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基上将的命令下达后,十艘能量船迅速排列,紧密依附在歼星舰表面,如同附着在母体的十个孩子。
每艘能量船闪烁着微弱的蓝光,这是能量传输的标志。舰桥上的指挥官们紧张地盯着各种仪表和屏幕,确保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能量传输的进度条在屏幕上快速上升,每一次跳动都代表着更接近目标的一步。
指挥官们的脸上露出紧张而专注的表情,他们知道,传输的是宇宙中最狂暴的能量,这一刻的精准操作将决定整个行动的成败。
能量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歼星舰,强大的能量如洪流般汇聚,势不可挡。歼星舰的核心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随着能量的不断涌入,光芒逐渐变得耀眼。
舰体表面的金属材质在能量的冲击下微微颤抖,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这艘巨大的战舰并没有发出任何异响,它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静静地等待着释放出毁灭性的力量。
舰桥上的技术人员不断调整参数,确保能量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一片绿灯亮起,(当然这是丁一一设想的,按照地球人类思维。)能量船完成任务,缓缓离舰。歼星舰的炮管缓缓伸出三段,总长度达到十五公里。
宛如人类的一把巨大的霰弹枪,这是章鱼人颜如玉提供视频上的样子,应该是真实的。
炮管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特殊的合金,这种合金能够承受极端的温度和压力。
炮管的每一部分都经过精密的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在发射时能够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
然后口径超一公里炮管,发出一声低沉的“噗”声,仿佛在叹息将要进行的毁灭。
这声叹息其实是在清理炮膛,因为接下来它要喷射的是反物质流泡弹。
这种物质极其危险,任何与之接触的物质都会在瞬间被正反物质湮灭,化为虚无,并且释放出物质质量100%的能量。
清理后,炮膛内出现绿色光晕,这种光是一种隔离磁场。
这层光晕如同一层神秘的护盾,将即将喷出的反物质与炮膛隔离开来。
它的存在是为了避免反物质直接与炮膛接触,从而导致炮膛被湮灭。
这种技术是星际文明中最为先进的防御机制之一,它不仅能够保护舰体免受反物质的破坏,还能提高反物质喷射的效率和精度。
突的一声,其实宇宙中是听不见声音的,视频配音是为了增加效果。
一公里直径反物质流喷出,虽然很稀薄,也如狂暴风暴,所过之处,一切物质瞬间湮灭。
它的航道上,任何与之相遇的物质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太空中的物质含量极其稀少,但也并非完全的绝对真空。当这一连串的反物质如流星般疾驰而过时,它们与太空中稀薄的物质发生了无数次或大或小的湮灭爆炸。
仿佛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一般绚烂夺目,一路火花四溅,电闪雷鸣。
舰桥上的指挥官们通过屏幕目睹了这一切,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但同时也意识到这场毁灭的严重性。
反物质流的轨迹在屏幕上清晰可见,每一次湮灭爆炸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这些能量在太空中形成了短暂的光带。
片刻后歼星舰第三次射击启动,目标是行星系最外缘的岩石行星。
这颗行星宛如一颗孤独的守望者,静静地悬浮在宇宙的边缘。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岩石层,内部蕴含着丰富的金属矿藏,是一个典型的岩石行星。
然而,在这场星际冲突中,它却成为了第一个被毁灭的目标。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强烈的白光,宛如实质的巨大白玉棒子,被炮管加速到了惊人的速度,以1\/100光速的惊人速度,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的宇宙,径直飞向那颗遥远的星球。
当反物质与行星接触的瞬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毁灭之旅就此展开。
行星上的一切物质,无论是岩石、土壤还是大气层,都在反物质的强大力量下开始发生湮灭反应。
这种反应将物质的质量完全转化为能量,释放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热量。
在这一刹那,整个行星都被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仿佛一颗燃烧的太阳。行星表面的物质在瞬间被撕裂、熔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
而在行星的背面,仅仅喷射出了一点点微弱的白色光柱。这或许是因为歼星舰的反物质喷射量经过了精确的计算,使得行星恰好被打穿。
在这个岩石行星的内部,地核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瞬间沸腾气化。
大量的金属岩浆流如火山喷发般喷涌而出,它们在瞬间膨胀了数千倍,仿佛要冲破行星的束缚。
外层的岩石层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这股巨大的能量无情地撕裂成无数碎末。
这些碎末在高温的炙烤下,迅速被蒸发成气体,与喷涌而出的金属岩浆流一同形成了一团巨大的、比原来大几万倍的炙热气体云。
这团气体云就像是一个狂暴的巨兽,吞噬着周围的一切。
整个星球在短短几秒钟内,就被这团气体云完全气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也许,当这些物质冷却下来后,它们会变成极其细小的宇宙尘埃,漂浮在广袤的宇宙中。
又或许,它们会被某个星球捕获,成为这个星球的一部分,为其增加不少质量。
然而,现在的它们已经不再是一个星球,而是一团炙热无比的温度,平均温度高达数亿度的高温气体团。
瓦尔基上将凝视着这团炙热的太空气体团,他身上的颜色似乎因为这个星球的毁灭,略微变得淡了一些。
他面无表情地指着那颗行星系里最大的气体星球,冷酷地说道:“毁了它,就是它给硅基生命提供了最大的掩护。”
三组歼星舰从三个方向同时对着这颗类似太阳系木星的巨大气体行星。三组反物质流,准确同时击中了气体行星的三个部位。
这个气体行星和岩石行星不同,它静默了三秒钟,然后如吹爆了的气球一样,飞速暴涨,体积瞬间膨胀了几十万倍。
变成一团太空气体乱流,不断地向四处喷射一条条龙型和箭型的气态物质乱流。有几股乱流,直接喷射向这个行星系的恒星。
气体行星周边的卫星,一个个发生了殉爆。它们虽然没有被直接命中,但是在剧烈变化的引力撕扯和温度变化中被撕裂爆炸。
然后所有物质又被几亿度的高温气化。形成一个个不同颜色的气体物质团,然后又向着周边不断地喷射。那些龙型和箭型的物质乱流,多数是他们形成的。
在克朗克人舰队看不到的角落,一团气体乱流前面,一个相对规则的三角椎体,正顺着气流方向,飞向恒星。
瓦尔基上将,满意的看着这一幕。身体的颜色已经变成象牙白了,虽然和之前正常状态的雪白有很大区别,但是比起愤怒时候的粉红色,也是明显不同了。
气体行星的毁灭,给整个恒星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整个星系的引力平衡被破坏了。
气体星球是这个恒星系的第三颗星系,它的重量却占了所有四颗行星总重量的73.4%。加上恒星质量之后,它占整个星系质量的0.39%,远远大于木星占太阳系的0.14%。
于是它的毁灭,破坏了整个恒星系的引力平衡。靠近恒星的两个星系的自转和公转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自转越来越快,公转正成螺旋形状向恒星靠近。
此时,克拉克剩余的三万多艘舰队,已经转移到破碎掉的气体行星另外一侧,中间隔着恒星。
随着气体行星的毁灭,整个恒星系的生态平衡被彻底打破。恒星的引力场开始发生变化,原本稳定的轨道变得混乱不堪。
靠近恒星的两颗行星在引力的牵引下,开始以螺旋状的轨迹向恒星靠近。它们的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大气层被剥离,岩石层开始熔化。
这些行星的毁灭只是时间问题,而整个恒星系的未来也变得一片黯淡。瓦尔基上将站在歼星舰的指挥台上,目光冷峻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怜悯,只有对复仇的渴望。他知道,这场星际毁灭只是更大规模冲突的序曲。