪子弹到威力巨大的12.7毫米钨芯穿甲弹。
当12.7毫米钨芯穿甲弹击中一号合金时,只在这仅有五毫米厚的合金上留下一个半毫米深的黑色浅坑,而钨芯却被撞得粉碎。丁一一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这性能简直太惊人了!”他深知,这种合金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里面添加了比黄金更为昂贵的金属铱及铪等稀有金属。
好在,在这个挖掘深度超五十公里的矿区,这些金属不仅储量丰富,而且价值远低于市场价,为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丁一一不禁联想到《复仇者联盟》里的振金,那是一种超级坚固的神奇金属。于是,他在屏幕上输入“一号合金‘振金’,主要特性超级坚固,防弹,抗冲击”,心中默默期许,这种合金未来也能在不久爆发的战争能中大放异彩。
两天后,在金矿基地炽热的高温冶炼炉旁,丁一一全神贯注地指挥着机械手,将一块A3纸大小、一公分厚的二号金属缓缓丢进熊熊燃烧的金属冶炼炉。
半小时后,当机械手将金属取出时,它竟泛着奇异的蓝色光芒,与赤红的金属溶液格格不入。
丁一一看着这块金属,心中充满期待:“看看你到底能承受多高的温度。”随后,在氧乙炔焰三千多度的火焰下,二号合金依旧纹丝不动,毫无变化。
最终,在六千度的电炉里,二号金属才有了些许变化,直至八千c,它才出现融化的迹象。看到这一幕,丁一一心中暗自得意:“我们那些旋转爆震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都不是问题了,涡扇发动机更是要实现质的飞跃……”
而后,丁一一带着一丝恶趣味,将二号金属命名为“乌鲁金”,就像《复仇者联盟》里雷神之斧的制造材料。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各种不同用途的超级金属如雨后春笋般被试制出来。
与此同时,在燕京大学的超级实验室内,郭幼嘉团队正专注地测试一种新型柔性材料。
机械臂精准地控制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唰”的一下迅速划开这块柔性材料。然而,就在肉眼可见的一秒钟内,材料竟神奇地复原了。郭幼嘉看着这一幕,心中惊喜不已:“成功了!这自愈能力太棒了。”
紧接着,两边的机械臂将这块刚被划断的柔性材料拉伸了六倍,令人惊叹的是,刚才被划开的部分并未折断,仿佛从未受过伤害。郭幼嘉兴奋地握紧拳头:“这种材料的韧性超乎想象!”
随后,另一个机械臂拿出一把手枪,对着拉伸后的柔性材料开枪。只见子弹一颗颗射入,却都被包裹在这团粘液般的柔性材料里,无法穿透。郭幼嘉满意地看着这一系列操作,在平板电脑上郑重地写下“环锁铠”。
郭幼嘉深知,环锁铠是锁子甲在中国古代的别称,因其环环相套形如网锁而得名。她希望用这种材料,再结合另外几层特种织物制造的军装,能为华夏战士在战场上提供更有效的防护,减少各种伤害。
一周后,在一处地下实验室,郭幼嘉远程操控机械臂,将十克银色物质放入爆炸测试室。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数据显示,其爆炸当量相当于一公斤tNt。
郭幼嘉看着数据,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在平板电脑上写下“祝融之焰”。她心里想着:“这种材料只要在现有武器战斗部按比例少量添加,就能成倍增加爆炸威力,对提升我国武器装备实力意义重大!”
丁一一和郭幼嘉两个团队研发的各种新材料,如同一场科技的春风,迅速送往各个军工企业,投入生产,为华夏的国防科技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开启了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